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 ——基于人的需要的学校道德教育探析

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 ——基于人的需要的学校道德教育探析

论文摘要

对青少年道德现状的评价促使我们反思我国当前的学校道德教育实践,本文从道德教育目的入手考察整个道德教育现状,认为当前道德教育实践没有从道德的特性出发,存在的问题是往往只考虑社会的需要而忽视道德发展对个体的意义。本文从道德的特性出发,分析道德在丰富提升个体生活与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积极价值,并从人的需要的角度重点剖析道德对个体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从根本上考察道德教育应该追求的目的,并以此作为出发点考虑我国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的追求。通过对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目的的定位进行审查,发现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大德育思路导致的道德教育边界模糊,道德教育要求的过于理想化,关注道德规范的传授与内化,个体需要的空场等。这些表现与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并被很多理论所佐证。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道德教育实践中理论与实践方面诸多的问题,道德成为人的发展的桎梏、成为手段而非目的、脱离人的生活。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现有的学校道德教育偏重社会的需求,忽略了人自身的利益与需要,这是造成当前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之一。通过考察道德发生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知道道德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的伟大创造物,需要促进道德的产生与发展、保证道德的践行、彰显道德的终极目的,同时道德保证人存在与发展的倾向性。作为人的需要的道德与法律、纪律有着根本的不同,它是道德主体自觉自愿的选择、是自为存在的自由。我们在考察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定位时,必须从道德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出发,制定出符合道德的特性、符合人的需要的道德教育目的。道德教育目的作为道德教育的依据,是道德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它是内在于道德教育的,应该是可以实现的目的。基于不同的人性论假设,道德教育目的可以分为道义论道德价值取向和功利论道德价值取向。道德教育作为实现道德、发展道德的手段,对其理解也是建基于对于人性不同的假设。以道德的本质、人的本性以及社会的发展为依据的道德教育目的,才‘是真正具有合理性的道德教育目的定位。本文认为,道德教育目的应该是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丰富和充分人的生活以及正确认识个人利益。在这一目的指导下,建基于人的需要的学校道德教育本质上是与规范教育区分开来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要满足人的需要,要正确区分真正的需要与异化的需要;而且,学校道德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价值理性。学校道德教育中人的需要的内涵在于个体发展的需要,而发展的需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全面的发展需要,二是自由的发展需要。学校道德教育如何关注人的需要,本文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发展需要的原则,正确理解受教育者个人利益的原则,重点关注受教育者自身经验的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理解、对话、反思、判断等实践策略。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一章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目的的定位及其理论与实践问题审视
  • 第一节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目的定位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
  • 一、大德育思路:道德教育边界模糊
  • 二、理想规范的悖论
  • 三、规范的无力与内化的艰难
  • 四、个体需要的空场
  • 第二节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目的定位的成因
  • 一、历史的透析:社会本位的历史源流
  • 二、理论基础分析
  • 第三节 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目的定位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审视
  • 一、理论困境
  • 二、实践问题
  • 第二章 道德的本质:道德是人的需要
  • 第一节 人的需要
  •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
  • 二、正确理解“人的需要”
  • 第二节 道德何以成为人的需要
  • 一、道德的本质:满足人的需要的伟大创造物
  • 二、道德作为人的需要保证人存在与发展的倾向性
  • 第三节 道德作为人的需要的特性
  • 一、道德与法律、纪律的区别
  • 二、道德是自觉自愿的选择
  • 三、道德是自为存在的自由
  • 第三章 道德教育的目的定位
  • 第一节 道德教育目的:道德教育的依据
  • 一、道德教育目的是道德教育活动的价值导向
  • 二、道德教育目的是内在于道德教育的
  • 三、道德教育目的应该是可以实现的目的
  • 第二节 道德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 一、道义论道德价值取向及其人性假设
  • 二、功利论道德价值取向及其人性假设
  • 第三节 道德教育目的定位的依据
  • 一、道德的本质
  • 二、社会的发展
  • 三、人的本性
  • 第四节 道德教育目的定位
  • 一、道德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
  • 二、道德教育目的在于丰富和充分人的生活
  • 三、道德教育目的就是要正确认识个人利益
  • 四、道德教育目的同样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价值
  • 第四章 建基于人的需要的学校道德教育探析
  • 第一节 学校道德教育本质探求
  • 一、区分道德教育与规范教育
  • 二、真正的需要与异化的需要
  • 三、道德价值理性
  • 第二节 学校道德教育中人的需要的内涵
  • 一、道德教育应充分考虑个体发展的需要
  • 二、全面的发展需要
  • 三、自由的发展需要
  • 第三节 学校道德教育关注人的需要应遵循的原则
  • 一、充分尊重受教育者发展需要的原则
  • 二、正确理解受教育者个人利益的原则
  • 三、重点关注受教育者自身经验的原则
  • 第四节 学校道德教育关注人的需要的实践策略
  • 一、理解策略:道德观念的认知
  • 二、对话策略:教育过程的共同生长
  • 三、反思策略: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
  • 四、判断策略:道德明智的践行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学校道德教育重点转向探析[J]. 教育革新 2010(01)
    • [2].学校道德量化评价批判及其超越——有感于《道德量化评价与学校道德教育》一书[J]. 中国德育 2018(06)
    • [3].身体哲学视域下学校道德教育中的身体转向[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8(05)
    • [4].城市化背景下乡村学校道德教育的创新[J]. 中州学刊 2017(06)
    • [5].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及其借鉴意义[J]. 黑河学院学报 2017(06)
    • [6].马来西亚学校道德教育特色及其启示[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11)
    • [7].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 教学与管理 2015(34)
    • [8].学校道德教育困境研究综述[J]. 亚太教育 2016(03)
    • [9].个体化进程中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在困境——基于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视角[J]. 中国教育学刊 2016(02)
    • [10].浅析经济发展过程中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J]. 亚太教育 2016(13)
    • [11].学校道德教育“困难性”的归因研究[J]. 大理大学学报 2016(03)
    • [12].对涂尔干学校道德教育理论实现的借鉴与超越[J]. 教学与管理 2014(36)
    • [13].仪式礼仪:新时代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J]. 中国德育 2020(12)
    • [14].学校道德教育必须关注生命[J]. 教书育人 2009(35)
    • [15].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当代教研论丛 2017(07)
    • [16].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反思与展望[J]. 文教资料 2008(35)
    • [17].回归生命的学校道德教育[J]. 教书育人 2009(24)
    • [18].论情境视域中的学校道德教育[J]. 教书育人 2009(06)
    • [19].薛桂波:试析学校道德教育的“生态失衡”[J]. 小学德育 2010(04)
    • [20].当代农村学校道德教育困境与抉择[J]. 教育观察(下半月) 2017(03)
    • [21].构建实践道德为导向的学校道德教育[J]. 中小学德育 2017(06)
    • [22].“微”力量 守护成长[J]. 新课程(中学) 2018(01)
    • [23].浅谈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J]. 新校园(中旬) 2017(07)
    • [24].权威与自治: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其发展[J]. 教学与研究 2019(12)
    • [25].大数据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的四维变革[J]. 基础教育 2018(06)
    • [26].当前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理念及实现方式[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06)
    • [27].学校道德教育观念的哲学审视[J].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3)
    • [28].个体化进程中的学校道德教育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8)
    • [29].实现学校道德教育层次性的对策研究[J]. 学理论 2014(21)
    • [3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等学校道德教育载体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标签:;  ;  ;  ;  

    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 ——基于人的需要的学校道德教育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