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特征、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及致病菌株调查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特征、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及致病菌株调查

论文摘要

目的 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的临床特征、相关危险因素以及致病菌株的分布和药敏,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03年12月~2004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妇科门诊,有完整资料记录的230例真菌培养阳性者及234例真菌培养阴性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研究VVC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如下: 1.发病年龄:VVC主要发生于性活跃期育龄妇女,平均年龄为31.01±8.43岁,高发年龄为21-29岁。 2.VVC分类:VVC中以单纯性WC多见,占64.7%(149/230),复杂性VVC占35.3%(81/230)。外阴瘙痒、白带增多、性交痛是VVC的主要症状(OR值分别为158.354、16.882、32.586,95%CI分别为68.378-366.725、6.029-47.276、5.969-177.904)。 3.WC的相关因素有口交、非月经期护垫的应用、口服避孕药、既往有VVC病史、抗生素应用(OR分别为7.602,9.613,2.393,5.374,5.000;95%CI分别为3.975-14.539,4.682-19.986、1.337-4.286、3.118-9.262,1.867-13.394);避孕套的应用是保护性因素(OR=0.729,95%CI0.647-0.822)。孕次、产次及流产次数、患者的民族、文化程度、IUD的应用、既往有BV、TV病史、性生活频率以及BV、TV、支原体、衣原体、HPV、阴虱感染与VVC的发病无关。 4.VVC的PH值通常在正常范围内(3.8-4.5),阴道清洁度通常为Ⅰ度~Ⅱ度。生理盐水湿片与10%氢氧化钾湿片镜检阳性率分别为77.8%、7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实验室VVC生理盐水湿片镜检阳性率77.8%,明显高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VVC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
  • 一、资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附图
  • 四、讨论
  • 五、小结
  • 六、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VVC致病菌株调查及药敏分析
  • 一、资料和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小结
  • 五、参考文献
  • 结论
  • 致谢
  • 综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非致病菌株用于防治香蕉镰刀菌枯萎病[J].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08(01)
    •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致病菌株分布和抗真菌药敏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3(06)
    • [3].野燕麦3号致病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
    • [4].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致病菌株调查及药敏分析[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8(10)
    • [5].斑点叉尾鮰致病菌株的分离鉴定与药敏特性[J]. 贵州农业科学 2019(12)
    • [6].利用水稻悬浮细胞系检测白叶枯菌致病菌株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08(05)
    • [7].弱致病菌株系及其灭活物对西瓜抗炭疽病的诱导效应[J]. 德州学院学报 2009(02)
    • [8].福州地区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致病菌株分布和耐药性研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10)
    • [9].2011年——2013年大新县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监测结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06)
    • [10].水稻纹枯病菌不致病菌株基因组重测序以及致病力相关基因分析[J]. 植物病理学报 2017(06)
    • [11].广州地区GBS阳性孕妇GBS致病菌株的基因分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7(01)
    • [12].意大利:发现检测PSA新方法[J]. 中国果业信息 2013(09)
    • [13].水稻对稻曲病致病菌株Pi-1抗病位点检测及效应分析(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10)
    • [14].纤支镜灌洗用于重症肺部感染治疗疗效分析[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03)
    • [15].橡胶树多主棒孢病菌强致病菌株的筛选及产毒条件优化[J]. 热带作物学报 2009(04)
    • [16].水稻对稻曲病致病菌株Pi-1抗病位点检测及效应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14(05)
    • [17].小菜蛾血淋巴对玫烟色棒束孢入侵的生理防御反应[J]. 昆虫学报 2011(08)

    标签:;  ;  ;  ;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临床特征、相关危险因素研究及致病菌株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