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陶怡雯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陶怡雯

陶怡雯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15500

【摘要】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予以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57.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予以综合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护理质量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并发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2-315-01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可以利用起搏器当中的频率以及脉冲电流来刺激心脏,让缓和的心肌兴奋收缩从而实现控制心律失常并改善心功能的效果,是治疗不可逆心脏功能的有效方法。随着临床上心律失常治疗的不断发展,心脏起搏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抢救患者生命以及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不过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对护理的要求较高。我院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健康指导以及心理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80例,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43~87岁,平均年龄59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4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做好术中护理工作,主要护理措施如下。起搏器植入前,先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生将连接各种监测仪器,准备好抢救器械以及药品,从而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事故[2]。术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特别是患者心率、呼吸以及血压等方面体征的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在起搏器植入的过程当中,要重视植入后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配合医生以及技师测定并记录相关参数,植入后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加以处理[3]。

1.2.2研究组患者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综合性护理。

第一,术前护理。术前要求患者禁食禁水5h,同时做好备皮,备皮范围主要包括患者的上颌、下颌以及双侧腹股沟等[4],同时进行抗生素的过敏试验,描记患者的心电图,协助医生做好检查工作,从而排除禁忌症患者,例如全身感染患者以及存在出血倾向的患者;术前3d做好患者的床上大小便练习,根据医嘱为患者行左下肢的输液[5]。

第二,术后护理。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以及并发症往往比较多,因此要积极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工作。首先是预防电极脱位。护理人员在术后要积极预防电极脱位问题,主动叮嘱患者采取左侧卧位或仰卧位,同时在埋置起搏器侧的上肢不宜外展或者过度上举,床单更换的时候尽可能保持患者体位不动,同时动作尽可能轻柔,从而避免出现电极脱位问题[6]。其次是出血感染护理。植入起搏器后的一个常见并发症是囊袋出血以及感染,出血发生同术中的止血不佳、组织损伤以及死腔未消灭等方面的因素有关[7],针对这一情况应当及时予以穿刺抽液方面的处理,同时使用沙袋压迫5h。除此之外,术前术中要严格消毒,同时术中严格落实无菌操作,术后则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燥,并且要定时换药,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渗血以及渗液的情况,发现问题尽快处理,术后3d内每隔2h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以及血压等方面的体征,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的静脉输液治疗。再次是起搏器的综合征护理。心室起搏器能够改善心动过缓患者心室率,不过部分患者容易出现房室分离,进而导致心输出量降低以及血压的下降等,导致患者出现心悸、头晕、头胀以及疲劳等问题。所以护理人员在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表现,聆听患者主诉,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告知医师。起搏器综合征通常情况下使用药物或调整起搏器的状态就能够缓解患者的症状。

第三,健康指导。对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术患者来说,术后起搏器是他们的生命保障,因此要为患者出院后的自我保护提供指导,给予援助支持。对患者的健康指导要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入手,指导内容需要包含各个方面,例如自我监测、运动饮食、日常生活以及随访等环节的健康指导等。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监护起搏器,同时教会其脉搏测量的方法,如果察觉脉搏次数低于起搏器每分钟设定数值的5次或出现脉搏短促,并且伴发胸闷、心悸、头晕以及乏力等问题,则要及时到医院检查。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应当观察了解患者居住环境,查看是否存在电磁场干扰,特别是永久性磁铁、雷达、电疗机、电吹风以及电按摩器等,类似设施会给起搏器的脉冲带来干扰,因此要提醒患者注意避开电磁场的干扰物。同时在乘坐汽车以及飞机过程中,避免贴近发动机的部位,可以正常使用电视机、电饭煲以及洗衣机等,不过在使用手机过程中要保持起搏器同手机间的距离>25cm。

第四,心理护理。

术前心理护理:焦虑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前主要的心理反应,通过向患者介绍其病变的性质、起搏器安装的意义,手术基本过程及术中如何配合等,以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减轻其焦虑。

术后心理护理:患者在植入起搏器术后往往出现切口疼痛以及体位不适等方面的问题,并且部分患者因为担心起搏器的电极脱位以及预后不佳,或者担心医疗费用过重等方面的问题,而出现情绪低落、暴躁或者悲观失望,所以在护理过程当中除给予患者药物治疗以及健康教育之外,同时还需要做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做好护理以及说服解释的工作,耐心安慰患者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做好家属工作,让家属同医师互相配合鼓励患者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

1.3统计学方法

将所检测的数据用统计学专业软件数据包SPSS18.0进行分析,以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8]。

2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方面,对照组患者满意11例,基本满意12例,不满意17例,护理满意度为57.5%,研究组患者满意29例,基本满意9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5.0%,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照表

组别例数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

对照组4011121757.5%

研究组40299295.0%

P<0.05>0.05<0.01<0.05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发展,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缓慢型以及非缓慢型的心律失常患者治疗过程当中效果非常显著。这种起搏器可以发放一定的电脉冲从而刺激患者的心脏收缩,使心脏产生收缩以及搏动。同时起搏器的安装不受年龄的限制,手术的时间比较短,手术费用也较为合理,因此能得医生以及患者的认可。不过这一手术属于有创治疗,对那些耐受力不强的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需要改善治疗技术同时加强护理从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护理人员应当做好围术期护理,同时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指导,要教会患者在出院后测量脉搏,一旦发现异常问题应当即刻来院复查。综上所述,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予以综合性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护理质量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苓,魏雪梅,方杰等.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对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27(12):891-893.

[2]颜琼,王霞,王静等.492例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不良反应的分析和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7(23):169-170.

[3]马书红,赵向群.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9(27):3510-3511.

[4]冯宁.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3,13(5):172-173.

[5]花巧华.临床护理路径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3(9):1166-1167.

[6]阮雪琴.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处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31(12):151-152

[7]陈静.临床路径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112(4):231-232.

[8]张素巧,刘玉茹,赵丽霞等.老年人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0(25):3234-3235.

标签:;  ;  ;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陶怡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