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不同海拔烟叶嗜锇颗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烤烟品质的关系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嗜锇颗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烤烟品质的关系

论文摘要

2009年-2010年以四川会理主栽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试材,应用多重比较、频数分析、指数和综合评价法、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最优曲线回归、灰色关联度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了会理不同海拔烟叶嗜锇颗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烤烟品质的关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海拔烟叶嗜锇颗粒含量的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平均值为45.54,最小值为18.00,最大值为84.00,变异系数较大,达到26.65%。在鲜烟叶样品中,嗜锇颗粒含量小于20的样品仅占总样本数的0.80%;20-40、40-60、60-80的样品分别占总样品数的30.80%、54.40%和13.60%;大于80的样品仅占0.40%。会理烟区烟叶嗜锇颗粒含量多分布在40-60之间,整体上呈近似对称型。会理烟区不同海拔烟叶嗜锇颗粒以1900m最多,海拔1700m、2100m含量相对较低,在部位间的分布特征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各部位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之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010年烟叶嗜锇颗粒含量稍高于2009年;但不存在显著差异。2、会理不同海拔烟叶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会理烟叶外观质量较好,各海拔梯度烟叶为桔黄色的比例在所采集的样品中占到95%以上。并且除海拔2100m烟叶以外,其他海拔梯度烟叶色度均较强;从成熟度来看,海拔高度在1800m的烟叶成熟度最好,1900m-2100m烟叶下部叶片成熟度得分稍低,各海拔均有少量比例的尚熟叶片。从油分来看,各海拔高度上、中部烟叶基本为有到多,下部烟叶基本上为稍有到有。所有试样叶片结构基本表现为疏松,但上部叶仍稍显紧实,手感微密。会理不同海拔烟叶物理特性整体上各指标较为适宜。会理烟叶长度在部位之间表现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宽度在部位之间表现为中部叶>上部叶和下部叶,厚度大小依次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整体趋势表现为中低海拔地区烟叶厚度较为适宜,但高海拔地区叶片偏厚,会理烟叶的拉力普遍较高,下部叶拉力明显小于中部叶和上部叶,中部叶和上部叶差别不大;各部位间填充力差异不大,大部分地区是中部叶的填充力较高,总体上为中部叶>下部叶>上部叶。单叶重在部位之间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上部叶叶面密度高于中、下部叶;在不同海拔条件下,高海拔地区烟叶叶面密度明显高于相对低海拔地区;各海拔梯度大部分烟叶平衡含水率在13%-14%之间,部位间差异不明显,以中部叶平衡含水率最大。各部位含梗率均在30%左右,以中、下部叶较大。会理不同海拔烟叶常规化学成分主要特征表现为保持较高的糖碱比。但烟叶钾含量稍显不足,氯含量较为适宜,整体上化学成分较为谐调,含量较为适宜。美拉德反应产物总体上的分布规律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但是上部叶和下部叶差异不大,上部叶以海拔2000m含量最高,中部叶以1900m含量最高。苯丙氨酸类致香物质含量较其他香气种类低。上部叶以海拔2000m含量最高,中部叶以1900m含量最高。类西柏烷类致香物质上部叶以海拔1900m含量最高,中部叶以海拔2000m含量最高,下部叶以1800m最高。胡萝卜素类致香物质较其他香气种类含量较高,上中部叶以海拔1900m最高,下部叶以2100m最高。新植二烯含量以中部叶最高,在海拔1900m有最大值。会理不同海拔烟叶香气质均较好,香气量较足,烟叶各部位回甜感均较好。会理1900m海拔范围烟叶吸食质量最佳。较低海拔范围杂气较明显,较高海拔范围香气量略显不足。综合质量较好,以海拔1800m、1900m烟叶质量较优。运用指数和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到会理不同海拔烤烟综合质量指数,以海拔1800m、1900m烟叶质量较优。3、会理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烤烟品质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成熟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油分、色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颜色、结构、身份之间的偏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叶面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含梗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厚度、填充值等指标之间的关系不显著。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还原糖含量、烟碱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总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糖碱比、钾氯比之间的偏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中性致香物质各组分关系密切,对烟叶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影响最大。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香气质、香气量、柔细度、透发性、余味、甜度、杂气、品质指标总分均呈正相关关系,关联序为香气量>柔细度>透发性>甜度>品质指标总分>香气质>杂气>余味>刺激性。将各样品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烤烟各质量指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烟叶嗜锇颗粒与烤烟各质量指数关系密切,与外观质量指数、物理特性指数、吸食质量指数、综合质量指数的回归方程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总体上均呈现出先随着嗜锇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各指数提高,当嗜锇颗粒含量达到50-55后,随着嗜锇颗粒含量的增加而各指数下降。关联序为物理特性指数>综合质量指数>外观质量指数>吸食质量指数>化学成分指数。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烟叶嗜锇颗粒的研究进展
  • 1.2 烤烟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 1.2.1 烟叶质量的概念
  • 1.2.2 烟叶质量的评价指标以及标准
  • 1.2.2.1 外观质量
  • 1.2.2.2 物理特性
  • 1.2.2.3 化学成分
  • 1.2.2.4 烟叶内在质量
  • 1.3 不同海拔高度对生态因子以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 1.3.1 不同海拔高度对生态因子的影响
  • 1.3.1.1 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养分的变化规律
  • 1.3.1.2 不同海拔高度气候因子的变化规律
  • 1.3.2 不同海拔高度对烟叶品质的影响
  • 1.3.2.1 不同海拔高度对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 1.3.2.2 不同海拔高度对烟叶物理特性的影响
  • 1.3.2.3 不同海拔高度对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 1.3.2.4 不同海拔高度对烟叶致香物质的影响
  • 1.3.2.5 不同海拔高度对烟叶吸食质量的影响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的采集
  • 3.2 测试项目和方法
  • 3.2.1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的测定方法
  • 3.2.2 烟叶外观质量的测定
  • 3.2.3 烟叶物理特性的测定
  • 3.2.4 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测定
  • 3.2.5 烟叶中性致香物致香物质的测定
  • 3.2.6 烟叶吸食质量的测定
  • 3.2.7 烤烟品质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 3.2.7.1 烤烟外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2.7.2 烤烟物理特性评价指标体系
  • 3.2.7.3 烤烟化学成分评价指标体系
  • 3.2.7.4 烤烟感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3.2.7.5 烤烟品质评价指标体系
  • 3.3 数据统计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海拔烟叶嗜锇颗粒含量的分布特征
  • 4.1.1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的总体分布状况
  • 4.1.1.1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的总体描述统计分析
  • 4.1.1.2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的频数分布状况
  • 4.1.2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的变异分析
  • 4.1.2.1 不同海拔烟叶嗜锇颗粒含量的变异分析
  • 4.1.2.2 不同部位烟叶嗜锇颗粒含量的变异分析
  • 4.1.2.3 不同年份烟叶嗜锇颗粒含量的变异分析
  • 4.2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质量评价
  • 4.2.1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外观质量评价
  • 4.2.2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物理特性评价
  • 4.2.3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评价
  • 4.2.3.1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分析
  • 4.2.3.2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总氮、烟碱含量分析
  • 4.2.3.3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钾、氯含量分析
  • 4.2.3.4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分析
  • 4.2.4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评价
  • 4.2.5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吸食质量评价
  • 4.2.6 会理不同海拔烤烟综合品质
  • 4.3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烤烟品质的关系
  • 4.3.1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烤烟外观质量的关系
  • 4.3.2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烤烟物理特性的关系
  • 4.3.3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烤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关系
  • 4.3.4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关系
  • 4.3.4.1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中性致香物质各组分的回归分析
  • 4.3.4.2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各类中性致香物质灰色关联度分析
  • 4.3.5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烤烟吸食质量的关系
  • 4.3.6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烤烟综合品质的关系
  • 5 结论与讨论
  • 5.1 不同海拔烟叶嗜锇颗粒含量的分布特征
  • 5.2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质量评价
  • 5.2.1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外观质量评价
  • 5.2.2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物理特性评价
  • 5.2.3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常规化学成分评价
  • 5.2.4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评价
  • 5.2.5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吸食质量评价
  • 5.2.6 会理不同海拔烤烟综合品质评价
  • 5.3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烤烟品质的关系
  • 5.3.1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烤烟外观质量的关系
  • 5.3.2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烤烟物理特性的关系
  • 5.3.3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烤烟常规化学成分的关系
  • 5.3.4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关系
  • 5.3.5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烤烟吸食质量的关系
  • 5.3.6 烟叶嗜锇颗粒含量与烤烟综合品质的关系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提高罚没烟叶利用率的途径[J]. 科技与创新 2019(23)
    • [2].造纸法再造烟叶吸湿特性及其回潮方式研究[J]. 轻工科技 2019(12)
    • [3].烤后不同霉变程度烟叶际真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分析[J]. 微生物学报 2019(12)
    • [4].原烟储存中烟垛内部温度与烟叶霉变的关系研究[J]. 昆明学院学报 2019(06)
    • [5].新型烟叶金属包装袋的研究[J]. 轻工科技 2020(01)
    • [6].广东省烟叶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 广东农业科学 2019(11)
    • [7].雪茄烟叶自动晾制设备及其关键部件的设计[J]. 装备制造技术 2019(11)
    • [8].贵州烟叶高质量发展路径分析[J]. 福建茶叶 2020(02)
    • [9].造纸法再造烟叶降焦综合技术探讨[J]. 纸和造纸 2020(01)
    • [10].信息化在许昌市烟叶生产气象保障体系中的应用[J]. 乡村科技 2020(03)
    • [11].均风板对烟叶模拟烘烤机内气流分布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20(02)
    • [12].云南中烟再造烟叶有限责任公司异地技术技改项目设计[J]. 纸和造纸 2020(02)
    • [13].生物防治技术在有机烟叶生产中的应用[J]. 江西农业 2020(06)
    • [14].烟叶松散含水率合格率影响因素研究[J]. 轻工科技 2020(05)
    • [15].生态因子对我国烟叶钾含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16].文山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06)
    • [17].烤烟收购等级质量提高措施浅析[J]. 南方农业 2020(05)
    • [18].独山县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管护立法调研报告[J]. 湖北农机化 2020(05)
    • [19].烤后健康烟叶和霉烂烟叶真菌群落结构分析[J]. 浙江农业学报 2020(06)
    • [20].基于机器视觉的烟叶自动分级方法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20(12)
    • [21].双能源烘烤系统研究及其在烟叶初烤上的应用[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20(03)
    • [22].造纸法再造烟叶不同浆料指标对片基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J].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0(02)
    • [23].湖北烟叶厚度特征的研究初探[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0(03)
    • [24].巫溪烟叶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2)
    • [25].烟叶收购磅组管理优化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20(13)
    • [26].基于质构仪的造纸法再造烟叶柔软度评价方法[J]. 烟草科技 2020(07)
    • [27].统计分析在再造烟叶生产中的应用[J]. 统计与管理 2020(07)
    • [28].烟叶多分技术在工业分级中的应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15)
    • [29].基层烟叶收购工作对标管理研究[J]. 福建农业科技 2020(05)
    • [30].外销瓷中烟叶纹饰的模块化设计[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0(03)

    标签:;  ;  ;  ;  ;  

    会理不同海拔烟叶嗜锇颗粒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烤烟品质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