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诗中的牡丹意象

论唐诗中的牡丹意象

论文摘要

牡丹在唐代走进文人的创作视野,成为他们表达某种特定情感的载体。无论是艺术表现的多样性,还是情感内涵的丰富性,牡丹意象在唐诗中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从唐代牡丹诗入手,由表及里,我们可以看到牡丹意象在诗中的表现特点、形成原因,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心态。牡丹诗创作在唐代渐盛,无论是诗作本身数量,还是创作群体的范围,都可看出牡丹诗创作的繁荣景象。诗人通过各种手法,使牡丹诗类型繁多、生动达意。唐代牡丹诗,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时代特色,又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牡丹意象与唐代审美观念相契合,唐代社会经济的进步、咏物诗的发展以及佛教兴盛,都给牡丹诗的创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牡丹意象成为唐诗中的典型意象,具有多方面的深层原因。不同阶段的社会背景,不同文人的心态观念,都在牡丹意象中尽诉风情:牡丹是雍容华贵之象征,国色天香的牡丹艳压群芳;牡丹抒发年华易逝之感伤,花开花败引发诗人对岁月匆匆、时不我待的感慨;牡丹怀揣心绪友情之寄托,以花酬赠友人,流露无限思念;牡丹表现劳民伤财之憎恶,借诗揭露和批判“牡丹热”所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牡丹流露繁华不再之哀怨,牡丹一度是唐朝繁荣的象征,当王朝走向没落,颓败的牡丹自然给人以无限悲凉沧桑之感;牡丹带来禅宗思想之体悟,在禅宗思想兴盛的时代被赋予了禅意,诗中处处体现哲理与感悟。牡丹意象自唐代走进文学创作的审美视野便令人宠爱有加,摇曳多姿的牡丹,带给人们喜怒哀乐,文人借此创作,展现出一幅独特生动的时代画卷。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唐代牡丹诗的创作历程与表现特点
  • 第一节 唐代牡丹诗的创作概况
  • 第二节 唐代牡丹诗的类型与艺术特色
  • 第三节 唐代牡丹诗的研究价值和影响
  • 第二章 唐诗中牡丹意象形成的原因
  • 第一节 盛世的审美趣味
  • 第二节 咏物诗的发展
  • 第三节 中晚唐佛教兴盛的影响
  • 第三章 唐诗中牡丹意象的文化心态
  • 第一节 雍容华贵之象征
  • 第二节 年华易逝之感伤
  • 第三节 心绪友情之寄托
  • 第四节 劳民伤财之憎恶
  • 第五节 繁华不再之哀怨
  • 第六节 禅宗思想之体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余地诗歌中的“黑夜”意象[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2)
    • [2].屈原“楚辞”与《诗经》中的远行意象[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中华文明意象的历史流变及世界关联[J]. 江淮论坛 2019(06)
    • [4].以身化梦:意象体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探析[J]. 心理科学 2020(01)
    • [5].徐志摩与闻一多新诗意象浅析[J]. 汉字文化 2019(23)
    •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的菊意象[J]. 汉字文化 2019(23)
    • [7].蔚蓝的视角:冰心诗歌中的海洋意象探析[J].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01)
    • [8].《诗经》英译中植物意象的传递[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 [9].民宿旅游体验、民宿旅游意象对游客再宿意愿的影响研究——以莫干山民宿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2)
    • [10].论李汉荣散文中的地理意象[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1].《二十四诗品》批评意象的共同品格[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2].中国传统思想形式结构中的“意-象-言”:兼评李煌明的“意象诠释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3].意象视角下的古典诗词教学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20(06)
    • [14].古诗词中的乡村意象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5].图像抑或意识:旅游意象的本质直观[J]. 旅游科学 2020(02)
    • [16].论王铎诗歌的意象与色彩[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7].冯延巳词中的风意象[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2)
    • [18].“意象生成”对艺术创造和阐释的意义[J].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3)
    • [19].审美心理分析与现象学美学阐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意象”美学的本体论建构[J].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3)
    • [20].聚焦意象,探究古诗的美——以阮籍《咏怀诗》中的植物意象为例[J]. 教育观察 2020(19)
    • [21].《意象山水》[J]. 北京社会科学 2020(08)
    • [22].朱熹诗中的月意象及其情感蕴含探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9)
    • [23].《楚辞》中的龙意象[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 [24].以内容挖掘、文化传播重构乡村旅游意象[J]. 团结 2020(04)
    • [25].中西马意象的对比分析[J]. 文学教育(下) 2020(09)
    • [26].朱熹诗中的雪意象及其文化意蕴[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0(04)
    • [27].楚辞凤鸟意象探析[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8].《亘古景观意象系列研究》[J]. 电影文学 2019(07)
    • [29].沙漠意象[J]. 工会博览 2019(11)
    • [30].意象论:电影艺术核心审美机制探析[J]. 电影评介 2019(13)

    标签:;  ;  ;  ;  ;  

    论唐诗中的牡丹意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