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M系统中功率放大器的预失真技术研究

OFDM系统中功率放大器的预失真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通过正交子载波实现多载波调制,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抗快衰落能力强,频谱利用率高,在高速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OFDM信号峰值平均功率比(峰平比)较大,易受非线性失真,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要求较高。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是降低OFDM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减小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提高OFDM的系统性能,需要对OFDM信号进行预失真处理,以补偿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本文介绍了功率放大器的常见非线性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非线性功率放大器对OFDM系统的影响。并总结了改善功率放大器非线性失真的已有技术,从功率效率,自适应性和实现成本上进行了对比,明确了预失真技术是解决放大器非线性问题最有效的技术。然后结合基于查找表和基于多项式的预失真技术的优点,研究了一种新的数字预失真技术。该技术将非线性放大器的非线性函数分为若干段,每段分别用一个阶数较低的多项式来拟合,再利用幅度变换和相位变换补偿放大器的非线性,使输出为线性输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使功率放大器的综合性能提高4.3dB。为了减少直接反馈所需的射频元件,本文提出了间接反馈预失真的概念。即先在接收端估计放大器的非线性,然后将非线性参数通过反向链路反馈给发射端,再在发射端进行预失真处理。然而,放大器的非线性和无线信道混叠在一起,使非线性参数估计变得更为困难,不能采用常规方法来估计。本文将非线性与无线信道看作一个非线性信道,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电平PN序列估计非线性信道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多电平PN序列构造范德蒙矩阵,将非线性信道分离为线性和非线性部分,再分别对线性部分和非线性部分进行估计,可以同时估计出放大器的非线性响应和无线信道的脉冲响应。最后,利用接收端的非线性估计结果,在发射端对发射链路的非线性进行了间接反馈预失真处理。仿真结果表明,间接反馈预失真在衰落信道下能有效改善放大器的非线性失真。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
  • 1.2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和进展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OFDM 系统概述
  • 2.1 引言
  • 2.2 OFDM 的基本原理
  • 2.3 OFDM 符号的峰平比
  • 2.4 OFDM 的特点
  • 第三章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功率放大器的非线性模型
  • 3.2.1 行波管功放大器模型
  • 3.2.2 固态功率放大器模型
  • 3.2.3 其他非线性模型
  • 3.3 非线性对OFDM 系统的影响的数学分析
  • 3.4 线性化方法概述
  • 3.4.1 功率回退法
  • 3.4.2 前馈线性化技术
  • 3.4.3 负反馈线性化技术
  • 3.4.4 预失真技术
  • 3.5 本章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分段线性化的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数字预失真技术概述
  • 4.3 基于分段线性化的预失真技术
  • 4.3.1 基于分段线性化的预失真技术原理
  • 4.3.1.1 幅度函数分段估计与相位函数分段估计的方法
  • 4.3.1.2 幅度变换与相位变换
  • 4.3.2 LMS 自适应算法的收敛条件
  • 4.3.3 数字仿真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 小结
  • 第五章 间接反馈预失真技术研究
  • 5.1 引言
  • 5.2 非线性信道估计方法概述
  • 5.3 基于多电平PN 序列的非线性信道估计
  • 5.3.1 无线信道的估计方法
  • 5.3.2 非线性参数的估计方法
  • 5.4 间接反馈预失真技术
  • 5.4.1 基于反函数的间接反馈预失真
  • 5.4.2 基于数值分析的间接反馈预失真
  • 5.5 数字仿真结果与分析
  • 5.5.1 AWGN 信道下的仿真
  • 5.5.2 慢衰落信道下的仿真
  • 5.5.3 快衰落信道下的仿真
  • 5.6 本章 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射频功放数字预失真技术探讨[J]. 通讯世界 2015(18)
    • [2].一种功率放大器预失真技术[J]. 广东通信技术 2014(03)
    • [3].微波滤波器预失真技术[J]. 电子科技 2010(02)
    • [4].数字预失真技术设计及实现[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 [5].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数字预失真技术分析[J]. 科技风 2011(04)
    • [6].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预失真技术研究[J]. 现代电子技术 2009(10)
    • [7].FPGA配合预失真技术的解调误码测试仪[J]. 微计算机信息 2008(23)
    • [8].改进算法的峰均比抑制联合预失真技术[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3(07)
    • [9].功率放大器记忆效应分析及有记忆预失真技术[J]. 软件 2011(05)
    • [10].一种短波功率放大器预失真技术[J]. 信息通信 2018(09)
    • [11].基于凸优化的记忆多项式预失真技术[J]. 计算机仿真 2013(08)
    • [12].测井电缆传输系统中自适应预失真技术的研究[J]. 工业设计 2015(05)
    • [13].本振泄露对预失真技术的影响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5)
    • [14].基于多项式数字基带自适应预失真技术的研究[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4)
    • [15].基于幂级数多项式的基带预失真技术分析[J].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2(05)
    • [16].射频功率放大器数字预失真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 电信科学 2010(08)
    • [17].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J]. 甘肃科技纵横 2011(01)
    • [18].基于查询法的QAM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 2012(08)
    • [19].联合深度限幅的自适应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20].新型预失真功率放大器的研制[J]. 半导体技术 2012(12)
    • [21].一种模拟预失真技术的宽带功率放大器的研究[J]. 微波学报 2009(04)
    • [22].基于多项式拟合的自适应预失真技术研究[J]. 电子质量 2008(10)
    • [23].国内星载输入多工器研究进展[J]. 空间电子技术 2018(01)
    • [24].OFDM-ROF系统中峰均比抑制及预失真技术的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2(07)
    • [25].HPA记忆多项式预失真技术研究[J]. 电子测试 2011(07)
    • [26].OFDM系统中高功率放大器预失真技术研究[J]. 军事通信技术 2009(01)
    • [27].基于分数间隔均衡的数字预失真技术[J]. 无线电工程 2018(03)
    • [28].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数字预失真研究[J]. 通讯世界 2017(05)
    • [29].基于RLS算法的记忆多项式预失真技术分析[J].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1(06)
    • [30].功率放大器数字预失真技术的研究[J]. 光通信研究 2010(06)

    标签:;  ;  ;  ;  ;  

    OFDM系统中功率放大器的预失真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