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差异的比较

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差异的比较

论文摘要

副鸡嗜血杆菌是引起鸡传染性鼻炎的病原体,分为A、B、C三个血清型,本菌兼性厌氧,可以引起急性呼吸道病。可导致蛋鸡产蛋率和孵化率下降,从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在生长特性、致病性、敏感性和外膜蛋白方面的差异,为临床诊疗、B型菌疫苗的研制和从蛋白组学进一步研究该菌提供了技术保障。方法:将菌种在TSA培养基上厌氧培养24h,然后挑取单个菌落在TSB培养基中培养16h,待培养基变浑浊时开始测OD600,每隔2h测一次,进行记录。将117只未接种过传鼻疫苗的蛋鸡分为三组,每只鸡眶下窦注射已培养12h的菌液0.25ml,每一组攻一个血清型,24h后开始观察发病情况。将125、62.5、32、16、8 mg/ ml连翘提取物分别加入到已有10ml液体培养基的试管后,再向每管中接入已活化的对应菌0.1ml,将试管置于37℃恒温摇床中培养,每间隔2h测定并记录OD600值。将已培养好的菌液进行冰浴、离心、重悬、超声破碎等提取其外膜蛋白,然后将外膜蛋白进行等电聚焦、SDS-PAGE,得到不同血清型的双向电泳图。结果:通过生长特性实验发现,B和C型副鸡嗜血杆菌的OD600在12h到达最高峰,而A型菌则在10h到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通过致病性实验发现,C型菌的持续感染能力最强,B型菌次之,A型菌最弱。通过对药物敏感性实验发现,A、B型菌的最佳抑菌浓度为32mg/ml,而C的为16mg/ml。通过不同血清型外膜蛋白的双向电泳图发现,不同血清型外膜蛋白的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结论:不同血清型的副鸡嗜血杆菌在生长特性、致病性、敏感性和外膜蛋白方面有着比较大差异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菌落形态
  • 1.1.2 生化特征
  • 1.1.3 抵抗力
  • 1.1.4 致病性
  • 1.1.5 血凝素与抗原性
  • 1.1.6 Hpg 的分型方法
  • 1.1.7 流行病学
  • 1.1.8 临床症状
  • 1.1.9 剖检病变
  • 1.2 病理组织变化
  • 1.3 诊断
  • 1.3.1 病原的分离和鉴定
  • 1.3.2 血清学诊断
  • 1.3.3 分子生物学诊断
  • 1.4 鉴别诊断
  • 1.5 预防与控制
  • 1.5.1 管理措施
  • 1.5.2 药物预防
  • 1.5.3 疫苗预防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动物及菌株
  • 2.1.2 主要试剂及药品
  • 2.1.3 主要仪器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的培养
  • 2.2.2 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生长特性差异的研究
  • 2.2.3 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的致病性试验
  • 2.2.4 不同副鸡嗜血杆菌对同一药物敏感性差异的试验
  • 2.2.5 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外膜蛋白差异的试验
  • 3 结果
  • 3.1 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生长特性差异的研究
  • 3.1.1 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不同时间OD600 的测定
  • 3.1.2 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 3.2 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致病性试验
  • 3.2.1 A 型菌的致病试验结果
  • 3.2.2 B 型菌的致病试验结果
  • 3.2.3 C 型菌的致病试验结果
  • 3.3 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对同一药物敏感性差异的试验结果
  • 3.3.1 副鸡嗜血杆菌在不同连翘提取物浓度下的生长曲线
  • 3.3.2 副鸡嗜血杆菌在不同连翘提取物浓度下校正的生长曲线
  • 3.4 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外膜蛋白差异的试验结果
  • 3.4.1 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外膜蛋白定量结果
  • 3.4.2 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外膜蛋白在双向电泳图谱上的结果
  • 4 讨论
  • 4.1 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生长特性的差异
  • 4.2 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致病性的差异
  • 4.3 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对药物的敏感差异
  • 4.4 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外膜蛋白的差异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不同血清型副鸡嗜血杆菌差异的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