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自我:过去我、现在我和将来我的一致与不一致

时间自我:过去我、现在我和将来我的一致与不一致

论文摘要

时间与自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个体对时间的认知和管理基于自我这一人格的基本核心,自我是时间流逝中的持续存在,又在时间维度上经历着发生发展的过程。时间流逝中的自我既是人们的自我存在,又是人们对自我存在的反思。如同对宇宙未知的好奇是千百年来持续不断的一般,人们对自身未知的兴趣也从未枯竭过;正如对宇宙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一样,人们对自身的探索也是无穷无尽的。对时间流逝中的自我的研究,只是人们探索自身秘密的千百条途径的其中之一,本文对时间自我的考察正是在这条道路上所做的一次尝试。希望能通过初步的探索,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方向或思路。以往的大多数研究都是分别考察时间或自我的特点,也有一些研究将时间视为人格维度加以考察,例如时间态度、时间洞察力或时间管理倾向等研究,还有一些研究针对自我基于某个时间维度的某些特性进行考察,比如理想自我、可能自我或应该自我等研究。但自我是一个包含多维度的系统,历经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时间维度,因此仅仅考察某个时间维度的自我的某一方面特点是不够的。本文尝试从系统观出发,将自我这一包含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方面的完整的系统放到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维度中进行综合考察。因此本文将时间自我(temporal self)界定为个体对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上的自我的认识,通过9个研究,从认知、情感和意志这三个角度对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的一致和不一致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发现了时间自我存在不完全对称性,具体反映在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在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方面上所表现出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上。此外本文还考察了个体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心理时间范围的自发界定模式。研究一考察了被试描述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时使用中性特质形容词的倾向,结果发现被试选择特质形容词的比率在不同时间提示条件下具有显著差异;被试使用具体事件来传达时间信息的频率显著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而使用模糊时间修饰词的频率显著高于习俗时间单位;被试在三种时间提示条件下,使用“读大学”这一具体事件的比率都显著高于其他具体事件。研究二考察了被试描述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时使用效价特质形容词的倾向,结果发现被试为过去自我和将来自我选择特质形容词的比率显著高于为现在自我的选择;在不同时间维度下,被试使用褒义词的频率都显著高于使用贬义词的频率;在“回顾过去”、“考虑现在”和“展望将来”三种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使用褒义词的比率呈直线上升趋势;被试使用具体事件来传达时间信息的比率显著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对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习俗时间单位;在三种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使用“读大学”这一具体事件的比率都显著高于其他具体事件。研究三考察了被试遥远的过去、昨天、现在、明天和遥远的将来的自我活动进行意象描绘时的观察视角的特点,结果发现被试采用观察者视角进行自我意象描绘的频率,在“遥远的过去”和“遥远的将来”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显著高于“现在”,在“遥远的过去”时间提示条件下显著高于“昨天”,在“昨天”、“今天”和“现在”三种时间提示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在“遥远的过去”和“遥远的将来”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也没有显著差异;被试采用观察者视角进行自我意象描绘的频率在“远的时间”提示条件下显著高于“近的时间”。被试使用具体事件来传达时间信息的比率显著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在“遥远的过去”时间提示条件下,使用“读大学”这一具体事件的比率显著高于其他具体事件。研究四考察了被试对遥远的过去、昨天、现在、明天和遥远的将来的自我活动进行自我意象描绘时的内心状态清晰度的特点及其与视角的关系,结果发现被试采用观察者视角进行自我意象描绘的频率,在“遥远的过去”时间提示条件下显著高于“现在”,“昨天”、在“今天”和“现在”三种时间提示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在“遥远的过去”和“遥远的将来”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也没有显著差异;被试采用观察者视角进行自我意象描绘的频率在“远的时间”提示条件下显著高于“近的时间”;被试在观察者视角上的得分与内心状态清晰度得分呈显著负相关;被试进行自我意象描绘时的内心状态清晰度得分在“遥远的过去”和“遥远的将来”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显著低于“昨天”、“明天”和“现在”这三种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使用具体事件来传达时间信息的比率显著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研究五考察了被试对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进行自我意象描绘时的注意焦点对与视觉观察点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被试采用观察者视角进行自我意象描绘的频率,在“回顾过去”和“展望将来”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显著高于“考虑现在”,在“远的时间”提示条件下显著高于“现在”;被试的注意焦点对观察视角有显著作用,当注意焦点集中在内心的思想活动和情感感受上时,更倾向于采用行动者视角,而当注意焦点集中在自己的行为过程和行动方式上时,更倾向于采用观察者视角;被试使用具体事件来传达时间信息的明显倾向比率显著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在“回顾过去”和“展望将来”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使用“读大学”这一事件作为时间标记的频率均显著高于使用其他事件的频率。研究六考察了被试对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的特质描述倾向与注意焦点的关系,结果发现被试的特质描述倾向在“回顾过去”和“展望将来”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显著高于“考虑现在”;注意焦点集中在具体行为方面的被试其特质形容词得分显著高于注意焦点集中在内心思想方面的被试;时间提示因素与注意焦点因素具有显著的交互效应,注意焦点集中在过去自我的具体行为方面的被试的特质形容词得分显著高于注意焦点集中在过去自我的内心思想方面的被试;被试使用具体事件来传达时间信息的明显倾向比率显著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被试对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的使用频率;在“回顾过去”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使用“读大学”这一事件作为时间标记的频率显著高于使用其他事件的频率。研究七考察了被试对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的情感体验特点和对不同时间维度上的自我统合状态的评价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被试在不同时间维度下,使用积极词的频率都显著高于使用消极词的频率;被试在“展望将来”时间提示条件下的积极形容词得分显著高于在“回顾过去”和“考虑现在”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的得分;被试在“展望将来”时间提示条件下的消极形容词得分显著低于在“回顾过去”和“考虑现在”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的得分;被试在“考虑现在”时间提示条件下的自我统合得分显著低于“回顾过去”和“展望将来”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的得分;被试的自我统合得分与积极形容词得分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形容词得分呈显著负相关;被试使用具体事件来传达时间信息的明显倾向比率显著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被试对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的使用频率;在三种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使用“读大学”这一事件作为时间标记的频率均显著高于使用其他事件的频率。研究八考察了被试对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体验到的自我价值感的特点,结果发现被试在“考虑现在”时间提示条件下的总体自我价值感得分显著低于在“展望将来”和“回顾过去”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的得分;被试在“考虑现在”时间提示条件下的社会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的得分显著低于在“展望将来”和“回顾过去”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的得分;男性被试的总体自我价值感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被试;男性被试的个人取向一般自我价值感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被试;被试使用具体事件来传达时间信息的明显倾向比率显著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被试对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的使用频率;在三种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使用“读大学”这一事件作为时间标记的频率均显著高于使用其他事件的频率。研究九考察了被试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不同时间维度上所具有的时间监控观的评价倾向,结果发现在“考虑现在”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的时间监控观得分显著低于“展望将来”和“回顾过去”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在时间监控观的优先级维度上,“考虑现在”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的得分显著低于“展望将来”和“回顾过去”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的得分;在时间监控观的反馈性维度上,“考虑现在”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的得分显著低于“展望将来”时间提示条件下的得分;被试使用具体事件来传达时间信息的明显倾向比率显著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被试对模糊时间修饰词的使用频率显著高于对习俗时间单位的使用频率;在“回顾过去”和“展望将来”这两种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使用“读大学”这一事件作为时间标记的频率均显著高于使用其他事件的频率;在“考虑现在”的时间提示条件下,被试使用“本学期”来进行时间标记的频率显著高于使用其他事件的频率。在本文研究条件下,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时间自我存在不完全对称性:在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的大多数特点上,过去自我和将来自我都以现在自我为中心彼此对称,但在个别特点上这种对称并不完全均衡。这种不完全对称性具体反映在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在认知、情感、意志三个方面上所表现出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上。2)时间自我在认知方面既表现出一致性,又表现出不一致性:现在自我和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特质描述不一致,而过去自我和将来自我的特质描述是一致的;在自我好评程度上,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都不一致,在自我好评倾向上,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自我意象描绘视角这方面,远的时间自我与近的时间自我是不一致的,但远的时间自我彼此之间、近的时间自我彼此之间则具有一致性;在对内心活动的自主注意程度方面,远的时间自我和近的时间自我是不一致的,而观察者视角倾向与内心状态清晰度的正相关关系在不同时间自我上是一致的;注意焦点对特质描述的影响在不同的时间自我上是不一致的。3)时间自我在情感方面既表现出一致性,又表现出不一致性:在自我的积极情感体验倾向上,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将来自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自我的积极情感体验的程度在不同的时间自我上是不一致的;在自我价值感方面,不同时间自我是不完全一致的。4)时间自我在意志的时间监控观方面表现出不一致性:对现在自我的时间监控观的评价低于过去自我和将来自我,这种差异尤其表现在时间监控观的优先级维度和反馈性维度上。5)在自发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心理时间范围进行界定时,被试表现出使用具体事件作为时间参考标记来传达时间信息的明显倾向,而不常使用习俗时间单位和模糊的时间修饰词;大多数研究中,被试最常用于标记时间的具体事件是当前所处的大学阶段。本文采用系统的研究观点,从认知、情感、意志各个方面对过去、现在和将来完整的时间维度上的时间自我进行了综合考察。发现了时间自我具有不完全对称性,以及大学生被试在自发心理时间范围界定上的特点,这是对以往研究的一个突破。过去自我和将来自我都只是一个知觉对象,并非真实存在的实体,通过对时间自我的认知、情感、意志的特性的考察、掌握它们的认知、情感特点,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对它们进行主动调节,从而才有可能帮助现在这个真实存在的自我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本文的研究发现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价值。论文最后总结了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时间的心理学研究
  • 1.1.1 时间知觉
  • 1.1.2 时间认知
  • 1.1.3 时间人格
  • 1.2 自我的心理学研究
  • 1.2.1 自我的概念
  • 1.2.2 自我认识
  • 1.2.3 自我调节
  • 1.2.4 保持积极的自我观念
  • 1.3 时间与自我
  • 1.3.1 自我的发展
  • 1.3.2 时间维度上的自我
  • 1.3.4 自我在时间维度上的一致性
  • 1.3.5 自我在时间维度上的不一致性
  • 第2章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构想
  • 2.1 问题的提出
  • 2.2 研究构想
  • 2.3 研究意义
  • 第3章 研究一 时间自我的特质描述
  • 3.1 引言
  • 3.2 方法
  • 3.2.1 被试
  • 3.2.2 工具
  • 3.2.3 程序
  • 3.3 结果
  • 3.3.1 特质形容词得分
  • 3.3.2 时间范围的开放式问题传达的时间信息特点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4章 研究二 时间自我的特质效价
  • 4.1 引言
  • 4.2 方法
  • 4.2.1 被试
  • 4.2.2 工具
  • 4.2.3 程序
  • 4.3 结果
  • 4.3.1 特质形容词得分
  • 4.3.2 褒义词和贬义词得分
  • 4.3.3 时间范围的开放式问题传达的时间信息特点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5章 研究三 时间自我的意象描绘视角特点
  • 5.1 引言
  • 5.2 方法
  • 5.2.1 被试
  • 5.2.2 工具
  • 5.2.3 程序
  • 5.3 结果
  • 5.3.1 不同时间提示条件下的自我意象描绘视角的特点
  • 5.3.2 "远的时间"与"近的时间"的自我意象描绘视角的特点
  • 5.3.3 时间范围的开放式问题传达的时间信息特点
  • 5.4 讨论
  • 5.5 结论
  • 第6章 研究四 时间自我的意象描绘视角与内心状态清晰度的关系
  • 6.1 引言
  • 6.2 方法
  • 6.2.1 被试
  • 6.2.2 工具
  • 6.2.3 程序
  • 6.3 结果
  • 6.3.1 不同提示条件下的自我意象描绘视角的特点
  • 6.3.2 "远的时间"与"近的时间"自我意象描绘视角的特点
  • 6.3.3 不同时间提示条件下的自我意象描绘的内心状态清晰度
  • 6.3.5 时间范围的开放式问题传达的时间信息特点
  • 6.4 讨论
  • 6.5 结论
  • 第7章 研究五 时间自我的意象描绘视角与注意焦点的关系
  • 7.1 引言
  • 7.2 方法
  • 7.2.1 被试
  • 7.2.2 工具
  • 7.2.3 程序
  • 7.3 结果
  • 7.3.1 不同时间提示条件和注意焦点下的自我意象描绘的视角特点
  • 7.3.2 时间范围的开放式问题传达的时间信息特点
  • 7.4 讨论
  • 7.5 小结
  • 第8章 研究六 时间自我的特质描述与注意焦点的关系
  • 8.1 引言
  • 8.2 方法
  • 8.2.1 被试
  • 8.2.2 工具
  • 8.2.3 程序
  • 8.3 结果
  • 8.3.1 特质描述与时间提示条件和注意焦点的关系
  • 8.3.2 时间范围的开放式问题传达的时间信息特点
  • 8.4 讨论
  • 8.5 小结
  • 第9章 研究七 对不同时间段的自我的情感体验特点
  • 9.1 引言
  • 9.2 方法
  • 9.2.1 被试
  • 9.2.2 工具
  • 9.2.3 程序
  • 9.3 结果
  • 9.3.1 积极—消极自评问卷得分状况
  • 9.3.2 自我统合状态量表得分状况
  • 9.3.3 积极—消极自评问卷与自我统合状态量表得分的关系
  • 9.3.4 时间范围的开放式问题传达的时间信息特点
  • 9.4 讨论
  • 9.5 小结
  • 第10章 研究八 过去、现在与将来的自我价值感的异同
  • 10.1 引言
  • 10.2 方法
  • 10.2.1 被试
  • 10.2.2 工具
  • 10.2.3 程序
  • 10.3 结果
  • 10.3.1 自我价值感问卷得分状况
  • 10.3.2 时间范围的开放式问题传达的时间信息特点
  • 10.4 讨论
  • 10.5 小结
  • 第11章 研究九 过去与现在的时间监控观的异同
  • 11.1 引言
  • 11.2 方法
  • 11.2.1 被试
  • 11.2.2 工具
  • 11.2.3 程序
  • 11.3 结果
  • 11.3.1 时间监控观量表上的得分状况
  • 11.3.2 时间范围的开放式问题传达的时间信息特点
  • 11.4 讨论
  • 11.5 小结
  • 第12章 总的讨论与总结
  • 12.1 总的讨论
  • 12.1.1 时间自我在认知方面的一致与不一致
  • 12.1.2 时间自我在情感方面的一致与不一致
  • 12.1.3 时间自我在意志方面的一致与不一致
  • 12.1.4 时间自我的不完全对称性
  • 12.1.5 心理时间范围的自发界定模式
  • 12.2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12.3 总的结论
  • 参考文献
  • 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1-1
  • 附录1-2
  • 附录1-3
  • 附录1-4
  • 附录1-5
  • 附录1-6
  • 附录二
  • 附录2-1
  • 附录2-2
  • 附录2-3
  • 附录2-4
  • 附录2-5
  • 附录2-6
  • 附录三
  • 附录3-1
  • 附录3-2
  • 附录3-3
  • 附录3-4
  • 附录3-5
  • 附录3-6
  • 附录四
  • 附录4-1
  • 附录4-2
  • 附录4-3
  • 附录4-4
  • 附录4-5
  • 附录五
  • 附录5-1
  • 附录5-2
  • 附录5-3
  • 附录5-4
  • 附录5-5
  • 附录5-6
  • 附录六
  • 附录6-1
  • 附录6-2
  • 附录6-3
  • 附录6-4
  • 附录6-5
  • 附录6-6
  • 附录七
  • 附录7-1
  • 附录7-2
  • 附录7-3
  • 附录八
  • 附录8-1
  • 附录8-2
  • 附录8-3
  • 附录九
  • 附录9-1
  • 附录9-2
  • 附录9-3
  • 在校时发表的论著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今天,你科普了吗?[J]. 家庭生活指南 2017(01)
    • [2].中学生耐挫力现状调查与思考[J]. 天津教育 2016(11)
    • [3].男生哭泣也正常[J]. 青少年科技博览 2017(06)
    • [4].西方模特更受欢迎吗?——模特类型和模特表情与消费者对模特的态度关系研究[J]. 营销科学学报 2016(04)
    • [5].三亚市外来人口城市认同和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J]. 报刊荟萃 2017(07)
    • [6].工作流动性和固定世界信念的文化效应:来自绩效预测的证据[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13(01)
    • [7].文化的软性具身认知——摄影机物镜视角与时空内的运动[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13(01)
    • [8].掩蔽视觉分析在单一被试实验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特殊教育 2020(18)
    • [9].关注自身得失对朋友得失共情的影响[J]. 心理学探新 2016(06)
    • [10].宽宏大量与睚眦必报:宽恕和报复对愤怒的降低作用[J]. 心理学报 2017(02)
    • [11].基于认知诊断的被试类比推理测验行为分析[J]. 心理科学 2008(04)
    • [12].得失框架下时间和风险对跨期选择的影响[J]. 心理学探新 2016(06)
    • [13].单一被试研究在我国特殊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4)
    • [14].开放监控冥想的特定影响效果[J]. 心理科学进展 2017(08)
    • [15].可修改答案的认知诊断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研究[J]. 心理科学 2017(03)
    • [16].可修改答案的计算机化自适应测验的方法[J]. 心理科学进展 2016(04)
    • [17].个案研究与单一被试实验研究的应用比较[J]. 绥化学院学报 2015(01)
    • [18].从被试的主体看新闻的人文关怀[J]. 新闻传播 2013(11)
    • [19].如何研究社会、文化和思想行为间的关系?——共享内隐论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的贡献[J].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08(01)
    • [20].“善待宽恕者”还是“报复非宽恕者”:基于博弈范式对冒犯者得到宽恕以后行为动机的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03)
    • [21].误差的来源之一:被试误差[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4(12)
    • [22].计算机自适应测验[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4(02)
    • [23].计算机自适应测验的实现条件[J].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14(03)
    • [24].被试自身人手初始状态对心理旋转加工的影响:眼动研究[J]. 心理学报 2009(01)
    • [25].传言对人际信任影响的泛化效应[J]. 心理科学 2020(01)
    • [26].心真的会“软”吗?软硬感受与语义改变道德判断[J]. 心理学探新 2019(06)
    • [27].我会在谁面前舍弃利益?——博弈对象的能力与社会距离对名利博弈倾向的影响[J]. 心理学报 2017(09)
    • [28].网络交换论研究中的本科生被试效应[J]. 学术交流 2014(11)
    • [29].被试功能差异分析在心理测量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03)
    • [30].走神对中文阅读绩效的影响[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03)

    标签:;  ;  ;  ;  ;  ;  ;  ;  ;  ;  

    时间自我:过去我、现在我和将来我的一致与不一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