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旅游景区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以汶川布瓦寨为例

羌族旅游景区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以汶川布瓦寨为例

论文摘要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四川的灾后重建工作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其中,羌族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是四川灾后重建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羌族这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来说,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开发旅游景区,发展具有羌族特色的旅游产业,不仅关系到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更有利于羌族文化在新时期的振兴。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选取汶川县布瓦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和案例。在对布瓦寨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传统民俗等进行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对布瓦寨羌族旅游景区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提出了打造布瓦寨“羌碉王国”主题旅游景区的规划理念。围绕“羌碉王国”这个主题,规划中将景区划分为若干主题区域,并在各个主题区域中都设计了一系列的公共艺术设计方案。在众多公共艺术作品中,主要以《云上之文明》和《水上之智慧》两份雕塑作品的设计创作为案例,阐述布瓦寨旅游景区公共艺术的设计过程,总结出公共艺术在旅游景区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本论文还在深入羌族地区现有的各个旅游景区进行考察和调研之后,对羌族旅游景区的发展现状做了系统综述,对各个不同景区中的公共艺术做了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当前羌族旅游景区公共艺术发展的基本特点。在综合了对布瓦寨和其它各个类似的羌族村寨的旅游景区公共艺术设计研究之后,本论文对羌族旅游景区的公共艺术设计进行了思考与总结。论文提出,羌族旅游景区的重建必须充分考虑羌族的文化特征,尊重本民族特殊的传统文化,保持浓郁的民族和地方特色,以此寻求羌族长远的整体发展。景区中的公共艺术设计也应遵循以上原则,在设计中重视对羌族文化的挖掘和运用,让艺术作品真正地融入到旅游景区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精神重建是羌族地区灾后重建中的一大重点
  • 1.1.2 公共艺术在羌族旅游景区的地位和价值
  • 1.1.3 “文化强国”战略为羌族旅游景区建设提供了有利契机
  • 1.1.4 布瓦寨旅游景区公共艺术设计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章 羌族旅游景区公共艺术概述及形态分析
  • 2.1 公共艺术在羌族旅游景区的发展概述
  • 2.1.1 羌族地区“公共空间”的诞生及其意义
  • 2.1.2 羌族旅游景区规划概况
  • 2.1.3 公共艺术在羌族旅游景区的作用
  • 2.2 羌族旅游景区公共艺术形态分析
  • 2.2.1 桃坪羌寨——原生态东方古堡
  • 2.2.2 萝卜寨——人文风情的遗存
  • 2.2.3 坪头寨——羌乡古寨的现代转型
  • 2.3 羌族旅游景区公共艺术发展趋势
  • 2.3.1 羌族旅游景区公共艺术基本特点
  • 2.3.2 羌族旅游景区规划中存在的不足
  • 第3章 布瓦寨文化考察及旅游景区规划概述
  • 3.1 布瓦寨基本概况
  • 3.2 布瓦寨的人文与历史资源
  • 3.2.1 羌式碉群
  • 3.2.2 人文资源
  • 3.3 布瓦寨旅游景区规划设想
  • 3.3.1 产业定位:建设羌族原生态旅游景区
  • 3.3.2 规划定位:打造“羌碉王国”主题旅游景区
  • 3.3.3 发展定位:重振布瓦寨“羌碉王国”之风
  • 第4章 布瓦寨旅游景区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 4.1 布瓦寨旅游景区公共艺术创作意图
  • 4.2 布瓦寨公共艺术形态分类解析
  • 4.2.1 建筑改造及重建
  • 4.2.2 遗址保护措施
  • 4.2.3 祭祀平台创作意向
  • 4.2.4 公共设施设计
  • 4.2.5 雕塑、壁画、景观小品
  • 4.3 《水上之智慧》、《云上之文明》设计剖析
  • 4.3.1 《水上之智慧》大禹文化元素分析
  • 4.3.2 《云上之文明》古羌族文化元素分析
  • 第5章 对羌族旅游景区公共艺术设计的思考与总结
  • 5.1 公共艺术是艺术与公共空间的有机结合
  • 5.2 开放的姿态——公共艺术让羌族文化走向世界
  • 5.2.1 公共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 5.2.2 灾后重建亦是文化复兴
  • 5.3 布瓦寨的启示——羌族旅游景区公共艺术设计要点
  • 5.3.1 基于文化保护的旅游开发
  • 5.3.2 从“族群”意识到“公共”意识
  • 5.3.3 公共艺术有助于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表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因地制宜 务实推进村庄景区化建设[J].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8(01)
    • [2].论济南景区旅游纪念品研究与开发[J]. 福建茶叶 2019(10)
    • [3].光影视阈下的别样景致——国内景区宣传片的发展现状及策略[J]. 区域治理 2019(35)
    • [4].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5].山西省A级旅游景区服务与环境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9(04)
    • [6].探究网络营销对景区传统营销的影响及协同发展[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9(12)
    • [7].“五态融合”范式的景区村庄规划设计探索——以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石壁湖村为例[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8].景区社区一体化模式发展分析——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0(01)
    • [9].关于加强自然类旅游景区资产管理的思考[J]. 现代园艺 2019(24)
    • [10].福州市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化特征分析[J]. 台湾农业探索 2019(06)
    • [11].文物保护在文化旅游景区建设中的融合分析[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24)
    • [12].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优先度计量分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3].高等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9(06)
    • [14].淮河流域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挖掘研究[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5].基于网络差评的景区负面形象研究——以大连老虎滩景区为例[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 [16].我国旅游景区建设留言档案思考[J]. 办公室业务 2019(23)
    • [17].云南省4A、5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J]. 区域治理 2019(36)
    • [18].山东景区产业发展联盟成立[J]. 山东国资 2019(12)
    • [19].智慧旅游视域下南昌旅游景区口碑营销策略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23)
    • [20].江西“僵尸景区”问题探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02)
    • [21].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22].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景区生态保护的几点思考——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星湖旅游景区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20(04)
    • [23].论智慧景区在新华联铜官窑古镇建设的深度应用[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02)
    • [24].22家旅游景区确定为国家5A级景区[J]. 中国会展(中国会议) 2020(02)
    • [25].基于游客感知角度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J]. 经营与管理 2020(03)
    • [26].基于文旅融合新任务的景区观光车创新升级[J]. 现代商业 2020(04)
    • [27].基于游客感知的德天跨国瀑布景区服务质量研究[J]. 特区经济 2020(02)
    • [28].特色小镇景区收费围合方案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 2020(02)
    • [29].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构建研究[J]. 现代园艺 2020(03)
    • [30].走进内蒙古国家5A级旅游景区[J]. 内蒙古林业 2020(03)

    标签:;  ;  ;  ;  

    羌族旅游景区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以汶川布瓦寨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