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物多式联运过程中的责任问题研究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过程中的责任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拟通过分析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中多式联运经营人、货物利益方、分合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分析当前国内国际立法对赔偿责任制度的理论根据及成因,探讨国际货物多式联运过程中,在发生货物灭失或损坏的情况下,多式联运经营人、分合同方,应对货物利益方承担的责任,为建立更合理公平的责任机制提供支持,呼吁我国多式联运的专门立法。本文分为六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界定多式联运以及参与多式联运的各当事方的内涵。第二部分,分析国际上现有的示范法和国际公约有关货物多式联运责任制度的构建。第三到第五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通过论述国际货物多式联运中三大主要的法律关系,分析多式联运方式中的责任承担问题:第三部分,分析货物利益方与多式联运经营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探讨经营人对货物利益方的合同责任。第四部分,分析多式联运经营人向分合同方追偿时,二者之间的责任关系。第五部分,分析货物利益方与分合同方之间的法律责任,探讨当货方向作为第三人的分合同方直接索赔时,索赔的方式,与对分合同方的权利保护问题。第六部分对我国目前的立法状况进行总体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相关概念的法律界定
  • 2.1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
  • 2.2 多式联运经营人
  • 2.3 分合同方
  • 2.4 货方
  • 第3章 国际货物多式运输责任制度的构建
  • 3.1 网状责任制
  • 3.2 统一责任制
  • 3.3 两种责任制度的优劣比较
  • 3.4 司法中的法律适用
  • 第4章 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货方的合同责任
  • 4.1 概述
  • 4.2 多式联运经营人的单位赔偿责任限额的比较考查
  • 4.2.1 1975 年国际商会《多式联运单据统一规则》
  • 4.2.2 1980 年《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
  • 4.2.3 1992 年联合国贸发会/国际商会《多式联运单据统一规则》
  • 4.2.4 小结
  • 4.3 多式联运经营人总的赔偿责任限制的比较考查
  • 4.3.1 1975 年国际商会《多式联运单据统一规则》
  • 4.3.2 1980 年《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
  • 4.3.3 1992 年联合国贸发会/国际商会《多式联运单据统一规则》
  • 4.3.4 小结
  • 4.4 我国相关规定述评
  • 4.4.1 《合同法》下,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赔偿责任限制
  • 4.4.2 《海商法》中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赔偿责任限制
  • 4.4.3 完善我国多式联运经营人货物损害赔偿责任限制立法规则的建议
  • 第5章 多式联运经营人与分合同方之间的追偿关系
  • 5.1 多式联运经营人追偿权的限制
  • 5.1.1 免责限制
  • 5.1.2 分合同方的责任限额限制
  • 5.1.3 时效限制
  • 5.2 受免责限制和分区段承运人责任限额限制情况下,多式联运经营人的对策
  • 5.3 对我国《海商法》与《合同法》相关规定的评析
  • 5.3.1 《合同法》中的有关索赔时效和追偿时效规定
  • 5.3.2 《海商法》中的有关索赔时效和追偿时效的规定
  • 5.3.3 时效衔接和追偿时效的起算问题
  • 第6章 货方向分合同方的直接索赔
  • 6.1 概述
  • 6.2 各国解决有关共存诉讼方法的比较考查
  • 6.2.1 承认或禁止侵权诉讼
  • 6.2.2 对作为第三方的分合同方进行合同诉讼
  • 6.2.3 受合同免责条款限制的侵权诉讼
  • 6.3 国际立法中对于货方直接索赔规定的比较考查
  • 6.3.1 第一种类型:仅仅保护受雇人和代理
  • 6.3.2 第二种类型:保护受雇人、代理人和独立分合同方
  • 6.3.3 小结
  • 6.4 我国相关立法及司法评述
  • 6.4.1 立法评述
  • 6.4.2 司法实践
  • 6.5 对各国立法及司法相关实践的评析
  • 6.6 回避货方向分合同方索赔的合同条款效力---喜马拉雅条款
  • 6.6.1 概述
  • 6.6.2 对喜玛拉雅条款的理论评价
  • 6.6.3 喜马拉雅条款在各国的适用效力
  • 6.6.4 喜玛拉雅条款在多式联运中的对保护分合同方的重要作用
  • 第7章 对我国多式联运法律的概括分析
  • 7.1 规定内容过于原则,权利义务不明确
  • 7.2 两部法律内容分散、相互矛盾
  • 7.3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多式联运经营人基础通用条件研究[J]. 综合运输 2018(11)
    • [2].辨析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追偿与抗辩[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3].多式联运经营人该怎样赔[J]. 中国海关 2009(12)
    • [4].制度演进视角下多式联运经营人归责原则研究[J]. 东南学术 2019(06)
    • [5].对多式联运经营人迟延交付赔偿责任问题的探讨[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3(03)
    • [6].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风险的法律对策[J]. 世界海运 2009(02)
    • [7].积极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群体[J]. 大陆桥视野 2017(03)
    • [8].关于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限制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6(36)
    • [9].论多式联运经营人之迟延交付责任[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10].“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与沿线国家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协调探析——以“最小网状责任形式”为视角[J]. 学习与探索 2017(08)
    • [11].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经营人责任规则分析[J]. 中国海商法研究 2020(02)
    • [12].完善我国《海商法》关于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货物迟延交付赔偿责任的立法建议[J]. 集装箱化 2013(09)
    • [13].国际货物多式联运贸易信用证法律问题研究[J]. 珠江水运 2019(21)
    • [14].“一带”与“一路”多式联运路径优化[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9(07)
    • [15].中俄经北方海航道多式联运法律适用特殊风险分析[J]. 政法论丛 2017(04)
    • [16].多式联运下工程合同管理研究——浅谈多式联运经营人风险的防范[J]. 价值工程 2012(36)
    • [17].声音[J]. 中国远洋航务 2013(07)
    • [18].互联网+多式联运经营人发展模式创新优化[J]. 港口科技 2020(08)
    • [19].浅议国际多式联运中如何更好地分清各方责任[J]. 物流技术 2011(09)
    • [20].上海局集团公司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研究[J]. 铁道货运 2019(02)
    • [21].多式联运中货物损害定域问题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0(33)
    • [22].两种基本运作模式下第三方物流合同归责原则分析[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3].“一带一路”战略下对我国多式联运立法建构的思考[J]. 法学杂志 2016(04)
    • [24].美国大力发展集装箱联合运输的经验[J]. 大陆桥视野 2010(05)
    • [25].国际多式联运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J]. 中国流通经济 2009(12)
    • [26].国际货运代理独立经营人身份相关问题探讨——兼谈对商务部1998年《〈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修改意见[J]. 中国海商法年刊 2008(00)
    • [27].“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国际多式联运责任制度的完善[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9(05)
    • [28].基于衔接组合的集装箱多式联运服务分段采购优化[J].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2014(04)
    • [29].对于国际货运代理人与多式联运经营人身份识别的比较分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15)
    • [30].浅议推行集装箱铁水联运单证统一的必要性[J]. 中国港口 2014(04)

    标签:;  ;  ;  ;  

    国际货物多式联运过程中的责任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