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与肺隐球菌感染的发病机制研究

皮肤与肺隐球菌感染的发病机制研究

论文题目: 皮肤与肺隐球菌感染的发病机制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皮肤病与性病学

作者: 朱元杰

导师: 温海

关键词: 隐球菌病,皮肤,发病机制

文献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皮肤与肺隐球菌感染的发病机制研究 新生隐球菌是一种重要的病原真菌,对免疫功能正常或受损的宿主均可致病,其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隐球菌感染的常见部位有中枢神经系统,肺和皮肤。肺和皮肤不仅是隐球菌的易感部位,而且是隐球菌侵入机体的可能通道。 在皮肤隐球菌感染的发病机制研究中,我们通过在BALB/c小鼠皮肤皮内直接注射隐球菌菌悬液的方法,建立了原发性小鼠新生隐球菌皮肤感染模型,显示局部创伤后接种可能是原发性皮肤隐球菌感染的主要发病因素之一。通过观察皮损形态和病程以及比较免疫抑制状态对感染的影响,发现感染的皮损出现主要与接种新生隐球菌的量有关,需要在10~7/ml以上才可以完全形成皮损,皮损的形态主要为结节,溃疡与传染性软疣样。格特变种与新生变种在小鼠皮肤中的致病力相当,无荚膜株隐球菌皮肤致病力可能与有荚膜株相当。新生隐球菌在免疫正常与免疫抑制的小鼠中均可形成皮损,原发感染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可能无关;但是免疫抑制状态可以明显促进隐球菌感染的播散。我们通过研究不同隐球菌菌株与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相互作用中发现,新生隐球菌与角质形成细胞相互作用后,可以粘附并侵袭、通过细胞层;荚膜缺陷株的粘附与侵袭、通过率均明显高于有荚膜株,而有荚膜株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大于无荚膜株,显示荚膜虽然抑制细胞活性,但阻碍对细胞的粘附、侵袭和通过。2种变种在与角质形成细胞作用之间未发现差异,结合动物实验结果,提示二者在皮肤的致病力和播散能力可能相似。而新生隐球菌与角质形成细胞粘附后,可以诱导细胞表面蛋白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启动TPK信号途径,抑制信号途径的传导可以明显降低隐球菌对细胞的透

论文目录: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3.前言

4.第一部分:原发性皮肤隐球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参考文献

5.第二部分:新生隐球菌与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相互作用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参考文献

6.第三部分:新生隐球菌与肺泡上皮细胞的体外相互作用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6.5 参考文献

7.全文总结

8.文献综述

9.学习期间已发文献目录

10.致谢

发布时间: 2006-05-08

相关论文

  • [1].新生隐球菌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的研究[D]. 邹先彪.第二军医大学2001
  • [2].新生隐球菌荚膜相关基因的实验研究[D]. 郭秀军.第二军医大学2003
  • [3].隐球菌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 姚智荣.第二军医大学2003
  • [4].酮康唑、特比萘芬联合中药单体抗马拉色菌的实验研究[D]. 黄欣.第二军医大学2005
  • [5].新生隐球菌荚膜相关基因CAP10调控机制研究[D]. 赵志宇.第二军医大学2005
  • [6].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学研究[D]. 黄海.第二军医大学2005
  • [7].新生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机制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D]. 王溪涛.第二军医大学2006
  • [8].NOD蛋白在烟曲霉感染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对烟曲霉孢子的识别机制[D]. 张辉军.复旦大学2006
  • [9].新生隐球菌生物膜的构建、影响因素及耐药性的研究[D]. 李秀丽.第二军医大学2007
  • [10].氯喹抗新生隐球菌作用的研究[D]. 柏涌海.第二军医大学2007

标签:;  ;  ;  

皮肤与肺隐球菌感染的发病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