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

浅谈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

浅谈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

曾超珏

(中铁十八局集团五公司,天津300451)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在行业利润不断缩小的情况下,通过成本控制降低成本支出是实现施工企业目标利润的有效途径,对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对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细致的分析,认为现代施工企业要从企业经营的全局实施成本控制,实现全员、全程成本控制。

关键词:施工企业;全员成本控制;全程成本控制

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需要企业成本控制人员根据企业的规模、类型、管理体制制定和实施不同的成本控制。当前,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施工企业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的情况下研究如何通过节支实现增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施工企业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忽视了成本控制的整体性

(1)对成本控制认识的片面性

许多企业财务人员对成本控制的认识还停留在“成本控制就是降低成本”的认识阶段,忽视了成本控制在提高效率、控制风险等方面的作用。导致企业的成本控制只注重企业的成本相比以前降低或升高了多少,而没有关注由于成本支出的减少带来的企业收益的变化,从而造成本末倒置的现象发生,影响了企业整体的效益水平,对企业的长期效益带来了损失。

(2)对成本控制执行的片面性

成本控制过程不仅仅涉及到施工项目的成本问题,它的有效执行建立在科学、高效的管理水平之上。成本控制作为一个系统,涉及到公司的每一个部门,比如材料采购、设备维修、后勤保障等都对施工过程能否做到节约成本支出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除了需要对具体的项目进行精心组织外,还需要公司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离开了其他部门的协调,降低施工项目的成本将成为一句空话。

2.对成本控制的预测缺乏科学性

施工活动的正确进行必须依靠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来指导。正确的施工组织设计有利于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提升工程质量,对了解和监督工程造价提供有利的工具。施工成本的控制要以保证施工质量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就其可行性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考证研究,选出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最为有效的方案,从而提高施工成本支出的效益。在实际工作中施工组织设计常常被作为技术性的文件,没有被作为指导实际工作的文件,从而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由此导致施工人员不重视施工设计的组织编写往往不具体分析各项工程的特殊性而相应调整施工组织设计,从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3.忽视成本控制的全员性

成本控制不单单是制定一个计划指标,而是需要全体员工在工作实践中贯彻执行。财务部门作为成本控制部门缺少推行成本控制方案的权力,缺少其他部门的理解和支持。目前,财务部门一般完全负责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的编制和执行。但由于成本控制是一项综合的管理活动,在指标设定上需要综合考虑各部门的实际情况,不能单纯的依靠历史经验来作出决定。在实施成本控制的阶段,它需要施工阶段的所有技术人员、施工组织者、核算和管理人员等多方面人员的配合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而仅仅靠财务部门通过历史数据进行预算编制和过程控制并不能有效的解决成本控制。

二、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

1.施工企业的全过程控制

施工项目成本的全过程控制,是指在工程项目确定以后,自施工准备开始,经过工程施工,到竣工交付使用后的保修期结束,其中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纳入成本控制的范围。

(1)严格企业成本控制的预算管理

成本预算为日常成本控制活动提供依据,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成本目标被层层分解落实至各个责任中心,成为各责任中心生产经营活动的标杆,成本预算成了企业事前控制的依据。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预算数为各个经济单位实际执行的标准,通过收集各种预算和实际资料,进行计量、对比,及时发现、揭露实际脱离预算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并及时反馈给各个责任单位,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薄弱环节,确保预算目标的顺利实现,这是成本预算发挥对经济活动的事中控制作用。预算期末通过各个责任中心的业绩报告,对比各个责任单位的实际支出数与预算数,提示超支和节约,作为评价各个责任单位经营业绩和确定偏离预算责任的依据,企业管理者可据以了解整个企业成本控制目标实现情况,并通过考核绩效对完成目标优秀的责任中心实施奖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这是成本预算对经济活动的事后反映。

(2)做好施工项目的设计规划

施工企业在进行一项施工活动时,首先要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并根据施工方案决定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劳动力的种类和数量,并且要充分考虑不同方案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选用最佳方案,达到即定的目标,就有一个对各施工方案如何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的问题。比较时务必从实际的施工条件出发,使最终选定的方案达到技术上先进、施工上合理有效、所需的设备是可能取得的、在投资费用和成本上是经济的。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规划图实施。规划设计图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的是由如何满足业主的要求。因此设计人员不会特意去考虑施工单位的施工问题,这势必会给施工带来无法预知的困难。施工单位在设计施工规划时要充分的实地考察现场的情况,是编写的施工方案充分估计到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资源消耗,实现工程项目的增收。当然,工程施工设计不可能考虑到所有的事项,所以要注意发现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正原来的设计方案。只要做到科学预测,及时反馈修正才能实现指导成本控制的目标。

(3)加强施工实施阶段的控制

施工实施阶段也是成本控制的执行阶段,在这一阶段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保证成本控制体系的有效有运行,无论施工项目规划的如何周全,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如何科学,如果不能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得以推行,控制成本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因此必须全过程动态监控成本控制的情况,并做出分析进行偏差纠正。

①成本监控

成本监控是指通过定期和不定期两种手段对施工项目的成本支出项目进行跟踪观察,以及时发现异常的经营活动或者支出活动。定期是指每隔一定的对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的统计。不定期是指按照施工进度计划完成的情况,选择进度计划的结点时间或里程碑时间统计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

②成本分析

通过成本分析可以找出实际支出与计划数之间的差额,然后分析偏差出现的原因,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偏差的项目,数额大小,以及对可能原因的预测。如果偏差较小,属于合理的误差不必处理;对于因管理因素造成的成本增加,应改进管理计划;对于由于技术原因造成的成本差异,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分析;对于因劳动成本、机械设备费用、工程材料等物价上涨因素造成的成本增加,应根据新的价格重新对控制目标进行调整,重新编制成本预算;此外当实际成本低于预算成本时,不能以为那肯定是好事,要注意分析是否是由于成本控制带来的结果,要注意核查是否存在偷工减料等导致质量、安全隐患的问题发生。

2.施工企业的全员成本控制

项目的成本控制,不仅仅是项目经理或财务人员的职责,而是关系到项目参与的每一个人,上至项目经理下至每一个施工人员。只有制定合理成本管理制度,让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成本责任,并让成本责任有一定的约束力,充分利用奖罚等各种管理手段,让参与项目的每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成本责任,做好自己的事情,项目成本才会得到有效控制。行政管理人员要监督各部门、各系统的运行情况,使其正常运行,出现偏差时,及时进行纠正;主持制定各种管理制度及其监督机制;根据施工生产需要,合理安排项目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节约工资性支出;安排好后勤保障工作,满足施工人员需要,使其安心生产;做好项目团队管理工作,调动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工程技术人员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做好成本控制的第一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为文明施工,减少浪费创造条件;严格执行工程技术规范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降低质量成本;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改进节约成本。财务人员的要做好资金的使用计划,筹措资金,做好资金保证,维护计划成本系统的正常运行,展开成本分析。

总之,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只有做好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工作;并加强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项目成本才会得到有效控制,施工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郭继秋唐慧哲: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12:73—100.

[2]赵晶晶: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新论.企业经济.2004.6:91—92.

[3]郭瑞: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学位论文).北京交通大学.2004.11.

标签:;  ;  ;  

浅谈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