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确定组播路由协议的研究与实现

源确定组播路由协议的研究与实现

论文摘要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普及,网络应用趋于多元化,同时对网络的带宽和多媒体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带宽的增加使得许多高带宽的应用如远程教学、视频会议、网络集体游戏、视频点播、分布式集群的数据同步等成为可能。这些应用又带来了新的带宽的急剧消耗,从而加剧了网络的拥塞。这些应用的典型特点就是高带宽和群发,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好的思路就是发展IP组播技术。本文对各种不同的组播算法、组播路由协议及转发策略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指出了各自的特点及不同的适用场合;传统的组播模型与协议提出已有十几年了,但由于其存在的可扩展性差等问题,至今未能在Internet得到广泛应用。新型的SSM组播服务模型,能克服传统组播模型的缺点,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在Internet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当前Internet的组播体系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在PIM-SM组播协议基础上,深入研究SSM协议的机制,对SSM组播服务模型的实用性、可扩展性、访问控制等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为这种新型组播服务模型的应用打好基础;研究了网络仿真软件NS-2的组成与内部架构,及如何利用它进行网络协议的分析与研究,着重研究了其内部组播仿真机制,在此基础上扩展实现了PIM-SSM组播协议模块,实现了PIM-SSM的仿真,对其在延迟、路由、丢包率三个方面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与PIM-SM进行比较。本文介绍了组播技术,组播路由协议等基本概念,对其中的PIM-SM组播模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SSM组播服务模型,并通过NS模块的扩展,对SSM模型进行仿真,将其结果与PIM-SM模型进行性能比较,为对组播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对SSM的实际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组播概述
  • 1.3 SSM概述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组播技术
  • 2.1 组播地址
  • 2.2 组播路由算法
  • 2.2.1 组播路由算法的分类
  • 2.2.2 逆向路径转发算法
  • 2.3 组播路由协议
  • 2.3.1 密集模式
  • 2.3.2 稀疏模式
  • 2.4 数据报转发策略
  • 2.5 互联网组管理协议
  • 2.6 小结
  • 第三章 源确定组播的研究
  • 3.1 PIM-SM协议
  • 3.1.1 组播数据的转发
  • 3.1.2 共享树的建立
  • 3.1.3 组播源的注册
  • 3.1.4 共享树和最短路径树的切换
  • 3.1.5 剪枝
  • 3.1.6 "声明"消息的传递
  • 3.1.7 PIM-SM控制消息封装
  • 3.1.8 PIM-SM控制消息包格式
  • 3.2 PIM-SSM协议
  • 3.2.1 PIM-SSM协议相对PIM-SM协议的变化
  • 3.2.2 SSM地址范围
  • 3.2.3 SSM地址的语义
  • 3.2.4 主机的要求
  • 3.2.5 路由器的要求
  • 3.3 小结
  • 第四章 PIM-SSM的实现
  • 4.1 NS内协议的实现
  • 4.1.1 NS中的组播协议
  • 4.1.2 NS中实现组播的类
  • 4.2 PIM-SM的实现
  • 4.3 PIM-SSM的实现
  • 4.3.1 模块的添加
  • 4.3.2 NS2配置的修改
  • 4.3.3 NS2的编译
  • 4.4 小结
  • 第五章 仿真结果分析
  • 5.1 延迟测试
  • 5.2 路由测试
  • 5.3 丢包率测试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移动自组网组播路由协议的分析[J]. 电信快报 2008(04)
    • [2].基于动态隧道的可扩展组播路由协议[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预览 2009(07)
    • [3].Ad Hoc网络组播协议分类研究[J]. 科技信息 2010(14)
    • [4].各类组播路由协议的对比[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4(20)
    • [5].一种新颖的认知无线电组播路由协议[J]. 现代电信科技 2012(08)
    • [6].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组播路由协议分析[J]. 甘肃科技纵横 2018(02)
    • [7].基于自适应能量阈值的按需节能组播路由协议[J].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4(02)
    • [8].组播路由协议PIM-DM的研究及仿真[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0(14)
    • [9].Ad hoc网络中的组播路由协议的研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1)
    • [10].基于链路稳定性的MANET组播路由协议[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1(12)
    • [11].移动AD HOC网络组播路由协议分类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1)
    • [12].一种基于内容的双向共享组播路由协议[J]. 软件学报 2009(11)
    • [13].AMAODV:匿名组播路由协议[J]. 计算机工程 2009(22)
    • [14].组播路由协议HBH的分析与研究[J]. 计算机工程 2008(20)
    • [15].基于QoS策略的PIM-SM协议的扩充[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05)
    • [16].基于波动识别的可信组播路由协议[J]. 信息网络安全 2018(12)
    • [17].基于模糊逻辑的移动自组织网络组播路由协议[J]. 电子技术应用 2018(09)
    • [18].基于节点位置信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组播路由协议[J]. 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11(04)
    • [19].可变核心的Ad hoc组播路由协议[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0(03)
    • [20].基于树的Ad hoc组播路由协议的研究与改进[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09(01)
    • [21].一种支持单向链路的PUMA改进组播路由协议[J].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2017(10)
    • [22].基于NS2的PIM-SM组播协议研究与仿真[J].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10(01)
    • [23].无线Mesh网络组播路由协议[J]. 软件学报 2010(06)
    • [24].基于移动Ad-Hoc无线网络MAODV组播路由协议研究[J].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10(01)
    • [25].多QoS约束的自适应组播路由协议[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8(04)
    • [26].MANET中MAODV与ODMRP组播路由协议的研究与分析[J].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9(06)
    • [27].MANET中MAODV与ODMRP组播路由协议的研究与分析[J]. 微型电脑应用 2009(08)
    • [28].Ad hoc网络中基于组播路由协议MAODV的改进[J].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29].基于虚拟Steiner树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组播路由协议[J]. 兵工自动化 2010(12)
    • [30].基于IPv6的PIM-SM协议的总体设计[J]. 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9(02)

    标签:;  ;  ;  

    源确定组播路由协议的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