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科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就业对策研究

农科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就业对策研究

论文摘要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呈现出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产业知识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态势,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主体和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岗位和就业形式等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些发展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等。在这种大背景下,必然冲击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势必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大学生具有怎么样的价值观念直接决定其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导致其就业难的因素也很多,除了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专业设置、就业环境、就业体制以及人事制度等外在的客观因素外,大学生个人的职业价值取向和择业就业观念也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因素。我国当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不言而喻。但当前我国农业还比较脆弱,农村还比较落后,农民收入还比较低,这些都决定了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任务依然艰巨。近年来,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连续七年出台一号文件研究部署农业生产。农科类院校作为农业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农业发展尤显至关重要。如何准确地把握当前农科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变化和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解决农科类大学生在择业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对农科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比较研究的问题。本论文在借鉴前人的相关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通过对安徽农业大学农科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归纳了当前农科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特征,分析了农科类大学生职业价值的成因,并提出了加强农科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对策和途径。有利于农科类大学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职业价值观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农科类毕业生及时、充分、合理就业,有利于农科类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服务“三农”发展。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界定相关定义,结合国内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的了解,分析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主要因素;第二部分,通过对安徽农业大学农科类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取样,归纳了农科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其当前就业的影响;第三部分,分析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造成基层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第四部分,结合国外大学在职业指导方面的成功经验,分析我国农科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对策,并对农科类大学生就业提出建设性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方法与手段
  • 2.相关概念的阐释
  • 2.1 价值观的内涵
  • 2.2 职业价值观内涵
  • 2.3 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内涵
  • 3.农科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对当前就业的影响
  • 3.1 农科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调查
  • 3.1.1 对农科专业认知情况
  • 3.1.2 职业选择倾向
  • 3.1.3 职业评价标准
  • 3.2 农科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对其当前就业的影响
  • 3.2.1 职业评价标准趋向现实化,形成有业不就的“就业难”状况
  • 3.2.2 职业价值取向呈现矛盾化,学农不爱农、学农不事农的现象严重
  • 3.2.3 实现职业价值途径理想化,到基层就业人数偏少
  • 3.2.4 职业价值主体自我化,自我追求和社会需求很难统一
  • 3.2.5 职业期望呈多元化,理想和现实很难统一
  • 4.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造成基层就业困难的主要因素分析
  • 4.1 社会因素
  • 4.1.1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 4.1.2 社会文化的发展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 4.2 学校因素
  • 4.2.1 高校专业课程设置落后市场需求
  • 4.2.2 高校德育教育相对滞后
  • 4.2.3 高校职业指导的不足
  • 4.3 家庭因素
  • 4.4 国家政策的变化对农科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
  • 4.5 农科类大学生自身原因
  • 5.加大农科类大学生对口就业的途径探索
  • 5.1 加强农科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
  • 5.1.1 加强社会主导文化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
  • 5.1.2 高校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
  • 5.1.3 家庭应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
  • 5.2 农业院校应加强特色办学
  • 5.2.1 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 5.2.2 集社会力量参与高校办学
  • 5.2.3 采取双元制的培养模式
  • 5.2.4 高校与基层达成人才对接方面的共识,建立有效联系
  • 5.2.5 加大“双创型”人才的培养,鼓励大学生基层创业
  • 5.3 引导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对策建议
  • 5.3.1 增加财政投入,加大选派毕业生去基层专项计划工作力度
  • 5.3.2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增设农业专业技术岗位
  • 5.3.3 国家应提供农科类毕业生基层就业成长所需的发展空间和组织保证
  • 5.4 大学生应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加强专业认知,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1+X”证书制度下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以农科类院校为例[J]. 南方农机 2020(16)
    • [2].新形势下高校农科类学生培养模式探索——基于产学研合作视角[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25)
    • [3].略论农科类专业实践教学与双创教育协同发展的模式构建[J]. 家畜生态学报 2019(11)
    • [4].农科类大学生就业与人才需求的分析与思考[J]. 南方农村 2018(03)
    • [5].农科类大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及就业能力提升研究[J]. 安徽农学通报 2017(Z1)
    • [6].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农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6(02)
    • [7].农科类院校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解析[J]. 科技经济导刊 2016(11)
    • [8].农科类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现状分析与对策[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22)
    • [9].高等院校农科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措施[J]. 亚太教育 2015(21)
    • [10].新形势下农科类院校考研状况分析与应对策略——以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为例[J]. 考试与评价 2017(05)
    • [11].农科类专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探析[J]. 知音励志 2016(15)
    • [12].“新农科”建设驱动下农科类人才需求转变与培养趋向研究[J]. 现代教育管理 2020(11)
    • [13].关于农科类创新创业与专业结合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24)
    • [14].“1+X”证书制度下农科类院校办学质量评价机制创新研究[J]. 农家参谋 2020(20)
    • [15].农科类专业发展现状与教学改革思路探讨[J].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3)
    • [16].加强农科类大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对策和实践[J]. 教育现代化 2017(46)
    • [17].正确引导农科类大学生就业与考研的措施探讨——以锦州医科大学为例[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6(22)
    • [18].高校农科类专业职高班《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分层教学探讨[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14)
    • [19].系统教学法在农科类院校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轻工科技 2017(06)
    • [20].高校农科类毕业生就业取向分析与引导——以西昌学院为例[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21].浅谈农科类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34)
    • [22].农科类专业课程研究性教学调查与分析——以扬州大学农科专业为例[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5(05)
    • [23].农科类研究生创业难点与对策分析[J]. 高等农业教育 2015(07)
    • [24].农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3(05)
    • [25].农科类高职创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改进措施——基于江西三所农科类学校的调查[J]. 职业时空 2013(10)
    • [26].中职农科类专业学生数量变化分析及发展建议[J]. 职教论坛 2014(06)
    • [27].我国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建设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 2014(04)
    • [28].农科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初探——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4(08)
    • [29].关于提高农科类研究生科研学术能力的思考[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04)
    • [30].农科类本科毕业生基层就业探析[J]. 湘潮(下半月) 2012(02)

    标签:;  ;  ;  ;  

    农科类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就业对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