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扩通信系统中窄带干扰自适应抑制算法的研究

直扩通信系统中窄带干扰自适应抑制算法的研究

论文题目: 直扩通信系统中窄带干扰自适应抑制算法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

作者: 孙志国

导师: 郭黎利

关键词: 插值算法,窄带干扰,直扩系统,自适应频域滤波算法

文献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直扩通信技术作为军用通信系统和CDMA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直扩通信系统本身具有一定的窄带干扰抑制能力。但当信道中窄带干扰(尤其是时变窄带干扰)的中心频率和直扩信号的中心频率近似,或功率远大于直扩信号功率时,直扩通信可能失效。因此,研究直扩通信系统中窄带干扰抑制技术具有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由于最优窄带干扰抑制算法的技术参数和窄带干扰统计特性有关,所以要有效地抑制直扩通信系统中的窄带干扰必须应用自适应滤波算法。本文在对现有的自适应时域滤波算法和自适应频域滤波算法提出修正算法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论证了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首先,本文对抑制直扩通信系统中窄带干扰的自适应频域滤波算法进行了修正。由于背景信号的技术特征将影响窄带干扰的抑制性能,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信道估计技术的AET算法和基于组合滤波器结构的CF算法。AET算法能动态地设定子带能量判决门限,而CF算法通过循环对消技术和组合滤波器结构生成最优的子带能量判决门限,这两种自适应频域滤波算法都具有较强的窄带干扰抑制能力。 其次,本文重点对自适应时域滤波算法中的LSL(最小二乘格形)算法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总结;对LSL预测算法、LSL插值算法和QRD-LSL插值算法抑制直扩通信系统中窄带干扰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应用“中间前后向预测误差”代替“前后向预测误差”参与阶递推运算,构建了改进型QRD-LSL插值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型QRD-LSL插值算法较常规LSL插值算法具有计算量小、收敛速度快、稳态误差小和有限精度场合适用性强等技术优势,适合作为抑制直扩通信系统中时变窄带干扰的自适应时域滤波算法。 然后,分析了QRD-LSL插值算法的内部特性(组合特性和对称特性)对抑制直扩通信系统中窄带干扰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任意阶递推组合的对称型QRD-LSL插值算法具有最佳窄带干扰抑制性能的结论,为优化QRD-LSL插值算法提供了技术支持。

论文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自适应滤波算法及技术发展概述

1.2.1 自适应时域预测/插值算法

1.2.2 自适应变换域滤波算法

1.2.3 DSSS中NBI抑制技术的发展概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主要的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第2章 自适应频域滤波算法的研究

2.1 引言

2.2 自适应频域滤波算法

2.3 自适应频域滤波修正算法

2.3.1 基于信道估计技术的 AET算法

2.3.2 基于组合滤波技术的 CF算法

2.4 自适应频域滤波算法抑制 NBI的性能分析

2.4.1 AET算法的性能分析

2.4.2 CF算法的性能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QRD-LSL插值算法的研究

3.1 引言

3.2 LSL预测算法

3.2.1 LS前向预测算法

3.2.2 LS后向预测算法

3.2.3 LSL预测算法

3.3 常规 LSL插值算法

3.3.1 LSL插值算法的后向阶递推

3.3.2 LSL插值算法的前向阶递推

3.3.3 LSL插值算法的阶递推模型

3.4 QRD-LSL插值算法

3.4.1 Givens旋转和基于 QR分解的阶递推算法

3.4.2 QRD-LSL插值算法的阶递推过程

3.5 LSL算法抑制 NBI的性能分析

3.5.1 算法收敛速度和稳态误差特性分析

3.5.2 算法稳健特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QRD-LSL插值算法内部特性的研究

4.1 引言

4.2 QRD-LSL插值算法的组合特性

4.2.1 QRD-LSL插值算法组合特性

4.2.2 算法组合特性对 NBI抑制性能的影响

4.3 QRD-LSL插值算法的对称特性

4.3.1 QRD-LSL插值算法对称特性的度量

4.3.2 算法对称特性对 NBI抑制性能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非线性 QRD-LSL插值算法的研究

5.1 引言

5.2 ACM-QRD-LSL插值算法

5.2.1 ACM变换

5.2.2 ACM-QRD-LSL插值算法

5.2.3 ACM-QRD-LSL插值算法性能分析

5.3 CYC-QRD-LSL插值算法

5.3.1 CYC算法

5.3.2 CYC-QRD-LSL插值算法

5.3.3 CYC-QRD-LSL插值算法的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发布时间: 2005-10-21

参考文献

  • [1].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D]. 张春海.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 [2].超宽带通信系统接收机关键技术研究[D]. 窦峥.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 [3].宽带高速信号检测与频域测量技术研究[D]. 闫浩.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6
  • [4].非合作直扩通信信号检测研究[D]. 张晓林.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 [5].无线通信变换域抗干扰关键技术[D]. 刘凤威.电子科技大学2016
  • [6].直扩测控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技术研究[D]. 付江志.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 [7].自适应雷达系统中波形分集技术的研究[D]. 张劲东.南京理工大学2010
  • [8].基于声表面波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研究[D]. 周金.南开大学2010
  • [9].基于压缩感知的信息反馈、检测与重建研究[D]. 李永杰.南京邮电大学2012
  • [10].分布式MIMO OFDM系统同步技术研究[D]. 田园.电子科技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直扩通信系统中窄带干扰抑制研究[D]. 孙永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
  • [2].采用直扩(DSSS)和跳频(FHSS)技术的扩频收发信机及载波恢复研究[D]. 马晋毅.天津大学2004
  • [3].多载波CDMA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孙甲琦.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
  • [4].直接序列扩谱通信系统中伪随机序列捕获技术研究[D]. 张颖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
  • [5].新型扩频接收机的研究[D]. 陈长英.大连海事大学2002
  • [6].中频数字化扩频接收机自适应抗干扰技术研究[D]. 卢树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 [7].低轨卫星扩频通信系统中的窄带干扰抑制技术研究[D]. 梁继业.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2006
  • [8].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系统抗干扰技术研究[D]. 张春海.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标签:;  ;  ;  ;  

直扩通信系统中窄带干扰自适应抑制算法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