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清利、和络汇浊法抗肾脏纤维化的机制与治疗2-3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益肾清利、和络汇浊法抗肾脏纤维化的机制与治疗2-3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论文摘要

目的:肾脏纤维化是慢性肾脏病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慢性肾脏病在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的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的病理学特点:从纤维化到硬化。肾脏纤维化的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细胞外基质积聚,肾小球正常结构消失,肾脏功能逐渐丧失直至废用。导致这种病理变化并最终出现肾功能下降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蛋白尿、血脂代谢异常、凝血和血液流变学异常、足细胞损害、肾脏组织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和代谢异常。首先,实验研究以阿霉素肾病大鼠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对实验动物的蛋白尿、血液生化、血液流变学、足细胞标志蛋白和肾脏组织及细胞因子的动态检测,探讨益肾清利、和络泄浊疗法治疗阿霉素肾病大鼠的机制及疗效。临床研究对已经接受完善降压、纠酸、调脂、改善水电平衡等基础治疗的慢性肾脏病2-3期“肾虚湿瘀证”的患者开展临床研究,以仅接受基础治疗的慢性肾脏病2-3患者作为对照组,评价以“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为主的中医疗法的疗效,为进一步深入探讨中医辨证治疗在慢性肾脏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寻求依据。方法:实验研究,参考相关文献,应用阿霉素对SD大鼠尾静脉进行一次性注射,造成大鼠肾脏产生类似人类慢性肾炎的病理学改变。按照实验设计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中药+西药治疗组。动态留取大鼠实验开始后24小时小便标本,测定尿蛋白定量和尿N-酰—β—D—葡萄糖酐酶(NAG)酶;不同时间点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白蛋白(ALB)、甘油三脂(TG)、胆固醇(CHO)水平。造模后第8周末处死大鼠,取出肾脏组织分别处理,然后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如纤维连接蛋白(FN)、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胶原Ⅳ(CoⅣ)的含量,应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以及图象分析技术,分析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TIMP—1、TGF-β1、MMP-9和Nephrin的表达水平。临床研究,按照美国NKF-K/DOGI工作组制定的《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Ⅱ》中的诊断标准和中国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慢性肾衰竭)》中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对多种影响肾脏功能的因素进行临床监测。在控制血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以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为原则辨证论治的中药方剂,对2—3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项目、中医症候积分动态观察,对比不同疗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研究,阿霉素肾病大鼠的中药治疗组尿蛋白含量和尿NAG酶与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组和西药治疗组比较减轻明显。实验结果还提示中药配合西药可以调节脂代谢,降低胆固醇水平和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使血浆粘度下降。肾脏的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模型组的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和肾小管间质病变明显。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和中药+西药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可见上述改变出现不同程度的减轻。免疫组织化学中应用光密度积分定量检测肾脏组织的组织纤维化相关因子如FN、MMP-9和CoⅣ的含量情况。通过SPSS统计软件分析表明,各治疗组的表达量与模型组之间有明显差别,提示各组治疗药物可以抑制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细胞外基质增生相关的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我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的TIMP—1、TGF-β1、MMP-9和Nephrin指标的RNA表达情况。各组治疗药物(不含阴性对照组)可以减轻阿霉素肾病大鼠纤维化正相关因子TIMP—1和TGF-β1的表达。中药+西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肾脏纤维化负相关因子MMP-9和足细胞相关蛋白Nephrin的RNA表达情况提示各组治疗药物(不含阴性对照组)可以保护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足细胞并提高纤维化负相关因子MMP-9的表达量,中药+西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临床研究病例来源于江苏省中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共纳入2—3期慢性肾脏病患者90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32例。收集患者相关的临床数据资料,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分析。统计分析结果提示,以益肾清利、和络泄浊为治疗原则的中药方剂与西药基础治疗相配合的中西药治疗组与单纯西药基础治疗组进行比较。结合相关临床疗效指标提示中西药治疗组相比单纯西药治疗组,可以降低患者肾脏功能的下降速度,改善患者的症候,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和依从性。结论:“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的中药方剂,可以减少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蛋白尿、降低尿液的NAG酶、减轻肾脏组织细胞外基质合成、抑制TIMP、TGF-β1的表达、提高抗组织纤维化因子MMP-9和足细胞标志蛋白(nephrin)的表达。中药方剂和贝那普利合用可以起到协同作用,提高抗肾脏纤维化的治疗效果。临床应用发现中药方剂具有补益脾肾、益气养血等作用。临床研究统计数据表明配合了西药的基础治疗,可以更有效地减少患者蛋白尿、保护患者肾功能,降低肾功能的下降速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抗肾脏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肾脏纤维化的主要因素和中医诊治策略
  • 一、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 1、蛋白尿
  • 2、血脂代谢异常
  • 3、凝血及血液流变学异常
  • 4、足细胞损害
  • 5、TGF-β等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
  • 6、肾组织细胞基质的异常
  • 二、慢性肾脏病中医认识的历史沿革
  • 三、慢性肾脏病的病机关键和益肾清利、和络泻浊法的分析
  • 1、对于肾脏生理功能的认识
  • 2、对于肾脏病因病机的认识
  • 实验一 雪芪归肾丸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蛋白尿、肝肾功能、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 二、实验观察指标
  • 三、统计方法
  • 四、检测结果
  • 实验二 雪芪归肾丸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组织系膜基质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 二、观察方法和指标
  • 三、病理结论
  • 实验三 雪芪归肾丸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组织MMP-9、CoⅣ和FN肾脏组织免疫组织化学的实验研究
  •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
  • 二、观察方法和指标
  • 三、病理结论
  • 实验四 雪芪归肾丸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组织免疫荧光及透射电镜影响的研究
  • 一、免疫荧光制作方法
  • 二、透射电镜制作方法
  • 实验五 雪芪归肾丸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脏组织细胞因子的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影响RT-PCR实验过程
  • 一、实验方法
  • 二、实验准备
  • 三、主要仪器:
  • 四、引物
  • 五、实验步骤
  • 六、结果:
  • 七:结论
  • 实验结论
  • 1、控制蛋白尿
  • 2、调节脂质紊乱
  • 3、纠正凝血功能紊乱
  • 4、调节细胞外基质生成和降解平衡
  • 5、保护足细胞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益肾清利、和络泻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2-3期的临床研究
  • 1 病例来源
  • 2 病例选择
  • 3 试验方法
  • 4、结果
  • 5、讨论
  • "肾虚湿瘀"证候的中医理论探讨
  • 1.对"肾虚"的认识
  • 2.肾虚与湿热证候产生研究
  • 3.湿热之邪在慢性肾脏病进展中的作用
  • 4."瘀血"与慢性肾脏病
  • 方剂相关药物中药药理学理论探讨
  • 1、中药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理研究
  • 2、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方剂中主要药物的药理学研究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研究结论
  • 1、动物实验:
  • 1.1 控制蛋白尿
  • 1.2 调节脂质紊乱
  • 1.3 纠正凝血功能紊乱
  • 1.4 调节细胞外基质生成和降解平衡
  • 1.5 保护足细胞
  • 2、临床研究发现
  • 2.1 对尿蛋白的影响
  • 2.2 对肾功能的影响
  • 2.3 对患者生活状况的影响
  • 3、创新点
  • 附录
  • 论文缩略语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参加的科研工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国际肾脏纤维化研讨会[J]. 国际学术动态 2014(01)
    • [2].单味中药及有效成分防治肾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01)
    • [3].何立群教授运用抗纤灵治疗慢性肾脏纤维化的经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05)
    • [4].内质网应激与肾脏纤维化[J]. 海南医学 2017(04)
    • [5].大黄酸抗肾脏纤维化研究进展[J]. 新中医 2012(05)
    • [6].干预CTGF在防治高血压早期肾损害肾脏纤维化中的价值[J]. 安徽医药 2011(05)
    • [7].松弛素与肾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 2010(07)
    • [8].miRNA在肾脏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09)
    • [9].转化生长因子-β与肾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J]. 生理学报 2018(06)
    • [10].从肾络亏虚理论探讨肾脏纤维化的病机与治疗策略[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99)
    • [11].肾脏纤维化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5)
    • [12].单味中药防治肾脏纤维化研究进展[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10)
    • [13].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肾脏纤维化的关系[J]. 贵州医药 2012(03)
    • [1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肾脏纤维化的研究进展[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1)
    • [15].肾脏纤维化临床研究进展[J]. 山东中医杂志 2010(03)
    • [16].溶血磷脂酸与肾脏纤维化[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03)
    • [17].肾脏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J]. 河北医药 2009(23)
    • [18].多参数磁共振影像在评估肾脏纤维化中的应用[J].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8(06)
    • [19].硫化氢延缓肾脏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医学 2017(05)
    • [20].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肾脏纤维化相关指标的分析[J]. 放射免疫学杂志 2013(02)
    • [21].慢性肾脏病与肾脏纤维化研究进展[J]. 实用医学杂志 2009(20)
    • [22].热休克蛋白47在肾脏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12)
    • [23].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在肾脏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当代医药 2018(26)
    • [24].超声弹性对比指数在单侧输尿管结扎大鼠肾脏纤维化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7(11)
    • [25].侯凡凡院士团队研究发现肾脏纤维化的抑制通路[J].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8(12)
    • [26].肾小管上皮间充质转化与肾脏纤维化[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4(10)
    • [27].基于SIRTs/NF-κB信号通路探讨中医药调控及其对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机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8(02)
    • [28].肾脏纤维化中常见的信号通路[J]. 环球中医药 2015(S2)
    • [29].丙戊酸钠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纤维化的作用及对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3(11)
    • [30].干细胞在肾脏纤维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05)

    标签:;  ;  ;  ;  ;  ;  

    益肾清利、和络汇浊法抗肾脏纤维化的机制与治疗2-3期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