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犯罪行为的既遂与未遂

复合犯罪行为的既遂与未遂

论文摘要

刑法对犯罪实行行为的模式设定,除了有单一实行行为的类型,还包括复合实行行为的类型。所谓复合犯罪行为是指在同一犯罪构成内包含两个以上不独立的从属于外部的实行行为的犯罪。复合犯罪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其既遂与未遂不同于一般的单一实行行为,我国刑法理论界对复合犯罪行为已有所关注,但还未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复合犯罪行为的复杂性,不仅在理论界对其认定有争议,在实践中对复合犯罪行为的既未遂标准的掌握也不一致,导致在实践中对同一案例涉及的复合犯罪行为处理的混乱。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对复合犯罪行为的既遂与未遂标准作一准确认定,以此指导实践。论述复合犯罪行为,必须对复合犯罪行为的概念及类型加以界定,同时对一般故意犯罪行为的既遂与未遂标准进行分析,从而推出复合犯罪行为的既遂与未遂标准,进而对实践中有争议的绑架罪与抢劫罪的既遂与未遂标准加以确定。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复合犯罪行为概述,主要对复合犯罪行为的不同概念进行评价,并对实行行为的单复数进行分析,进而正确界定复合犯罪行为。第二部分:对复合犯罪行为分类的不同观点进行评价,并指出本文对复合犯罪行为的分类。第三部分:是本文的关键,主要界定了复合犯罪行为的既遂与未遂标准,根据复合犯罪行为的分类,对牵连型和并列型的复合犯罪行为的既未遂标准作了分析界定,并从理论上反思了司法解释的不合理性,同时结合实践中有争议的案例,以绑架罪为例进一步分析了牵连型复合犯罪行为既未遂的标准,最后对复合犯罪行为的结果加重犯问题加以分析论述。

论文目录

  • 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复合犯罪行为的界定
  • 第一节 复合犯罪行为的上位概念——实行行为
  • 一、实行行为概述
  • 二、实行行为的单复数
  • 第二节 复合犯罪行为的界定标准
  • 一、复合犯罪行为的不同概念及评价
  • 二、笔者对复合犯罪行为概念的界定
  • 第二章 复合犯罪行为的类型
  • 第一节 关于复合犯罪行为类型的理论争议
  • 一、对复合犯罪行为分类的不同观点
  • 二、对上述复合犯罪行为类型观点的评价
  • 第二节 复合犯罪行为的类型界定
  • 一、笔者对复合犯罪行为的分类
  • 二、复合犯罪行为分为牵连型和并列型的意义
  • 第三章 复合犯罪行为的既遂与未遂
  • 第一节 理论前提:一般故意犯罪行为的既未遂标准
  • 一、犯罪既遂的认定标准
  • 二、犯罪未遂的认定标准
  • 第二节 复合犯罪行为的既遂与未遂形态
  • 一、复合犯罪行为的“着手”
  • 二、复合犯罪行为的既未遂标准:牵连型复合犯罪行为
  • 三、复合犯罪行为的既未遂标准:并列型复合犯罪行为
  • 第三节 复合犯罪行为中结果加重犯的问题
  • 一、基本犯未遂而加重结果出现的情况
  • 二、基本犯既遂加重结果未出现的情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妨害突发事件防控犯罪行为的从重处罚[J]. 北方法学 2020(04)
    • [2].校园情杀指向的大学生极端犯罪行为探析[J]. 校园心理 2017(01)
    • [3].论犯罪行为实施时的“理性”作用[J]. 福建法学 2014(04)
    • [4].放不下的剪刀[J]. 小星星(作文100分) 2016(11)
    • [5].论环境行政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界限[J]. 智富时代 2017(07)
    • [6].让“双困生”温暖前行[J]. 新课程(下) 2012(12)
    • [7].犯罪与暴力的根源[J]. 人类居住 2008(03)
    • [8].循证矫正犯因性因素之分析[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4(10)
    • [9].犯罪之“利”[J].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13(09)
    • [10].网络犯罪行为的有效预防和惩治的问题探讨[J]. 法制博览 2020(29)
    • [11].中美食品安全刑事立法犯罪行为的比较研究[J].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8(01)
    • [12].论公司高管职务犯罪行为[J].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 [13].由人类一般行为到城市犯罪行为——城市犯罪行为形成机理基础研究[J]. 魅力中国 2009(27)
    • [14].连累犯揭发基本犯的基本犯罪行为问题探析[J]. 人民司法 2011(03)
    • [15].基于微信实施犯罪行为的特点与打防策略探究[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01)
    • [16].犯罪行为防控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理论分析[J]. 魅力中国 2009(30)
    • [17].犯罪现场中非犯罪行为研究[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1)
    • [18].基于现场痕迹的犯罪行为解读[J]. 广东公安科技 2018(01)
    • [19].校园情杀指向的大学生极端犯罪行为探析——从“场域”畸形到“惯习”扭曲[J].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 2017(01)
    • [20].社区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的影响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09(33)
    • [21].生活中公民最容易犯的十三种犯罪行为[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6(03)
    • [22].浅析网络钓鱼犯罪行为[J]. 法制与社会 2017(23)
    • [23].犯罪人“非犯罪行为”在现场勘查中的应用探析[J].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16(01)
    • [24].环境犯罪行为比较研究——以刑事立法为视角[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01)
    • [25].杀害尊亲属犯罪行为刍议[J]. 公民与法(法学版) 2010(08)
    • [26].非犯罪行为在突破侦查僵局中的应用研究[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9(06)
    • [27].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与犯罪行为衔接问题的立法完善[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28].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因素和预防干预[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06)
    • [29].犯罪行为与越轨行为辨析[J]. 改革与开放 2011(02)
    • [30].伪卡类犯罪行为节点的犯罪经济学分析[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6(02)

    标签:;  ;  ;  ;  

    复合犯罪行为的既遂与未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