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六种抗肿瘤抗生素对五种耐药菌的杀灭作用

测试六种抗肿瘤抗生素对五种耐药菌的杀灭作用

一、检测六种抗肿瘤抗生素对五种耐药细菌的杀灭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尹葛子煦[1](2021)在《抗菌肽联合用药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念珠菌(Candida)是一类真菌,又被称为假丝酵母菌,是真菌中最为常见的一类条件致病菌。这类病菌在人体中主要是以共生的状态分布于阴道、口腔、皮肤以及消化道等人体器官中。Candida可能会引起皮肤表面的感染,更为严重的情况可能还会导致全身系统性的感染。有研究表明,白色念珠菌病在真菌感染性疾病中占据主导地位,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除控制其系统性感染、降低病死率外,寻找有效改善浅表感染、成本低、效果强的抗真菌治疗方法的需求十分迫切。在生物体中,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先天性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天然免疫力的多肽,具有杀菌灭活、去除病毒、活菌以及其他微生物的功效。截止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2000多种AMPs,表明AMPs在生物体的免疫应答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有一些文献与临床实验验证了AMPs与抗菌药联合使用对Candida的协同作用。但是AMPs实验范围有限、应用程度较低,且AMPs耐药性方面的研究较少。因此,考虑到传统抗真菌药物的诸多弊端,结合大量研究,我们挑选了一些具有文献基础并且广泛应用的AMPs与传统抗真菌药物进行协同研究,进行部分抑菌浓度指数检测(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FICI),筛选具有协同作用的AMPs与抗菌药组合,以期为念珠菌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支持与帮助。近几年来,在诸多相关文献中常使用近平滑念珠菌(Candida parapsilosis,C.parapsilosis)作为指示菌,与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进行对比,以验证AMPs对C.albicans的作用。因此,本次研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以C.albicans为工作菌,并设置C.parapsilosis为阳性对照,充分验证AMPs联合用药对C.albicans的抑制作用,增强实验说服力。在实验中,通过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最小抑菌浓度实验(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与不同AMPs分别作用,包括AP16、AP16-K、KK-20、Mt6-21DLeu和Hst-5。结果表明,Hst-5的MICC.albicans、MBCC.albicans分别为32±10μg/m L、64±10μg/m L,其MICC.parapsilosis、MBCC.parapsilosis分别为16±10μg/m L、64±10μg/m L。表明Hst-5在对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的抑菌与杀菌作用上均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采用棋盘法确定了5种AMPs与6种抗真菌药ICZ、Am B、5-FC、VCZ、FCZ、PCZ联合作用对真菌的抗菌效果。结果显示Hst-5&Am B对C.albicans抑制作用的FICI值为0.2±0.1,对C.parapsilosis抑制作用的FICI值为0.3±0.1,说明Hst-5&Am B联合作用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FICI<0.5)。为了进一步验证Hst-5&Am B对真菌的协同杀菌作用,再次使用棋盘法,分别选取20株临床分离的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作为受试菌株,发现Hst-5&Am B联合作用于C.albicans和C.parapsilosis的FICI指数均小于0.5,体现明显的协同作用;并且联合作用可以让Hst-5与Am B两种药物的MIC值都明显降低,提升了杀菌能力。另外,在芽管及菌丝抑制实验中,证实了Hst-5&Am B联合使用对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生长抑制的协同作用。为了充分了解Hst-5协同Am B抗真菌的原理,分别从细胞膜磷(Pi)通透性、细胞内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开展研究。结果显示,单独使用抗菌肽Hst-5作用C.albicans或C.parapsilosis时,培养基的Pi浓度均值分别为0.093±0.001μg/m L、0.090±0.002μg/m L,未对真菌的细胞膜通透性产生影响;而当Hst-5&Am B联合作用于C.albicans或C.parapsilosis时,培养基的Pi浓度均值分别为0.263±0.010μg/m L、0.242±0.010μg/m L,相较于单独使用抗菌药Am B对细胞膜通透性的更强(p<0.05)。Am B单独作用时,能够使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的ROS值都增长50左右;而Hst-5&Am B联合作用时,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的ROS值均增长200左右,影响程度更显着(p<0.05)。Am B单独作用能够使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细胞膜的脂质产生过氧化损伤,Hst-5&Am B联合作用能够加重C.albicans与C.parapsilosis的ROS升高而增加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以此初步验证了Hst-5&Am B是通过氧化损伤发挥了对C.albicans、C.parapsilosis的协同杀菌作用。总体来说,通过AP16、AP16-K、KK-20、Mt6-21DLeu和Hst-5五种AMPs单独作用的抗菌活性筛选,发现Hst-5对于C.albicans的抑制有着积极作用。在联合用药的抗菌效果研究中发现Hst-5能够与Am B对C.albicans产生协同抑制作用。另外,初步阐明Hst-5协同Am B是通过过氧化损伤原理抑制C.albicans。本研究为AMPs在临床上的更好应用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为寻找高效、便捷、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研究基础。

齐野[2](2021)在《金属硼咪唑框架基复合材料的结构构筑及其抗菌抗肿瘤性质》文中提出耐药菌感染和恶性肿瘤一直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已经对全球构成了公共健康威胁。金属硼咪唑框架材料(Metal Boron Imidazolate Frameworks,BIFs)由于具有多样化的空间结构、可调的孔隙率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使其在疾病诊疗等领域中表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然而,BIFs仍存在着结构基元功能单一、细菌或肿瘤微环境响应性不足等问题,极大限制了其应用。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BIFs基复合材料中各结构单元的合理设计和有效优化,利用不同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来有效提高复合体系的抗菌和抗肿瘤性能,并揭示其内在作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Zn-BIF结构中预留的B-H键活性位点,无需额外添加还原剂,原位构建了多种锌(Ⅱ)硼咪唑框架包覆金属纳米粒子(M-NPs@Zn-BIF)复合结构,实现了水体有害细菌的高效杀灭和硝基酚类化合物的快速催化还原。通过调变结构调节剂的含量,合成了不同晶面裸露的Zn-BIF晶体。通过荧光双染色法、琼脂平板菌落计数法和生长曲线法测试了 M-NPs@Zn-BIF复合结构的抗菌性能,揭示了其活性氧自由基产生机制。进一步以催化还原硝基酚类化合物为反应模型,分析了复合结构的催化动力学特性并揭示了相关机制。(2)通过高温溶剂热法结合界面自组装策略,构建了铜(Ⅱ)硼咪唑框架包覆Gd3+掺杂硫化铋纳米粒子(Bi2S3:Gd@Cu-BIF)核壳纳米结构,实现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性创面光热/化学动力联合治疗并有效促进伤口愈合。Bi2S3:Gd@Cu-BIF具有较高的光热转化效率并能产生高细胞毒性的活性氧自由基,实现了对MRSA的高效杀灭。通过构建MRSA感染的皮肤缺损创面模型揭示了核壳纳米结构介导的体内抗耐药菌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机制。进一步通过皮下脓肿模型探究了核壳纳米结构介导的磁共振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机制。(3)通过高温溶剂热法结合界面自组装策略,构建了铜(Ⅱ)硼咪唑框架包覆上转换纳米粒子(CSNPs@Cu-BIF)核壳纳米结构,实现了近红外光触发的、精准靶向的光热/光动力/化学动力联合乳腺癌治疗。CSNPs@Cu-BIF捕获低能量光子后,在肿瘤细胞内特异性地产生热量和多种活性氧自由基,同时Cu+/Cu2+电子对在亚细胞水平调控了活性氧动态平衡并激活了细胞死亡机制来放大联合治疗乳腺癌的效果。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究了实体肿瘤联合治疗机制。核壳纳米结构将温度控制技术与近红外光激活技术相结合,为下一代联合诊疗系统发展了新方向。

高倩倩[3](2021)在《酸枣果提取物的抗菌增敏作用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重要的野生果木和药用植物资源库中,酸枣(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Bunge)Hu ex H.F.Chow)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重大的开发利用潜力。酸枣果中活性分具有镇定催眠、抗肿瘤、抗菌、抗氧化、细胞免疫等多种生物学功能。我们先前的研究发现酸枣果经氯仿浸提后的提取物具有抗菌增敏活性,并经活性追踪的柱层析分离纯化进一步得到活性提取物Fr.2a,发现Fr.2a与多种抗生素联用显示出广泛的协同抗菌作用。经GC-MS初步分析显示,Fr.2a由15种化合物组成[1]。本研究对这15种化合物进行抗菌增敏活性的筛选并探究其作用机制。在Fr.2a的基础上,本研究还利用硅胶柱层析对酸枣果氯仿提取物中其他极性范围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精制物Fr.B。对精制物Fr.B进行组成成分分析、抗菌增敏活性分析和抗菌增敏机制的研究,并将精制物Fr.B制备成软膏,从体内和体外评价该软膏对抗生素的增敏效果。该研究为克服抗生素的耐药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实验结果如下:1.对Fr.2a中的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其中化合物1,1-二氯甲醚和1,3-二氯丙醇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但不具有增敏活性;而化合物油酸酰胺单独使用不具有抗菌活性,但是与氨苄青霉素(Amp)联合使用时可显着增强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探究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油酸酰胺并不是通过干扰生物被膜的形成或者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和表达来增强Amp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活性的。2.本研究还利用硅胶柱层析结合活性追踪对酸枣氯仿提取物中其他极性范围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将分离得到Fr.B确定为抗菌增敏活性精制物,对Fr.B组分经过GC-MS、红外色谱、核磁氢谱分析,其主要成分有:30.07%反油酸、24.08%油酸、11.54%顺-10-十六碳烯醇、10.54%棕榈酸、3.97%1-二十四烯、2.89%岩芹酸、2.12%顺-11-十八碳烯酸、2.08%反-13-十八碳烯酸、2.06%顺,顺-13,16二十二碳二烯酸、1.96%二十五烷、1.36%亚油酸、1.08%亚油酸甲酯、1.07%顺-11-二十碳烯酸、1.05%芥酸、0.98%顺-13-十八碳烯醛、0.85%反-9-十八碳烯酸甲酯、0.64%顺-11二十烯酸、0.32%顺-9-十四碳烯-1-醇乙酸酯、0.32%顺,顺-9,12-十六碳二烯酸、0.12%1-棕榈酸单甘油酯、0.07%1-十三烯、0.05%13-甲基十四烷酸甲酯、0.05%己酸、0.03%2-氨基丁酸和0.02%庚酸等。3.对精制物Fr.B进行抗菌增敏活性研究,结果显示Fr.B与多种抗生素联用时显示出广泛的协同抗菌作用,并可与抗生素联用抑制MRSA和白色念珠菌的生长。而Fr.B的抗菌增敏机制是通过改变细胞的通透性从而增强抗生素对细菌抗菌作用。4.以Fr.B以及1%Em为主要原料制备软膏(命名为抗霸)。通过测定不同处理下小鼠伤口直径以及伤口处菌落情况,来测定抗霸软膏的治疗效果。相比红霉素软膏,抗霸软膏对由MRSA引发的伤口感染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暗示其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本研究将为解决抗生素耐药提供理论依据,为新型抗菌增敏剂的开发奠定基础,同时拓展酸枣果功能成分在治疗伤口感染方面的应用。

周永林[4](2021)在《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抗菌药物在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广泛应用与细菌耐药性形成已成恶性循环,同时诱导和加速多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出现和流行,导致抗生素治疗日趋无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兽医临床上重要的病原菌,可导致乳房炎和肺炎等多种疾病,严重威胁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分泌β-内酰胺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抗性,舒巴坦等竞争性酶抑制剂对B类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作用差,而MRSA如USA300携带多种金属β-内酰胺酶,这使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防控难度加大。此外,在NDM-1耐药酶未报道之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一直被用于治疗临床上严重耐药肠杆菌的感染。然而,随着NDMs和KPCs等碳青霉烯酶的出现和广泛传播,导致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碳青霉烯酶阳性菌感染后治疗无效。而且临床上已经出现同时携带ndm和mcr基因的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研发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协同抗菌药物以控制携带β-内酰胺酶耐药菌尤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细菌性溶血素是细菌在致病过程中所分泌的一类重要毒力蛋白,常见的细菌性溶血素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李斯特菌溶血素LLO、肺炎链球菌溶血素PLY和猪链球菌溶血素SLY等。细菌性溶血素可裂解组织细胞和协助细菌逃避机体免疫攻击和获取营养,在细菌感染建立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敲除菌株在细菌性肺炎、乳房炎和肾炎等模型中毒力显着减弱,甚至缺失。因此,以细菌性溶血素为药物靶点进行抑制剂筛选是抑制细菌致病性的一种有效策略。综上,筛选获得一种可同时抑制耐药酶和毒力因子的天然化合物,这将可能极大的提高耐药致病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开发药物的成本。本研究最初的目标是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从天然化合物中筛选出一种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活性的抑制剂。经筛选发现,齐墩果酸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的水解活性,同时对主要碳青霉烯酶如NDM-1、KPC-2和VIM-1也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对头孢菌素酶Amp C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不显着。此外,加入不同金属离子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发现,齐墩果酸仅在锌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对NDM-1的抑制作用受到影响,在其它金属离子存在的缓冲液中无显着影响,提示齐墩果酸并非特异性金属离子螯合剂。本研究进一步通过棋盘法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和细菌染色试验等验证了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可显着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β-内酰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碳青霉烯酶阳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FIC≤0.33±0.07),而舒巴坦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显着的协同效果,而与美罗培南联合对NDM-1阳性大肠杆菌无显着的协同效果。齐墩果酸在远大于32μg/m L浓度条件下对受试菌株的生长无显着影响。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单独使用不会诱导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和NDM-1阳性大肠杆菌ZJ487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压力下可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为确定齐墩果酸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本研究建立了小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肺炎模型,通过小鼠存活率、肺组织菌落定殖、肺组织β-内酰胺酶活性检测、靶器官病理变化和炎症反应等指标评价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效果。与单独青霉素G钠治疗相比,齐墩果酸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存活率提高50.0%,而舒巴坦联合青霉素G钠治疗后的存活率提高37.5%,略差于齐墩果酸联合组。此外,单独齐墩果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这提示齐墩果酸在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过程还具有其它药理学作用,我们推测其可能抑制了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相关毒力因子。为验证上述推测,本研究通过溶血试验和细胞保护试验等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齐墩果酸及其类似物在4μg/m L浓度条件下可显着抑制多种不同的细菌性溶血素的溶红细胞活性,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MH-S细胞和A549细胞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介导的损伤。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齐墩果酸单独使用可降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性从而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分子动力学模拟、氨基酸定点突变和荧光淬灭等试验确定了齐墩果酸不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的β-内酰胺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Hla蛋白的分泌和表达,而是与NDM-1蛋白和Hla蛋白通过范德华力直接结合发挥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对突变子蛋白进行酶活性抑制试验、溶血试验和突变子菌株最小抑菌浓度检测试验确证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综上所述,作为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双靶标抑制剂,齐墩果酸可显着降低由细菌性溶血素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和显着恢复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为基于抑制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的双靶标抗耐药致病菌感染新药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前期试验基础和提供了先导化合物。

崔玉梅[5](2021)在《丹参提取物在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和畜牧养殖过程中的主要致病菌之一,其感染后一般表现出发病快和病程短等急性感染症状。近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临床上已经出现了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其已对临床上常见的抗生素包括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脂类和喹诺酮类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程度更深和范围更广。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在畜禽体内及其相关环境中较高,如在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和泌尿系统相关致病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针对畜牧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预防和治疗的相关研究意义重大。在防控细菌感染过程中,掌握细菌致病性和耐药性同样至关重要。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后期或其进入生长后期主要表达如成孔毒素、超抗原外毒素和细胞毒性酶等破坏宿主细胞获取营养物质或干扰宿主免疫细胞功能的分泌型毒力因子。针对细菌主要毒力因子Hla进行有效抑制可有效缓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机体组织细胞造成损伤。这一抗毒力策略已得到科研人员广泛认可和深入研究。本研究通过筛选发现丹参提取物可有效提高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等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同时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Hla的生物学活性。因此,本研究首先针对丹参进行提取工艺研究,通过超声提取法、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法优选了最佳提取工艺,即用20倍量8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通过对丹参中隐丹参酮提取工艺的摸索和优化,初步得到了丹参提取物,其主要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分别为0.33%、0.05%、0.44%和9.02%。本研究通过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生长曲线试验和时间-杀菌曲线试验等确定了丹参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与氨基糖苷类和β-内酰胺类等多种不同抗生素的体外协同抗菌作用。丹参提取物与硫酸庆大霉素、头孢噻吩钠和硫酸多黏菌素B等联合对典型MRSA菌株USA300的协同指数FIC均小于0.5,表明丹参提取物与抗生素的协同抗菌作用具有广谱性。进一步研究确定隐丹参酮或丹酚酸B与硫酸庆大霉素联合具有显着的协同抗菌作用(FIC<0.5),丹参酮Ⅰ或丹参酮ⅡA与硫酸庆大霉素仅有相加作用或无效。丹参提取物在亚抑菌浓度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生长无显着影响,与单独药物处理相比,1/4×MIC的硫酸庆大霉素和丹参提取物联合后10 h之内可将处理孔中的受试菌全部杀死。通过溶血试验、荧光定量PCR试验、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和细胞毒性检测等试验确定了丹参提取物可有效抑制Hla的溶血活性和保护细胞损伤作用。结果表明,丹参提取物浓度为8μg/m L及以上时可显着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物上清中Hla和原核表达的重组Hla的溶血活性作用。其主要成分隐丹参酮浓度在2μg/m L时可显着抑制Hla的溶血活性。活死细胞染色试验和LDH试验结果显示当丹参提取物浓度达到128μg/m L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介导的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在对丹参提取物有效成分全面分析和对主要辅料进行筛选的基础上,参考上市的类似产品的处方组成制备了丹参提取物注射液,最终确定以丹参提取物为主成分,亚硫酸钠为抗氧化剂,苯甲醇为抑菌剂,聚山梨酯-80为增溶剂,成功制成了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并对丹参提取物注射液进行了初步的药效学和毒理学考察。结果显示,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联合后治疗效果更佳,可显着缓解感染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降低肺组织中的菌落定殖以及改善肺组织的炎症程度。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丹参提取物注射给予小鼠腹腔注射5400 mg/kg仍未出现任何动物死亡,处死小鼠并解剖未发现明显的眼观病理变化,说明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进一步通过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蛋雏鸡人工感染模型,对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联合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中剂量(0.4 m L/kg)和高剂量(0.8 m L/kg)可显着提高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蛋雏鸡的治疗效果。为后续开展扩大临床试验和靶动物安全性试验奠定前期试验基础。综上所述,丹参提取物在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显着提高主要抗生素的抗菌作用,同时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初步获得的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且毒性低。

丁辛[6](2021)在《连朴饮加减方治疗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研究幽门螺杆菌病原微生物学特征、致病机制及相关学说,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脾胃湿热证之间的关系,诠释王氏连朴饮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2研究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制效应,与六种常用抗生素进行比较。3研究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在体重、小肠长度、血清TNF-α、IL-6浓度、胃粘膜Warthin-Starry银染色上的影响,与抗生素四联疗法进行对比,探讨连朴饮加减方在上述指标上的改善机制。4研究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在胆囊胆汁酸代谢上的影响,与抗生素四联疗法进行对比,探讨连朴饮加减方在胆汁酸代谢上的改善机制。5研究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小鼠在盲肠内容物肠道菌群上的影响,与抗生素四联疗法进行对比,探讨连朴饮加减方在肠道菌群上的改善机制。方法1幽门螺杆菌与王氏连朴饮的相关研究分析汇总幽门螺杆菌的中西医研究成果,研究幽门螺杆菌在流行病学、形态学、菌体动力、生物化学、体内分布、致病机制、致病机理学说上的特征,从病原微生物自身特征及宿主免疫反应两方面阐发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脾胃湿热证的密切关系,诠释王氏连朴饮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合理性。2实验研究采集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在湖北省中医院光谷院区消化内镜中心就诊的患者4名,入选者须经13C-尿素呼气试验或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阳性;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胃炎表现;符合中医脾胃湿热证诊断标准。对采集的胃粘膜进行幽门螺杆菌的鉴定及培养。培养至对数期后,调整为浓度0.5*109的菌液,制备血平板。以纸片扩散法对六种抗生素和连朴饮加减方进行药敏实验,重复3次,记录平均直径。SPF级6周龄Balb/c小鼠90只,均为雄性,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SL组)、病理模型组(BL组)、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联合治疗组(ZX组)。适应性饲养6天后,除生理盐水组(SL组)外,每组小鼠以5×109CFU/ml克拉霉素耐药菌液0.2ml隔日灌胃2次,共19天。每间隔2天记录一次体重。最后一次灌胃结束后,常规饲养3天,每组随机选取两只小鼠检测,以胃组织尿素酶实验阳性和胃粘膜Warthin-Starry银染色幽门螺杆菌定植为造模成功的标志。造模成功后,各组干预14天,生理盐水组(SL组)和病理模型组(BL组)以生理盐水0.3ml/天灌胃;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以0.5g/ml连朴饮加减方0.3ml/天灌胃;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以四联药物(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埃索美拉唑、枸橼酸铋钾)的生理盐水溶液0.3ml/天灌胃;联合治疗组(ZX组)以含抗生素四联药物的连朴饮加减方溶液0.3ml/天灌胃。给药干预结束后3天,处死各组小鼠,测量小肠段长度;固定胃组织行Warthin-Starry银染色;眶窦取血分离血清以Elisa法检测IL-6、TNF-α浓度。取下完整胆囊,以液氮速冻后-80℃冻存,以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胆囊胆汁酸进行定量。取盲肠内容物,以16S r RNA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结果1幽门螺杆菌与王氏连朴饮的相关研究幽门螺杆菌菌体为螺旋形、单极鞭毛结构,具有高效的尿素分解能力,这些特性使其可以在胃粘膜上皮增殖。幽门螺杆菌对定植环境要求苛刻,其主要致病机理是免疫损伤,致癌效应与多次组织修复中出现基因复制错误有关。在胃粘膜微观辩证和患者整体症状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脾胃湿热证本质研究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中医药在改善微环境,免疫调节上具有显着的优势,以王氏连朴饮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效果显着。在原方基础上,连朴饮加减方增加了抑菌和改善胃粘膜的药物,可以从病原微生物自身特征和宿主免疫反应两方面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连朴饮加减方在网络药理学上符合减轻炎症的潜在通路,能促进胃肠动力、提升胃泌素水平,具有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2实验研究2.1基因检测显示本实验选取的幽门螺杆菌临床株对克拉霉素、呋喃唑酮耐药基因发生了突变。在纸片扩散法的药敏试验中,克拉霉素、四环素、甲硝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左氧氟沙星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mm、12mm、4mm、18mm、20mm、23mm,本实验选取的幽门螺杆菌临床株对克拉霉素、四环素、甲硝唑耐药。浓度为0.5g/ml的连朴饮加减方抑菌圈直径为17.78±1.64mm。2.2抗生素四联组(XY组)在胃小凹结构中可见圆球状幽门螺杆菌聚集;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黏液中散在少量杆状幽门螺杆菌。与生理盐水组(SL组)比较,病理模型组(BL组)小鼠血清IL-6、TNF-α浓度显着升高(P<0.05)。与病理模型组(BL组)比较,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小鼠血清TNF-α浓度显着降低(P<0.05),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小鼠血清IL-6、TNF-α浓度显着降低(P<0.05),连朴饮加减方联合四联治疗组(ZX组)小鼠血清IL-6、TNF-α浓度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以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灌胃造模导致小鼠血清IL-6、TNF-α浓度显着升高,连朴饮加减方干预14天可降低小鼠血清TNF-α浓度,减轻炎症。2.3在43种胆汁酸中,存在组间差异的13种胆汁酸为CUCA、αMCA、βMCA、λMCA、ωMCA、CA、ACA、7-keto DCA、TCDCA、TDCA、THDCA、TLCA、GUDCA。与生理盐水组(SL组)相比,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有TCDCA、TDCA、THDCA、TLCA、GUDCA共五种胆汁酸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仅THDCA一种胆汁酸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2.4感染了克拉霉素耐药性幽门螺杆菌后,小鼠肠道菌群丰度显着下降(P<0.05),连朴饮加减方组(ZY组)在菌种和含量上生理盐水组(SL组)相似度最高;抗生素四联治疗组(XY组)菌群丰度明显下降,且样本离散性最大;联合治疗组(ZX组)居于两者之间。结论1王氏连朴饮具有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作用机制。2在体外实验中,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有抑杀效应,与阿莫西林的抗菌效应接近。3在小鼠体内,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抑杀效果;与抗生素四联疗法相比,不出现球形变耐药现象。4与抗生素四联疗法相比,连朴饮加减方在维持胆汁酸生理稳态上具有优势。5与抗生素四联疗法相比,连朴饮加减方在维持肠道物种多样性多样性上具有优势。6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显着,与抗生素四联疗法相比,不出现球形变耐药现象;并在维持胆汁酸代谢稳态和维持肠道物种多样性上有显着优势。

张楠[7](2021)在《苯并噻唑和吲哚取代的菲啶季铵盐类衍生物作为FtsZ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抗菌活性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已经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近年来,随着耐药菌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多,抗生素的最后一道防线——万古霉素也已经被突破。因此,研究开发具有全新作用机制的抗菌新药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首要任务。细丝温度敏感蛋白(FtsZ)是一种细菌分裂过程中重要的功能蛋白,因其在细菌细胞中广泛存在且高度保守,成为了具有良好前景的抗菌新靶点。本课题以FtsZ蛋白的PC疏水狭缝作为目标结合位点,基于已报道的FtsZ抑制剂天然产物血根碱进行结构简化,设计、合成了苯并噻唑和吲哚取代的菲啶季铵盐类衍生物(A-C系列),并对其抗菌活性和FtsZ蛋白靶向性进行了系统评价。相关研究结果总结如下:在苯并噻唑基菲啶季铵盐类化合物(A系列)中,只有A4和A5对测定的四种革兰氏阳性敏感菌(枯草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和五种革兰氏阳性耐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两株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表皮葡萄球菌和耐红霉素化脓性链球菌)中的一种或多种具有中等的抑菌活性(MIC=1-64μg/mL),为典型的抑菌剂。其余化合物不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然而,所有化合物对所测定的两种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没有抗菌作用。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设计、合成了吲哚基菲啶季铵盐类化合物(B和C系列)。这两系列化合物对上述九种革兰氏阳性敏感和耐药菌株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活性,其中部分化合物对万古霉素敏感和耐药的屎肠球菌以及粪肠球菌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例如,在B系列化合物中,B9和B10抗耐青霉素表皮葡萄球菌活性十分显着(MIC=2 μg/mL),分别是血根碱和利奈唑胺的4和2倍;抗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an-A resistant)和粪肠球菌(Van-B resistant)的MIC均为4 μg/mL,是血根碱的8倍。在C系列化合物中,C5对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两株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表皮葡萄球菌和耐红霉素化脓性链球菌的活性最好(MIC=1-8 μg/mL),均优于环丙沙星和小檗碱。然而,这两个系列化合物对两种测定的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没有抗菌作用。因此,抗菌活性显着的C3和C5被选为代表性化合物用于进一步评价。时间-杀菌曲线揭示C3和C5具有杀菌动力学特征,其杀菌效果呈现浓度依赖性。生物膜形成抑制实验表明,这两个化合物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膜形成没有抑制作用。诱导耐药性实验表明,C3和C5在传代15代内对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不易诱导产生耐药性。另外,溶血性实验证明C3和C5对小鼠红细胞没有溶血性。初步体内药效学实验表明,C5在小鼠体内显示较好抗菌活性,但弱于利奈唑胺。根据上述研究结果,C5被用于进一步作用机制研究。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指示C5能抑制细菌细胞分裂,这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初步靶向性。进一步的光散射实验揭示C5对FtsZ蛋白聚合具有促进作用,并呈现出浓度依赖趋势。电镜实验观察到C5能促进蛋白聚合,但无法有序聚合成束,呈现杂乱的节状。这进一步证实C5专一性地作用FtsZ蛋白。苯并噻唑或吲哚取代的菲啶季铵盐类衍生物的构效关系总结如下:①2-苯并噻唑基菲啶类化合物(A系列):在7、8、9和10位引入不同取代基,抗菌活性顺序为:甲基>甲氧基、氢;抗敏感菌活性顺序为:9-甲基>10-甲基>8-甲基>7-甲基,抗耐药菌活性顺序为:10-甲基>9-甲基>8-甲基>7-甲基。②2-(6’-吲哚基)-9-甲基菲啶类化合物(B系列):在吲哚1’位氮上引入取代基,抗菌活性顺序为:苄基>异丁基≈苯基丙基>丁基>甲基>丙基,即随着烷基碳链长度增加,目标化合物抗菌活性先降低后增加,且空间位阻较大的取代基活性更好;进一步延长碳链或引入支链烷烃,抗敏感菌活性没有明显变化,但抗耐药菌活性进一步增强。在苄基对位引入取代基,抗耐青霉素表皮葡萄球菌和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Van-B resistant)的活性显着增强,而抗其它菌株活性没有明显变化。③2-(6’-吲哚基)-10-甲基菲啶类化合物(C系列):在吲哚1’位氮上引入取代基,抗菌活性顺序为:苄基>丁基≈异丁基>苯基丙基>甲基>乙基,其构效关系与B系列类似。而在苄基对位引入取代基,抗敏感菌和抗耐药菌活性略有下降。④当1’位取代基碳链长度较短、位阻较小时,无论抗耐药菌活性还是抗敏感菌活性,C系列化合物整体好于B系列化合物;但随着碳链增长、取代基位阻增大,抗部分菌株活性出现逆转,B系列化合物整体活性好于C系列化合物,这些菌株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红霉素敏感型化脓性链球菌、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CI、耐红霉素化脓性链球菌、敏感型屎肠球菌和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综上所述,我们以FtsZ蛋白为靶点,基于天然产物血根碱的结构进行简化,设计、合成了苯并噻唑和吲哚取代的菲啶季铵盐类衍生物(A-C系列),共27个化合物,并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在此基础上,通过MIC、MBC、时间-杀菌曲线、生物膜抑制实验、诱导耐药性实验、溶血性和初步体内药效学实验研究,我们发现吲哚基菲啶季铵盐类化合物具有显着的抗菌活性。特别是C5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最强(MIC=1μg/mL),分别是血根碱和环丙沙星的4和4倍、利奈唑胺的2倍;其抗五种耐药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两株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耐青霉素表皮葡萄球菌和耐红霉素化脓性链球菌)的活性(MIC=2-8μg/mL)均优于环丙沙星和小檗碱。体内抗菌活性研究表明,C5表现出较好抗菌作用,并不易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耐药性。进一步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C5能抑制细菌细胞分裂,对FtsZ蛋白聚合具有促进作用,导致FtsZ蛋白无法有序聚合成束,呈现杂乱的节状,这证实C5专一性地作用FtsZ蛋白。分子对接研究预测了 C5的结合模式:C5能进入FtsZ蛋白的PC疏水狭缝,并与狭缝中的氨基酸残基如 Gln192、Gly196、Asp199、Leu200、Val203、Gly227、Ile228、Asn263、Thr265、Va1297、Thr309、Va1310 和 Ile311 形成疏水作用。总之,在本项研究不仅为新型FtsZ抑制剂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2-吲哚基-5-甲基-5-菲啶类化合物作为抗菌新药的进一步可研究开发奠定了良好基础。

王江霞[8](2021)在《新型石墨烯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光动力抗菌活性研究》文中认为众所周知,病原菌感染对人类健康和生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治疗和预防这类感染,抗生素被广泛而频繁地使用,然而日益突出的细菌耐药性问题使得目前以抗生素为主的抗菌疗法效率低下,因此研究人员不得不积极探索新的非抗生素类、非药物类抗菌策略来应对耐药菌感染。抗菌光动力疗法是一种潜在的可替代治疗细菌感染的方法,但由于目前开发的大多数光敏剂的疏水性较强以及光稳定性差,对有组织生物膜细菌的生存能力影响很小,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基于纳米技术的药物载体因其良好的药物靶向性和生物相容性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以石墨烯和金属-有机骨架(MOFs)为代表的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在药物传递、光动力/光热治疗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基于此,本论文采用简单的湿化学法制备了功能化石墨烯(PEI-G)和金属有机框架(ZIF-67),并将其作为光敏剂二氢卟吩e6(Ce6)的药物载体,通过将纳米材料与光动力疗法相结合,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光敏剂的抗菌作用。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可分为以下两个部分:1.基于高负载二氢卟吩e6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石墨烯(PEI-G@Ce6)的双重增强抗菌策略我们制备了高负载光敏剂二氢卟吩e6(Ce6)负载到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石墨烯(PEI-G)纳米材料上形成PEI-G@Ce6,Ce6在PEI-G中的载入量约为32.91%,且该复合纳米材料PEI-G@Ce6不仅提高了游离光敏剂Ce6分子的光稳定性,而且保持了光敏剂Ce6产生单线态氧的能力,制备的复合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菌性能,同时发挥PEI-G的物理抗菌作用以及光敏剂Ce6的光动力作用,能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如大肠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都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2.基于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石墨烯(PEI-G)和金属有机骨架纳米材料(ZIF-67)的高效抗菌纳米复合载体的构建第二部分,将光敏剂Ce6载入到金属有机骨架纳米材料(ZIF-67)与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石墨烯(PEI-G)复合载体中,形成复合纳米材料(Ce6/PEI-G@ZIF-67)。表征复合材料的特征峰及官能团,通过体外抗菌实验、动物伤口感染愈合实验,证明Ce6/PEI-G@ZIF-67该复合纳米材料对多种细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为提高临床伤口细菌感染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徐航[9](2021)在《真菌CYP51含硒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真菌感染的治疗,特别是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面临着极大的挑战:真菌感染类型的变化及真菌变异速度的加快,导致耐药菌株的出现增多,而可用于临床的抗真菌药物种类有限,且缺点明显,远不能满足临床上真菌感染的治疗需求。因此,发现结构新颖、高效低毒的抗真菌先导化合物对于研发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意义重大。目前,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三方面着手:①发现新的抗真菌药物靶点、研究真菌产生耐药的机制与抗真菌药物应用的关系。②在已有的优势靶点中开发新骨架化合物或引入其它抗真菌机制。③对现有药物进行结构改造。显然,后两者为经济实用且研发周期较短的药物研究策略。真菌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CYP51)是目前上市的抗真菌药物最多的作用靶点,该酶参与真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过程,抑制该靶点可有效地抑制真菌繁殖。目前,临床应用的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的CYP51抑制剂类抗真菌药均为氮唑类化合物,鉴于氮唑类药物的广谱抗真菌活性、确切的疗效和结构多样性等方面的优势,仍有巨大的结构改造空间从而开发出更加广谱、高效、低抗性且低毒的新型CYP51抑制剂。相关研究表明,有机硒化合物具备多种生物活性,含硒小分子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研究亦有多篇报道。有机硒药物化学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如何有效地在药物分子中引入含硒官能团或含硒结构,从而改善或改变药物分子的生物活性。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工作中发现了大量具有优良抗真菌活性的含硒化合物,同时证明在抗真菌化合物中引入有机硒结构可以有效地增强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和改善相关药代动力学性质。因此,有机硒化合物在抗真菌药物研发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开发前景。本文通过对已有的真菌CYP51抑制剂的构效关系总结,结合课题组前期含硒抗真菌化合物的研究成果,依据相关药物研发策略,设计并合成了四类共计132个目标化合物,并系统进行了药理活性评价和作用机制研究。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均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了确证。首先,采用骨架跃迁的药物设计策略对经典的CYP51氮唑类抑制剂的结构骨架进行修饰,通过引入1,2,3-硒二唑结构片段,设计并合成了具有1,2,3-硒二唑结构的S系列目标化合物(S01~S24)24个。通过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真菌活性筛选,发现化合物S01、S03、S07和S11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活性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程度的杀真菌活性和抗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活性。此外,部分化合物还表现出对氮唑类耐药真菌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活性,显示出其在治疗多药耐药真菌感染方面具有重要研究前景。针对化合物S07的抗真菌机制研究表明,S07具有中等程度的CYP51抑制活性和促真菌细胞内源性活性氧(ROS)生成的活性。采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化合物S07与真菌CYP51(PDB ID:4UYM)的作用模式。细胞毒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具有中等强度的细胞毒性。在S系列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构效关系研究中发现,具有CYP51抑制活性和促真菌细胞ROS生成活性双重作用机制的目标化合物具有较突出的抗真菌活性。基于这一研究结果,本文采用分子融合策略,分别将联二硒醚和硒醚结构引入CYP51氮唑类抑制剂结构骨架中,设计并合成了 18个具有联二硒醚结构的M系列目标化合物(M01~M18)和18个具有硒醚结构的N系列目标化合物(N01~N18)。初步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和杀菌活性,其中代表化合物M01、M03、M05、N02、N03和N05不仅具有良好的抗耐药菌活性,还具有一定的抗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活性。抗真菌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M01和N03不仅对真菌CYP51有良好的抑制活性,还具有良好的促真菌细胞ROS生成活性。后续的细胞毒实验、溶血实验和体外肝微粒体稳定性实验表明,联二硒醚类化合物相比于硒醚类具有更低的毒性、极低的溶血性,具有良好的代谢稳定性。体内药效学实验表明,化合物M01在小鼠体内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可以显着降低小鼠肾脏载菌量,同时,小鼠体内毒性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具有低毒性。采用分子对接方法研究了化合物M01和N03与真菌CYP51(PDB ID:5TZ1)的作用模式,为进一步的化合物结构优化提供了依据。基于上述S、M和N系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及构效研究结果,选择具有促真菌产生ROS活性的氮唑类抗真菌药物咪康唑为先导化合物,运用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并合成了 30个咪康唑的含硒类似物(A01~A30),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对测试的8种普通菌株和5种氮唑类耐药菌株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其中目标化合物A03具有比咪康唑更强的杀菌活性和抗生物被膜活性,进一步的机制研究表明,A03具有比阳性对照药咪康唑、氟康唑更强的CYP51抑制活性,并具有同咪康唑相当的促真菌ROS生成活性。然而,进一步的细胞毒实验、溶血实验和体外肝微粒体稳定性实验表明,A03具有中等程度的细胞毒性、潜在的溶血性和较差的肝微粒体稳定性,因此,作为苗头化合物,需要对A03进行进一步的结构优化。为了改善苗头化合物A03的潜在溶血作用、细胞毒性和较差的代谢稳定性,通过对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合成共42个B、C系列目标化合物(B01~B28和C01~C14)。体外抗真菌活性研究发现,化合物B17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且比A03具有更低的代谢速率、细胞毒性和溶血作用。同时,B17亦显示出的较好的杀菌活性和抗生物被膜活性,且对氮唑类耐药菌株具有良好的抑制活性。进一步的抗真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B17具有良好的CYP51抑制活性和促真菌ROS生成活性。体内抗真菌活性实验表明,B17在小鼠体内可明显降低小鼠肾脏载菌量,具有良好的体内活性。针对目标化合物B17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和分子对接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其作用机制和作为抗真菌先导化合物的研究潜质,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研究基础。本文的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和拓展了有机硒化合物在抗真菌药物领域的应用,也为基于具有CYP51抑制活性和促真菌细胞ROS生成活性双重作用机制的抗真菌新药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研究基础。

杨敏[10](2021)在《博落回生物碱对新生隐球菌的作用机制与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C.neoformans)是一种含有荚膜的条件性致病真菌,可引起致命性的隐球菌性脑膜炎。随着广谱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的过度使用,真菌耐药性的问题日益严重,寻找新的抗真菌药物已刻不容缓。中草药因其来源广泛、成分丰富等优点已成为近年来的关注热点。本课题以新生隐球菌H99为研究对象,探究博落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对受试菌株的抗真菌和抗生物被膜的活性,初步分析了血根碱对新生隐球菌H99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并开展了血根碱新剂型的研究。研究结果将为人们开发基于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抗真菌药物的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为治疗新生隐球菌所致的相关感染提供新的候选化合物。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筛选抗真菌效果较好的中草药有效成分。以新生隐球菌H99为研究对象,提取博落回、乌梅和山楂中的有效成分,利用纸片扩散法分析三种中药粗提物的抑菌活性,初步确定博落回的抑菌效果较好,进而组合利用柱层析、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鉴定有效活性成分,确定了抗真菌有效活性成分为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探索血根碱-白屈菜红碱联合用药对新生隐球菌培养物及其生物被膜的作用机刺。使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血根碱-白屈菜红碱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分析药物对受试菌株的代谢活性和对抗生素摄取能力的影响;CLSM结合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分析药物对新生隐球菌H99生物被膜的影响,包括对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和清除作用,对生物被膜中的基质和被膜中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对新生隐球菌的MIC为16 μg/mL,CLSM观察到给药后的细胞膜通透性和细胞代谢活性均降低,且对抗生素的摄取能力增强,并结合FESEM的观察可知1/2 MIC的药物能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16 MIC的药物浓度可以达到清除生物被膜的效果。上述结果表明,血根碱-白屈菜红碱联合用药对新生隐球菌的抗菌活性和抗生物被膜能力显着。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血根碱对新生隐球菌H99基因组表达的影响。通过分析加药组和对照组,结果表明共有2044个基因出现差异表达,其中1057个基因上调,987个基因下调。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血根碱对新生隐球菌H99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影响ATP合成能力、黑色素合成、致病性、耐药性蛋白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制备RDP-FITC修饰的血根碱脂质体。应用薄膜分散法结合超声波技术制备RDP-FITC血根碱脂质体,并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处方,结果显示最佳工艺为:膜材比10.87:1,药脂比12.57:1,水合介质pH值7.07。制备所得的RDP-FITC血根碱脂质体包封率为84.92%,平均粒径大小为140.5 nm±1.3 nm,PDI值为15.69%±0.93%,平均电位大小为-5.97 mv±0.13 mv。此外,所制备的脂质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和规则的圆形结构,各项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良好。最后,对其抑菌活性进行了评价,发现RDP-FITC血根碱脂质体对新生隐球菌的抑菌浓度小于血根碱。

二、检测六种抗肿瘤抗生素对五种耐药细菌的杀灭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检测六种抗肿瘤抗生素对五种耐药细菌的杀灭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抗菌肽联合用药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流行病学
        1.1.2 抗菌药物种类及抗菌机制
    1.2 AMPs活性研究及介绍
        1.2.1 AMPs定义与分类
        1.2.2 AMPs的构效关系
        1.2.3 AMPs的作用机制
        1.2.4 AMPs与其他药物联合用药
    1.3 五种AMPs概述
        1.3.1 AP16 与AP16-K
        1.3.2 KK-20
        1.3.3 Hst-5
        1.3.4 Mt6-21DLeu
    1.4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AMPs单独抗菌活性筛选
    2.1 实验器材和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菌种
    2.2 实验方法
        2.2.1 五种AMPs的合成
        2.2.2 真菌的培养
        2.2.3 五种AMPs的 MIC
    2.3 实验结果
    2.4 讨论
第3章 联合用药的抗菌效果研究
    3.1 实验器材和仪器
        3.1.1 实验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1.3 实验菌种
    3.2 实验方法
        3.2.1 真菌的培养
        3.2.2 微量棋盘稀释法
    3.3 实验结果
        3.3.1 六种抗真菌药抗菌效果
        3.3.2 Hst-5 联合用药抗菌效果
        3.3.3 Mt6-21DLeu联合用药抗菌效果
        3.3.4 KK-20 联合用药抗菌效果
        3.3.5 AP16-K联合用药抗菌效果
        3.3.6 AP16 联合用药抗菌效果
    3.4 讨论
第4章 Hst-5与AmB体外协同抗真菌的作用研究
    4.1 实验器材和仪器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菌种
    4.2 实验方法
        4.2.1 真菌的培养
        4.2.2 体外联合药敏试验
        4.2.3 Hst-5与AmB协同作用对真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4.2.4 芽管及菌丝抑制实验
    4.3 实验结果
        4.3.1 Hst-5与AmB对40 株临床分离菌种的作用
        4.3.2 Hst-5与AmB联合用药对真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4.3.3 Hst-5与AmB联合作用对芽管及菌丝抑制研究
    4.4 讨论
第5章 Hst-5协同AmB抗菌机制研究
    5.1 受试菌株
    5.2 真菌培养基
    5.3 主要化学实验试剂
    5.4 仪器设备
    5.5 实验方法
        5.5.1 细胞膜磷通透性检测
        5.5.2 细胞内ROS水平检测
        5.5.3 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水平检测
    5.6 实验结果
        5.6.1 Hst-5&AmB协同作用对细胞膜磷通透性的影响
        5.6.2 Hst-5&AmB协同作用对细胞内ROS水平的影响
        5.6.3 Hst-5&AmB协同作用对细胞脂质过氧化程度的影响
    5.7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金属硼咪唑框架基复合材料的结构构筑及其抗菌抗肿瘤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表
1 绪论
    1.1 耐药性细菌和恶性肿瘤概述
    1.2 金属有机框架基复合材料在抗菌领域中的应用
        1.2.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中金属离子及配体抗菌机制
        1.2.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金属纳米粒子和药物载体
    1.3 金属有机框架基复合材料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1.3.1 金属有机框架基复合材料用于光热治疗
        1.3.2 金属有机框架基复合材料用于光动力治疗
        1.3.3 金属有机框架基复合材料用于化学动力治疗
    1.4 金属有机框架基复合材料在疾病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
    1.5 金属硼咪唑框架材料
    1.6 本文设计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2 M-NPs@Zn-BIF的结构构筑及高效杀灭水体有害细菌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M-NPs@Zn-BIF合成
        2.2.2 M-NPs@Zn-BIF测试与表征
        2.2.3 Ag@Zn-BIF抗菌性能测试
        2.2.4 Ag@Zn-BIF活性氧自由基捕获
        2.2.5 M-NPs@Zn-BIF催化还原硝基苯酚
        2.2.6 数据差异显着性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M-NPs@Zn-BIF合成与表征
        2.3.2 Zn-BIF晶面调控
        2.3.3 Ag@Zn-BIF抗菌性能
        2.3.4 Ag@Zn-BIF抗菌机制
        2.3.5 M-NPs@Zn-BIF催化还原硝基酚类化合物性能及机制
    2.4 本章小结
3 Bi_2S_3:Gd@Cu-BIF的结构构筑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性创面治疗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Bi_2S_3:Gd@Cu-BIF合成
        3.2.2 Bi_2S_3:Gd@Cu-BIF测试与表征
        3.2.3 Bi_2S_3:Gd@Cu-BIF光热转换性能测试
        3.2.4 Bi_2S_3:Gd@Cu-BIF活性氧自由基捕获
        3.2.5 Bi_2S_3:Gd@Cu-BIF体外抗菌实验
        3.2.6 Bi_2S_3:Gd@Cu-BIF MTT细胞毒性实验
        3.2.7 耐药菌感染动物实验模型
        3.2.8 数据差异显着性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Bi_2S_3:Gd@Cu-BIF合成与表征
        3.3.2 Bi_2S_3:Gd@Cu-BIF光热转换性能
        3.3.3 Bi_2S_3:Gd@Cu-BIF化学动力治疗机制
        3.3.4 Bi_2S_3:Gd@Cu-BIF体外抗耐药菌性能
        3.3.5 Bi_2S_3:Gd@Cu-BIF耐药菌感染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效果
        3.3.6 Bi_2S_3:Gd@Cu-BIF耐药菌感染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机制
        3.3.7 Bi_2S_3:Gd@Cu-BIF体内施用安全性
        3.3.8 Bi_2S_3:Gd@Cu-BIF多模态成像
    3.4 本章小结
4 CSNPs@Cu-BIF的结构构筑及温度反馈控制的乳腺癌治疗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CSNPs@Cu-BIF合成
        4.2.2 CSNPs@Cu-BIF测试与表征
        4.2.3 CSNPs@Cu-BIF光热转换性能测试
        4.2.4 CSNPs@Cu-BIF活性氧自由基捕获
        4.2.5 CSNPs@Cu-BIF MTT细胞毒性实验
        4.2.6 CSNPs@Cu-BIF体外联合消融癌细胞
        4.2.7 荷瘤裸鼠实验模型
        4.2.8 CSNPs@Cu-BIF代谢动力学和生物分布
        4.2.9 数据差异显着性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CSNPs@Cu-BIF合成与表征
        4.3.2 CSNPs@Cu-BIF光热转换性能
        4.3.3 CSNPs@Cu-BIF光动力和化学动力治疗机制
        4.3.4 CSNPs@Cu-BIF细胞实验
        4.3.5 CSNPs@Cu-BIF体内联合治疗
        4.3.6 CSNPs@Cu-BIF实体肿瘤联合治疗机制与多模态成像
        4.3.7 CSNPs@Cu-BIF温度反馈单元工作机制
        4.3.8 CSNPs@Cu-BIF抗耐药菌性能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Zn-BIF衍生多孔碳球超声成像和抗菌性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酸枣果提取物的抗菌增敏作用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酸枣概述
        1.1.1 酸枣的简介
        1.1.2 酸枣的分布
        1.1.3 酸枣的功效
    1.2 植物源抗菌增敏物质研究现状
        1.2.1 植物源抗菌增敏物质概述
        1.2.2 植物源抗菌增敏活性化合物分类
    1.3 植物源活性提取物对MRSA菌株引起感染的治疗研究现状
        1.3.1 MRSA菌株的概述
        1.3.2 治疗由MRSA菌株引起感染的传统疗法
        1.3.3 植物源活性提取物用于治疗MRSA菌株现状
    1.4 植物源活性物质作为药物用于治疗皮肤伤口感染的研究现状
    1.5 酸枣果抗菌增敏活性成分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酸枣果抗菌增敏精提物Fr.2a中活性成分的鉴定
    2.1 材料
        2.1.1 菌株
        2.1.2 仪器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液的制备
        2.2.2 培养基的制备
        2.2.3 样品的制备
        2.2.4 抑菌圈直径测定
        2.2.5 MIC读取、FIC测定
        2.2.6 生物被膜影响实验
        2.2.7 所需的菌株、载体和引物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抑菌圈直径的测定
        2.3.2 1,1-二氯甲醚与1,3-二氯丙醇抗菌增敏活性测定
        2.3.3 其他化合物抗菌增敏活性测定
        2.3.4 油酸酰胺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
        2.3.5 油酸酰胺对铜绿假单胞菌抗性基因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酸枣果抗菌增敏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3.1 材料
        3.1.1 样品
        3.1.2 仪器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酸枣果抗菌增敏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
        3.2.2 氯仿提取物分离过程中各组分的活性评价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以抗菌增敏活性为导向的酸枣果氯仿提取物的分离纯化
        3.3.2 Fr.B组分的GC-MS、核磁氢谱、红外光谱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酸枣果抗菌增敏精制物Fr.B的活性评价及其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4.1 材料
        4.1.1 样品
        4.1.2 仪器与试剂
        4.1.3 菌株
    4.2 实验方法
        4.2.1 培养基的配制
        4.2.2 广谱抗菌增敏活性研究
        4.2.3 时间杀伤曲线
        4.2.4 Fr.B对 MRSA菌株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
        4.2.5 Fr.B对 MRSA菌株培养液中电导率和核酸大分子含量的影响
    4.3 结果与分析
        4.3.1 Fr.B的广谱抗菌增敏活性研究
        4.3.2 Fr.B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4.3.3 Fr.B对 MRSA菌株细胞壁通透性的影响
        4.3.4 Fr.B对 MRSA菌株细胞膜通透性和完整性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精制物Fr.B的抗菌软膏制备及其活性评价
    5.1 材料
        5.1.1 样品
        5.1.2 仪器与试剂
        5.1.3 动物
        5.1.4 菌株
    5.2 实验方法
        5.2.1 培养基的配制
        5.2.2 筛选红霉素+Fr.B最佳配比
        5.2.3 红霉素+Fr.B软膏的制备
        5.2.4 软膏体内活性检测
        5.2.5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筛选红霉素+Fr.B最佳配比
        5.3.2 伤口感染模型的建立
        5.3.3 评估抗菌软膏对伤口创面的影响
        5.3.4 评估抗菌软膏对小鼠创面菌落数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革兰氏阴性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1.1 肠杆菌科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1.2 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1.3 不动杆菌耐药性研究现状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研究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磷霉素耐药性研究
        2.6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氯霉素耐药性研究
        2.7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8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磺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2.9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它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第3章 细菌性溶血素研究进展
        3.1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在其致病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3.2 单增李斯特菌溶血素(LLO)
        3.3 肺炎球菌溶血素(PLY)
        3.4 猪链球菌溶血素(SLY)
        3.5 产气荚膜梭菌溶血素(PFO)
        3.6 大肠杆菌溶血素
    第4章 主要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4.1 齐墩果酸
        4.2 熊果酸
        4.3 山楂酸
        4.4 科罗索酸
        4.5 其它五环三萜化合物
    第5章 新型抗耐药菌感染药物研究进展
        5.1 现有抗生素的改造和联合使用研究
        5.2 新型抗菌药物的研究
        5.3 天然化合物在抗耐药菌感染中的替代策略研究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筛选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外协同作用研究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齐墩果酸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体内协同作用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齐墩果酸抑制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的发现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机制的确证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致谢

(5)丹参提取物在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1.1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1.2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1.4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1.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研究
    第2章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相关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2.1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蛋白研究概况
        2.2 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毒素研究概况
        2.3 金黄色葡萄球菌超级抗原外毒素
        2.4 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乙酰基转移酶A(Oat A)
    第3章 丹参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3.1 丹参提取物主要脂溶性丹参酮类化合物
        3.2 丹参提取物主要水溶性丹酚酸类化合物
        3.3 丹参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1章 丹参的提取工艺研究
        1.1 材料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1.5 小结
    第2章 丹参提取物与不同抗生素的体外协同抗菌作用研究
        2.1 材料
        2.2 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丹参提取物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素的作用研究
        3.1 材料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制备工艺研究
        4.1 材料
        4.2 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丹参提取物注射液与硫酸庆大霉素联用的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
        5.1 材料
        5.2 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丹参提取物注射液对雏鸡人工感染耐甲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治疗试验研究
        6.1 材料
        6.2 方法
        6.3 结果
        6.4 讨论
        6.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致谢

(6)连朴饮加减方治疗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Hp与王氏连朴饮的相关研究
    1 Hp的流行病学特征
    2 Hp的微生物学特征
        2.1 Hp的形态学特征
        2.2 Hp的菌体动力特征
        2.3 Hp的生化特性
        2.4 Hp的分布特征
    3 Hp的致病机制研究
        3.1 Hp的免疫损害
        3.2 Hp的毒力因子
    4 Hp的致病机理学说
        4.1 漏屋顶(leking roof)假说
        4.2 胃泌素(gastrin-link)假说
    5 Hp与脾胃湿热证关系密切
    6 Hp与王氏连朴饮的相关研究
        6.1 连朴饮的方证研究
        6.2 连朴饮加减方药味研究
        6.3 连朴饮加减方前期研究基础
第二部分 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连朴饮加减方的组成与制备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试剂
        2.4 患者筛选
        2.5 微生物实验耗材制备
        2.6 克拉霉素耐药Hp的制备
        2.7 耐药性幽门螺杆菌的冻存与复苏
    3 结果
        3.1 临床幽门螺杆菌培养结果
        3.2 六种抗生素药敏结果
        3.3 连朴饮加减方药敏结果
    4 讨论
        4.1 胃粘膜的选择
        4.2 Hp的分离
        4.3 Hp的鉴定
        4.4 培养基的选择
        4.5 培养环境的选择
        4.6 用于筛选的抗生素
        4.7 菌株的冻融与复苏
        4.8 菌株的筛选
第三部分 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HAG小鼠胃炎疗效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试剂
        2.4 造模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菌液的制备
        2.5 干预药物的制备
        2.6 动物模型建立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小鼠一般情况
        3.2 小鼠小肠长度对比
        3.3 胃粘膜W-S银染色对比
        3.4 血清IL-6、TNF-α浓度对比
    4 讨论
        4.1 造模方式
        4.2 药物浓度的调整
        4.3 Hp球形变解读
        4.4 胃粘膜Warthin-Starry银染色结果
        4.5 各组血清TNF-α、IL-6 浓度的解读
        4.6 中药与抗生素联合治疗的思考
第四部分 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HAG小鼠胆汁酸代谢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药品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4 数据分析与处理
    3 实验结果
        3.1 总体胆汁酸差异对比
        3.2 组间含量有统计学差异胆汁酸
    4 讨论
        4.1 胆汁酸的生理功能
        4.2 胆汁酸与Hp的相关研究
        4.3 Hp与“肝”的证素研究
第五部分 连朴饮加减方对克拉霉素耐药性HAG小鼠肠道菌群的研究
    1 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药品与试剂
        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4 数据处理过程和参数
        2.5 统计学分析
    3 实验结果
        3.1 肠道菌群多样性分析
        3.2 门水平物种组成结构分析
        3.3 组间属水平差异分析
        3.4 LEfSe多级物种差异判别分析
        3.5 Net Work分析
    4 讨论
        4.1 Hp与肠道菌群
        4.2 Hp的不同治疗方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全文讨论
    1 连朴饮加减方疗效的综合评判
    2 问题与展望
    3 创新点
        3.1 沟通临床和科研的造模方式
        3.2 多组学分析全面反映中药的整体调节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综述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与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二 胆汁酸质谱MRM采集参数表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7)苯并噻唑和吲哚取代的菲啶季铵盐类衍生物作为FtsZ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抗菌活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抗菌药物
    1.2 细菌耐药的生化机制
    1.3 抗菌新靶点FtsZ
        1.3.1 FtsZ的结构
        1.3.2 FtsZ的功能
    1.4 FtsZ抑制剂
        1.4.1 具有FtsZ抑制功能的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
        1.4.2 具有FtsZ抑制功能的合成小分子化合物
        1.4.3 具有FtsZ抑制功能的多肽类化合物
第二章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2.1 设计背景
    2.2 设计策略
第三章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3.1 实验材料
    3.2 A系列化合物的合成
        3.2.1 合成路线
        3.2.2 实验操作
    3.3 B系列化合物的合成
        3.3.1 合成路线
        3.3.2 实验操作
    3.4 C系列化合物的合成
        3.4.1 合成路线
        3.4.2 实验操作
第四章 目标化合物的活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试剂及药品
        4.1.2 实验设备
        4.1.3 受试菌株
        4.1.4 对照药物及待测化合物
        4.1.5 培养基的配制
        4.1.6 药品的配制及灭菌
        4.1.7 菌种复苏、传代及冻存
    4.2 MIC值测定
        4.2.1 测定原理
        4.2.2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2.3 MIC测定结果
        4.2.4 构效关系讨论
    4.3 MBC值测定
        4.3.1 测定原理
        4.3.2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3.3 MBC测定结果
        4.3.4 构效关系讨论
    4.4 时间-杀菌曲线的测定
        4.4.1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4.2 时间-杀菌曲线测定结果与讨论
    4.5 生物膜抑制活性测定
        4.5.1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5.2 测定结果与讨论
    4.6 诱导耐药性实验
        4.6.1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6.2 测定结果与讨论
    4.7 溶血性测定
        4.7.1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7.2 测定结果与讨论
    4.8 初步体内药效学评价
        4.8.1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8.2 测定结果与讨论
    4.9 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形态
        4.9.1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9.2 测定结果与讨论
    4.10 FtsZ聚合动力学的测定
        4.10.1 实验原理
        4.10.2 溶液配制
        4.10.3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10.4 测定结果与讨论
    4.11 透射电镜观察FtsZ蛋白形态
        4.11.1 测定方法与操作步骤
        4.11.2 测定结果与讨论
    4.12 分子对接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 目标化合物结构及名称中英文对照
附录Ⅱ 化合物的~1H NMR,~(13)C NMR,MS谱图
附录Ⅲ 代表性化合物的HPLC图
研究生期间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新型石墨烯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光动力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基于高负载二氢卟吩e6 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石墨烯(PEI-G@Ce6)的双重增强抗菌策略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设备
        2.3 EGO和 PEI-G的制备
        2.4 PEI-G@Ce6 的制备
        2.5 纳米材料的物理表征
        2.6 光稳定性的检测
        2.7 单线态氧生成的检测
        2.8 抗菌活性的评价
        2.9 动物伤口感染模型及组织学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物理表征结果分析
        3.1.1 紫外表征
        3.1.2 红外表征
        3.1.3 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3.1.4 Zeta电位
        3.1.5 XRD表征
        3.1.6 拉曼光谱
        3.2 在水中的稳定性
        3.3 PEI-G@Ce6中Ce6 的载入量分析
        3.4 光稳定性实验分析结果
        3.5 活性氧实验分析结果
        3.6 体外对不同细菌的抗菌实验结果
        3.6.1 卡那霉素Kalamycin的抑菌曲线
        3.6.2 氨苄西林Ampicillin的抑菌曲线
        3.6.3 EGO的抑菌曲线
        3.6.4 Ce6的抑菌曲线
        3.6.5 PEI-G的抑菌曲线
        3.6.6 PEI-G@Ce6 的抑菌曲线
        3.7 动物皮肤伤口愈合实验结果
    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于聚乙烯亚胺功能化石墨烯(PEI-G)和金属有机骨架纳米材料(ZIF-67)的高效抗菌纳米复合载体的构建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仪器设备
        2.3 ZIF-67的制备
        2.4 PEI-G@ZIF-67 的制备
        2.5 Ce6/ZIF-67、Ce6/PEI-G@ZIF-67 的制备
        2.6 纳米材料的物理表征
        2.7 光稳定性的检测
        2.8 单线态氧生成的检测
        2.9 抗菌活性的评价
        2.10 动物伤口感染模型及组织学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物理表征结果分析
        3.2 光稳定性结果分析
        3.3 活性氧结果分析
        3.4 抗菌结果分析
        3.4.1 ZIF-67、PEI-G@ZIF-67 的抑菌曲线
        3.4.2 Ce6/ZIF-67的抑菌曲线
        3.4.3 Ce6/PEI-G@ZIF-67 的抑菌曲线
        3.5 动物皮肤伤口愈合实验结果
    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主要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综述 纳米材料在抗菌光动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9)真菌CYP51含硒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简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真菌与真菌感染
    1.2 目前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药物及其局限性
    1.3 具有研发前景的抗真菌药物靶标及其研究进展
    1.4 硒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1.5 小结
第二章 含1,2,3-硒二唑结构的CYP5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2.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
    2.3 抗真菌机制研究
    2.4 细胞毒实验
    2.5 分子对接研究
    2.6 小结
第三章 具有二硒醚/硒醚结构的CYP5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3.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3.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
    3.3 抗真菌机制研究
    3.4 细胞毒实验
    3.5 溶血实验
    3.6 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3.7 M01的体内抗真菌活性评价
    3.8 M01小鼠体内急性毒性与亚急性毒性实验
    3.9 分子对接研究
    3.10 小结
第四章 咪康唑含硒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抗真菌活性研究
    4.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4.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
    4.3 抗真菌机制研究
    4.7 分子对接研究
    4.8 小结
第五章 苗头化合物A03的结构优化及抗真菌活性研究
    5.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5.2 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评价
    5.3 细胞毒实验
    5.4 溶血实验
    5.5 体外代谢稳定性评价
    5.6 抗真菌机制研究
    5.7 体内抗真菌活性评价
    5.8 化合物B17药代动力学研究
    5.9 分子对接研究
    5.10 小结
第六章 实验部分
    6.1 化学合成实验部分
    6.2 体外抗真菌活性实验
    6.3 体内抗真菌活性实验
    6.4 抗真菌机制实验
    6.5 药理活性实验
    6.6 药代动力学测定
    6.7 分子对接研究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及个人简历
致谢
附图

(10)博落回生物碱对新生隐球菌的作用机制与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新生隐球菌的概述
        1.1.1 新生隐球菌的致病特点
        1.1.2 新生隐球菌的耐药性
    1.2 抗菌中药研究
        1.2.1 中药的抑菌活性
        1.2.2 中药活性成分的抗菌机制
    1.3 博落回的研究进展
        1.3.1 博落回主要有效成分
        1.3.2 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理化性质
    1.4 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1.4.1 脂质体概述
        1.4.2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1.5 立题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2 抗真菌中药的筛选及其活性成分的确定
    2.1 试验材料
        2.1.1 试验菌株
        2.1.2 中药材
        2.1.3 主要试剂
        2.1.4 试验器材
        2.1.5 溶液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菌株活化
        2.2.2 博落回、乌梅和山楂粗提物及药敏纸片的制备
        2.2.3 目标中药的筛选
        2.2.4 候选抑菌活性成分的分离以及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目标抑菌中药博落回的确定
        2.3.2 候选活性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2.4 讨论与小结
3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对新生隐球菌的作用机制
    3.1 试验材料
        3.1.1 试验菌株及药物
        3.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抗新生隐球菌活性分析
        3.2.2 抗新生隐球菌生物被膜的分析
        3.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抗新生隐球菌的MIC和MFC
        3.3.2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对新生隐球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3.3.3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破坏了新生隐球菌细胞膜的完整性
        3.3.4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对新生隐球菌抗生素侵染的影响
        3.3.5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降低新生隐球菌细胞的代谢活性
        3.3.6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抑制新生隐球菌细胞的粘附作用
        3.3.7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对新生隐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3.3.8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对新生隐球菌生物被膜内组分的影响
        3.3.9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对新生隐球菌生物被膜内细胞的影响
        3.3.10 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对新生隐球菌成熟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
    3.4 讨论与小结
4 血根碱抗新生隐球菌的转录组学研究
    4.1 试验材料
        4.1.1 试验菌株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4.2 试验方法
        4.2.1 转录组样品的制备
        4.2.2 建库测序
        4.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测序数据质量与参考序列对比分析
        4.3.2 血根碱对新生隐球菌H99基因表达的影响
    4.4 讨论与小结
5 RDP-FITC修饰血根碱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5.1 试验材料
        5.1.1 试验菌株
        5.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5.2 试验方法
        5.2.1 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
        5.2.2 方法学的建立
        5.2.3 处方优化实验
        5.2.4 响应面实验设计
        5.2.5 脂质体理化性质的考察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检测波长的确定及标准曲线的绘制
        5.3.2 不同因素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
        5.3.3 响应面实验结果
        5.3.4 脂质体理化性质
    5.4 讨论与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检测六种抗肿瘤抗生素对五种耐药细菌的杀灭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抗菌肽联合用药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作用及机制研究[D]. 尹葛子煦. 吉林大学, 2021(01)
  • [2]金属硼咪唑框架基复合材料的结构构筑及其抗菌抗肿瘤性质[D]. 齐野. 大连理工大学, 2021
  • [3]酸枣果提取物的抗菌增敏作用及其应用研究[D]. 高倩倩. 延安大学, 2021(11)
  • [4]齐墩果酸抑制β-内酰胺酶和细菌性溶血素活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周永林. 吉林大学, 2021(01)
  • [5]丹参提取物在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应用[D]. 崔玉梅. 吉林大学, 2021(01)
  • [6]连朴饮加减方治疗克拉霉素耐药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研究[D]. 丁辛.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1)
  • [7]苯并噻唑和吲哚取代的菲啶季铵盐类衍生物作为FtsZ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和抗菌活性评价[D]. 张楠. 山东大学, 2021(10)
  • [8]新型石墨烯纳米药物载体的制备及光动力抗菌活性研究[D]. 王江霞. 成都大学, 2021(07)
  • [9]真菌CYP51含硒小分子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 徐航. 沈阳药科大学, 2021(01)
  • [10]博落回生物碱对新生隐球菌的作用机制与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研究[D]. 杨敏.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测试六种抗肿瘤抗生素对五种耐药菌的杀灭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