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褐点石斑幼鱼生长利用、能量收支及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褐点石斑幼鱼生长利用、能量收支及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论文摘要

本研究中配制了以鱼粉为单一蛋白源的基础饲料、豆粕粉和鱼粉蛋白含量比为10:90、豆粕粉和鱼粉蛋白含量比为20:80、啤酒酵母粉和鱼粉蛋白含量比为10:90和玉米蛋白粉和鱼粉蛋白含量为10:90的四种双蛋白源饲料,共5种等氮(蛋白水平为50%)、等能饲料。以褐点石斑幼鱼为对象,综合生长指标、肌肉组成、能量分配和血液指标对比分析5种不同蛋白源饲料对幼鱼的影响,同时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定量分析了饲料中不同蛋白源对幼鱼生长的实际贡献比例。为褐点石斑幼鱼饲料中廉价优质蛋白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数据。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5种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褐点石斑幼鱼生长、肌肉组成、能量收支及血液指标的影响,对大小为18.1±4.2g的幼鱼进行了56d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 1)5种不同蛋白源饲料对幼鱼生长的影响摄食5组不同饲料幼鱼的成活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均末重中,10%玉米组差异显著低于其他四组,另外四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中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呈现10%豆粕组>20%豆粕组>全鱼粉组>10%酵母组>10%玉米组关系;饵料系数和摄食率为10%豆粕组<全鱼粉组<20%豆粕组<10%酵母组<10%玉米组;肝体系数从小到大依次为全鱼粉组、20%豆粕组、10%豆粕组、10%酵母组、10%玉米组。2)5种不同蛋白源饲料对幼鱼肌肉组成的影响肌肉粗蛋白含量表现为10%豆粕组>20%豆粕>10%酵母组>全鱼粉组>10%玉米组;所有组别中全鱼粉组的粗脂肪含量最高,含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全鱼粉组、10%豆粕组、10%酵母组、20%豆粕组和10%玉米组。能值的最高值是全鱼粉组,其次是10%豆粕、20%豆粕、10%玉米,能值最低的是10%酵母组。鱼体的水分占湿重比例为75.51%左右,20%豆粕组与全鱼粉组水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3)5种不同蛋白源饲料对幼鱼能量分配的影响摄食能高的组别其代谢能也高,各组别的代谢能占摄食能的比例均超过50%。具体的能量收支模式如下: 10%豆粕组100.00C = 21.83G + 19.76F + 6.63U + 51.77R 20%豆粕组100.00C = 20.37G + 18.06F + 6.04U+ 55.54R 10%酵母组100.00C = 18.30G + 20.66F + 7.18U + 53.85R 10%玉米组100.00C = 18.20G + 22.09F + 5.64U + 54.08R全鱼粉组100.00C = 21.43G + 18.86F + 5.84U + 53.86R4)5种不同蛋白源饲料对幼鱼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所有组别间血液中白球蛋白比例,血清中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尿酸含量以及血液中K+、Na+、Cl-、Ca2+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20%豆粕组的TP与全鱼粉和10%酵母两组间差异显著而与其他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0%豆粕组的ALB与全鱼粉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与其他三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0%豆粕组血糖含量显著低于全鱼粉组,与其他组别间无显著差异。10%玉米组的肌酐含量显著低于全鱼粉组,与其他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除10%啤酒酵母组外,其他两组饲料喂养的鱼体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全鱼粉组。2.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利用鱼粉蛋白和三种蛋白氮稳定同位素天然丰度(δ15N)存在的显著差异,对褐点石斑幼鱼(22.5±3.2g)投喂5种不同蛋白源饲料实验,实验第0、7、14、28、42、56d取样,通过分析鱼体肌肉组织的稳定同位素比率,评估三种蛋白和鱼粉分别对幼鱼肌肉组织生长的实际贡献率以及肌肉中营养物质的周转率,结果得出:1)随着鱼体的生长,鱼体肌肉的δ15N值发生正相关变化,并进过一定时间后达到平衡。7d时,全鱼粉组与10%玉米组差异显著(p<0.05),与其他几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14d时,20%豆粕组鱼体δ15N显著低于其他四组;28d时,10%豆粕组与10%玉米组差异不显著(p>0.05),此时,10%豆粕和20%豆粕肌肉组织与其饵料间氮稳定同位素丰度达到平衡;而全鱼粉组、10%酵母组和10%玉米组的δ15N值在42d后与其各自饲料间达到平衡;Hesslein模型估算出氮代谢周转率为:10%豆粕组拥有几组中最高值达0.061,其次是20%豆粕组0.054、10%酵母组0.038和全鱼粉组0.033,10%玉米组最低0.027。2)质量守恒模型算出的结果显示,鱼粉蛋白对幼鱼肌肉组织的氮贡献率要高于其在20%豆粕和10%酵母两组双蛋白源饲料氮中所占的实际比例,分别为84.888.86和93.1295.38,豆粕在20%替代中只贡献了11.1411.52,啤酒酵母在10%替代中只贡献了4.626.88,两者都低于其所在饲料组的实际比例;而豆粕替代10%鱼粉中,豆粕粉贡献了7.3910.83,贡献比例与其实际比例比较接近;玉米蛋白粉替代10%鱼粉时的贡献比例为7.359.45,略低于其在双蛋白源饲中的实际比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褐点石斑鱼简介
  • 1.2 三种蛋白源替代鱼粉的研究现状
  • 1.3 饵料对鱼类能量收支和血液指标影响的研究概况
  • 1.4 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应用
  • 1.4.1 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的表达和国际标准
  • 1.4.2 同位素分馏及其主要机理
  • 1.4.3 样品的稳定同位素分析
  • 1.4.4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水生动物营养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 1.4.5 质量守恒模型
  • 1.4.6 稳定性同位素技术的主要的优缺点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褐点石斑鱼幼鱼生长、能量收支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鱼的来源及其驯养
  • 2.1.2 饵料设计与制作
  • 2.1.3 实验装置及方法
  • 2.2 生长指标、肌肉组成分析及能值测定
  • 2.2.1 生长指标计算公式
  • 2.2.2 幼鱼肌肉组成分析和能值测定
  • 2.2.3 血生化指标的测定
  • 2.3 数据处理及统计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生长情况
  • 2.4.2 肌肉组成
  • 2.4.3 能量收支
  • 2.4.4 血生化指标
  • 2.5 讨论
  • 2.5.1 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褐点石斑鱼幼鱼生长利用和肌肉组成的影响
  • 2.5.2 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褐点石斑幼鱼能量分配的影响
  • 2.5.3 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褐点石斑鱼幼鱼血生化指标的影响
  • 3 应用稳定同位素技术评估不同蛋白源对褐点石斑幼鱼组织生长的相对贡献率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鱼来源与饲养
  • 3.1.2 实验饲料
  • 3.1.3 实验方法与管理
  • 3.1.4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3.1.5 不同蛋白对幼鱼氮的相对贡献率和肌肉氮周转率的估算
  • 3.1.6 数据统计和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15N 值'>3.2.1 不同蛋白源饲料及其饲料原料中的δ15N 值
  • 3.2.2 褐点石斑鱼的存活及生长情况
  • 15N 值的影响'>3.2.3 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褐点石斑幼鱼白肌δ15N 值的影响
  • 15N 的变化'>3.2.4 不同时间段白肌δ15N 的变化
  • 3.2.5 不同时间段鱼体的δ15N 值与Gw 的关系
  • 3.2.6 肌肉组织中的氮周转率和氮t50
  • 3.2.7 不同蛋白源和鱼粉对幼鱼肌肉氮的贡献率估算
  • 3.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动物蛋白源在畜牧生产上的研究利用概况[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5(05)
    • [2].植物性蛋白源饲料品质改善[J]. 饲料与畜牧 2019(06)
    • [3].植物蛋白源中抗营养因子对水产动物的影响[J]. 中国高新区 2017(06)
    • [4].日粮蛋白源调控仔猪氮营养素利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学报 2016(09)
    • [5].水产饲料动植物蛋白源替代体系及其与养殖鱼类食性的关系[J]. 河北渔业 2014(08)
    • [6].植物蛋白源在鱼类养殖中的利用研究进展[J]. 广东饲料 2009(07)
    • [7].不同大豆蛋白源对黄金鲈生长、饲料利用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8].仔猪饲料中的九种替代蛋白源[J]. 广东饲料 2016(05)
    • [9].中国饲用蛋白源的困境与出路[J]. 中国畜牧杂志 2010(10)
    • [10].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在鱼类配合饲料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饲料 2010(19)
    • [11].水产动物对植物蛋白源利用的研究进展[J]. 饲料工业 2010(24)
    • [12].薏苡仁谷蛋白源降压肽稳定性研究[J]. 中医药学报 2015(06)
    • [13].酪蛋白源降血压肽稳定性及其抑制作用机理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8(04)
    • [14].英雄城内再聚首 共话饲用蛋白源应用新篇章——记第三届饲料蛋白源应用技术研讨会[J]. 饲料研究 2014(24)
    • [15].水产饲料蛋白源营养价值的评价方法[J]. 海洋科学 2009(07)
    • [16].乳酪蛋白源抗菌肽——结构、功能及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0(03)
    • [17].以大豆蛋白代替鱼粉作饲料蛋白源的最优比例[J]. 宁波农业科技 2008(02)
    • [18].动物蛋白源抗氧化肽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22)
    • [19].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对鱼类机体氧化胁迫的研究进展[J]. 贵州畜牧兽医 2012(04)
    • [20].鸡骨蛋白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制备技术[J]. 农产品加工 2012(12)
    • [21].不同蛋白源发酵酸奶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0(05)
    • [22].功能蛋白源饲料[J]. 饲料与畜牧 2010(06)
    • [23].2014·第三届饲料蛋白源应用技术研讨会暨蛋白源大会[J]. 饲料与畜牧 2014(10)
    • [24].不同植物蛋白源饲料对黄鳝生长及肉质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3(05)
    • [25].复合蛋白源替代鱼粉对杂交鳢生长、体组成与生化指标的影响[J]. 水产学报 2018(05)
    • [26].不同植物蛋白源日粮对山羊血液氮素代谢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 2013(03)
    • [27].植物蛋白源在鱼类配合饲料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 2010(08)
    • [28].混合植物蛋白源对罗非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10(03)
    • [29].肠内营养制剂蛋白源的营养评价研究[J]. 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0(04)
    • [30].生长猪不同蛋白源日粮必需氨基酸释放规律探讨[J]. 中国畜牧杂志 2018(07)

    标签:;  ;  ;  ;  ;  

    不同蛋白源饲料对褐点石斑幼鱼生长利用、能量收支及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