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喂蚕豆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投喂蚕豆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论文摘要

近年来,受美国贸易壁垒的制约和国内火锅市场的强力拉动,我国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产业逐渐由出口依赖型转向国内消费型。但由于鮰鱼肉质细腻、无肌间刺,切成薄片后在火锅中烹煮时易碎烂而影响了其可接受性。通过调整饲料成分和饲养方式可改变养殖鱼类肌肉的肉质和风味。本课题以250g左右的斑点叉尾鮰为实验对象,以配合饲料组鮰鱼为对照,研究了投喂蚕豆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肌肉特性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为改善斑点叉尾鮰肉质、开发火锅专用脆爽鮰鱼片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测定了蚕豆组和配合饲料组斑点叉尾鮰第Od、20d、40d、60d、80d和100d时的生长性能指标。蚕豆组和配合饲料组增重率分别为104.85%和276.97%,蚕豆组的鮰鱼生长速度明显较配合饲料组慢。蚕豆组和配合饲料组饵料系数分别为4.32和2.11,蛋白质效率分别为80.52%和145.16%,肥满度分别为14.72和23.83。(2)研究了两个实验组鮰鱼养殖过程中肌肉基本营养成分和蛋白质组成的变化。两个实验组除粗灰分无显著差异(P>0.1)外,蚕豆组鮰鱼肌肉粗蛋白、粗脂肪和总糖含量较配合饲料组显著降低(P<0.01),水分含量明显提高(P<0.01)。蚕豆组和配合饲料组的各种蛋白组分含量均有显著差异,其中蚕豆组的肌原纤维蛋白、碱溶性蛋白、胶原蛋白含量、盐溶性蛋白和不溶性蛋白明显高于配合饲料组,而肌浆蛋白和水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两实验组P、Ca、Fe和Zn的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其中蚕豆组P含量明显降低,而Ca、Fe和Zn的含量显著增高。(3)分析了两个实验组鮰鱼饲喂过程中肌肉氨基酸组成及脂肪酸组成变化。蚕豆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均低于对照组。蚕豆组和配合饲料组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97.40和95.97,表明投喂蚕豆后的斑点叉尾鮰蛋白质质量较佳,氨基酸组成更趋合理。蚕豆组不饱和脂肪酸所含比例与同期配合饲料组相比都较低。饲喂100天后,蚕豆组和配合饲料组的斑点叉尾鮰肌肉的脂肪酸含量为3206.5mg/kg和3294.2mg/kg,不饱和脂肪酸分别为2206.2mg/kg和2382.4mg/kg,脂肪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低于配合饲料组。(4)研究了蚕豆组和配合饲料组鮰鱼养殖过程中背部肌肉的质构参数变化。饲喂蚕豆后,鮰鱼肌肉生、蒸和煮三种处理方式的硬度、弹性、回复性和咀嚼性均大于配合饲料组,其中蚕豆组鮰鱼肉硬度和咀嚼性都极显著提高,说明饲喂蚕豆可以明显改变鮰鱼肉的质构特性。(5)研究了两个实验组鮰鱼饲喂100天时肌肉的热特性和微观结构。经饲喂100天后,蚕豆组和配合饲料组冻结温度分别为-11.64。C和-11.85℃,冰点分别为-1.84℃和-2.13℃,蚕豆组鮰鱼肌肉的冻结温度和冰点均高于配合饲料组。蛋白质的主要成分肌球蛋白、肌浆蛋白、肌动蛋白的变性温度相比配合饲料组显著降低。鮰鱼脆化后肌肉的基本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肌束,肌原纤维的微观结构有明显变化。蚕豆组肌原纤维截面形状变得不规则,横切面积增大,肌鞘增厚。从纵切面来看,蚕豆组相比配合饲料组肌原纤维的排列更加规则,而且肌节变长,明暗带纹理也更为清晰。(6)分析了鮰鱼养殖过程中血液生理生化指标。饲喂蚕豆的斑点叉尾鮰红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较配合饲料组显著减少;蚕豆组斑点叉尾鮰血液中甘油三酯、胆固醇、碱性磷酸酶和血糖含量低于饲料组,血钙含量明显高于配合饲料组;蚕豆组的溶菌酶活性及抗体效价显著低于配合饲料组,白细胞吞噬指数略低于配合饲料组。蚕豆组鮰鱼的机体免疫性能明显下降。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斑点叉尾鮰的生物学特性及营养需求
  • 1.1.1 斑点叉尾鮰的基础生物学特性
  • 1.1.2 斑点叉尾鮰的营养需求
  • 1.2. 蚕豆的营养价值
  • 1.2.1 蚕豆营养成分
  • 1.2.2 蚕豆的生理活性物质
  • 1.2.3 蚕豆的抗营养因子
  • 1.3 投喂蚕豆对几种淡水鱼生长及肌肉特性影响
  • 1.3.1 投喂蚕豆对几种淡水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1.3.2 投喂蚕豆对几种淡水鱼营养成分的影响
  • 1.3.3 投喂蚕豆对几种淡水鱼物理指标的影响
  • 1.3.4 投喂蚕豆对草鱼肌肉超微结构的影响
  • 1.3.5 投喂蚕豆对草鱼血液常规指标的影响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原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生长指标的计算
  • 2.2.2 营养指标的测定方法
  • 2.2.3 热特性的测定方法
  • 2.2.4 质构特性的测定方法
  • 2.2.5 蛋白质组成的测定方法
  • 2.2.6 微观结构的测定方法
  • 2.2.7 血液采集与测定
  • 2.3 实验设计
  • 2.3.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2.3.2 试验鱼种
  • 2.3.3 试验饲料
  • 2.3.4 饲养管理
  • 2.3.5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投喂蚕豆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投喂蚕豆对鮰鱼肌肉营养组分的影响
  • 3.2.1 投喂蚕豆对鮰鱼肌肉理化成分的影响
  • 3.2.2 投喂蚕豆对鮰鱼肌肉蛋白质组成的影响
  • 3.2.3 蚕豆组与配合饲料组鮰鱼的全蛋白电泳比较
  • 3.2.4 投喂蚕豆对鮰鱼肌肉氨基酸组成的影响
  • 3.2.5 投喂蚕豆对鮰鱼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 3.2.6 蚕豆组与配合饲料组鮰鱼的矿物质组成比较
  • 3.2.7 小结
  • 3.3 投喂蚕豆对鮰鱼肌肉特性的影响
  • 3.3.1 投喂蚕豆对鮰鱼肌肉质构特性的影响
  • 3.3.2 投喂蚕豆对鮰鱼肌肉热特性的影响
  • 3.3.3 投喂蚕豆对鮰鱼肌肉超微结构的影响
  • 3.3.4 小结
  • 3.4 投喂蚕豆对鮰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1 投喂蚕豆对鮰鱼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 3.4.2 投喂蚕豆对鮰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4.3 蚕豆组与配合饲料组鮰鱼免疫机能比较分析
  • 3.4.4 小结
  • 4 讨论
  • 4.1 投饲蚕豆对鮰鱼生长的影响
  • 4.1.1 饲料基本营养成分对鮰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4.1.2 饲料必需氨基酸组成对鮰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4.1.3 饲料矿物质组成对鮰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 斑点叉尾鮰脆化专用饲料的开发
  • 4.3 斑点叉尾鮰肌肉脆化机理的探讨
  • 4.3.1 鱼肉的蛋白质组成与其脆化的关系
  • 4.3.2 鱼肉的组织结构与其脆化的关系
  • 4.3.3 鱼肉中Ca含量与其脆化的关系
  • 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生物絮团的培养及影响因素[J]. 安徽农学通报 2017(20)
    • [2].肌醇对卵形鲳鲹生长、饲料利用和血液指标的影响[J]. 南方水产科学 2011(03)
    • [3].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J]. 药学研究 2015(04)
    • [4].饲料中添加茶叶粉末对育肥猪肉质性状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08)
    • [5].地衣芽孢杆菌对尖吻鲈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 南方水产 2009(02)
    • [6].不同转食策略对匙吻鲟苗种生长和存活的影响[J]. 饲料博览 2017(07)
    • [7].饲料浮萍水平对黄金锦鲤生长性能、消化酶活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7(04)
    • [8].不同蛋白与脂肪日投喂水平对斜带石斑鱼生长的影响[J]. 热带生物学报 2015(01)
    • [9].长期食用何首乌对小鼠造血系统的影响[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6(12)
    • [10].幼参发酵饲料的制备及其养殖效果评价[J]. 大连工业大学学报 2016(04)
    • [11].生物饲料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及消化功能的影响[J]. 海洋科学 2015(08)
    • [12].不同商品饲料对生长、体色及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J]. 淡水渔业 2009(03)
    • [13].膳食锌对饲料引起的大黄鱼铜中毒症的保护作用[J]. 饲料博览 2016(05)
    • [14].饲料对雌体三疣梭子蟹不同部位滋味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19)
    • [15].不同配合料饲喂育肥猪对比试验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4(Z1)
    • [16].肥胖对大鼠前列腺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J]. 重庆医学 2014(04)
    • [17].高脂饲料诱发大鼠肥胖模型的实验研究[J]. 现代预防医学 2008(16)
    • [18].不同饲料组合对荷杂公牛生长发育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13)
    • [19].饲料蛋白水平对不同规格凡纳滨对虾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南方水产科学 2012(05)
    • [20].预消化对加酶饲料品质及饲用效果的影响[J].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08(10)
    • [21].不同配方高脂饲料构建高血脂症大鼠模型的比较及评价[J]. 实验动物科学 2018(01)
    • [22].三疣梭子蟹生物学特性及氨基酸含量的研究[J]. 饲料研究 2010(03)
    • [23].饲料中添加茶末对育肥猪胴体性状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24)
    • [24].淫羊藿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J].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09)
    • [25].饲料蛋白和油脂水平对鲤生长及代谢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0(07)
    • [26].大口黑鲈投喂两种不同饲料对水质指标的影响[J]. 水产学杂志 2009(01)
    • [27].不同水质和饲料对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20)
    • [28].饵料种类对中华绒螯蟹脂肪酸组成及打斗行为的影响[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20(03)
    • [29].电针“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调控及其作用机制[J]. 中国针灸 2012(03)
    • [30].草鱼集约化养殖中的磷循环[J]. 水产科学 2015(08)

    标签:;  ;  ;  ;  ;  

    投喂蚕豆对斑点叉尾鮰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