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信贷提供对东道国信贷规模的影响 ——以泰国为例

外资银行信贷提供对东道国信贷规模的影响 ——以泰国为例

论文摘要

构成泰国金融危机的原因有很多:庞大的外债、不合理的汇率制度、游资的冲击、资本市场的虚假繁荣、错误的产业政策等等。每一场危机爆发的原因都是复杂的,有外部冲击的影响也有本国经济或金融发展的缺陷,没有任何一场危机可以单一的归结到一个原因上,泰国金融危机同样如此。本文的思路是,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确立了以下观点,外资银行对泰国的信贷提供是泰国金融危机爆发前泰国信贷肆意扩张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泰国信贷规模的扩张也对资本市场的价格泡沫的滋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作者在写作伊始并不能完全肯定上述推导是否真实存在,在写作的过程中通过对于其他学者的理论的学习和泰国数据的实证研究确定了这一推导的存在性。本文采用的写作方法主要由理论推导、实证分析。第一部分是外资银行信贷提供对东道国信贷规模影响相关文献的简单综述。第二部分回顾了泰国金融风暴发生过程中外资银行信贷供给、泰国信贷规模扩张、资本市场(主要是房地产市场)泡沫衍生的相关经济情况,以及有相似情况的东南亚其他诸国,这部分的简单描述有助于从一个直观的角度了解本文论证的观点。第三部分是外资银行信贷提供导致东道国信贷规模扩张的理论推导,这一部分的理论推导是基于Christian E. Weller在文章《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multinational banks and credit supply:the case of Poland》提出的理论和模型模拟,也是下面进行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Weller通过对1990年波兰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后,信贷规模数据的分析和模拟提出,外资银行信贷提供对于东道国信贷规模会产生扩张或者收缩效应并不是绝对的,最终出现哪种效应取决于一个因素——资本充足率(capital to assets ratio),这指标是否低于临界值将决定外资银行信贷的提供最终带来信贷规模的扩张还是信贷规模的收缩。在Weller的论文中,波兰本土银行60%的股份归属于政府,政府为波兰本土银行制定相应的资本充足率临界值,而且为了整个国家经济、金融环境的稳定不允许银行在低于这一临界值的情况下运营,在这种前提下外资银行信贷发放对于波兰信贷市场的扩张作用被波兰本土银行的信贷规模的收缩效应所抵消,整个信贷市场规模不升反降。然而泰国的境况恰恰相反,首先泰国的商业银行大多数归私人所有,如果没有政府的金融监管,这些私人银行往往倾向于追逐高风险高利润的信贷业务,这是因为这个时候资本充足率可以根据银行持有者的目的不断降低,当这个指标不断降低时银行呆坏账中损失的属于银行的自有资本就不断减少,最极端的情况就是银行的自有资本额为零,发放的贷款全部来自于其负债业务,当借贷者拒绝偿还贷款时,全部损失由存款者负担,而银行可以在没有资本的情况下获得存贷款之间的利差,所以泰国政府的监管对于泰国银行业在金融市场开放中的稳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缺乏这种外部的约束力,泰国本土的银行只会在外资银行强大的竞争力和追逐利润的欲望下选择盲目甚至肆意的信贷扩张。伴随着泰国金融市场开放同时进行的泰国金融自由化的措施实际上为以后金融危机的发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使泰国的金融自由化的政策,诸如降低银行准备金率、放松对于信贷业务的监管,这些政策不仅降低了政府对于流入外资的监管力度也降低了政府对于本国银行业务的监管。这就是为什么外资银行为泰国提供信贷后,泰国信贷市场和波兰信贷市场截然不同的表现。泰国信贷规模的扩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效应的共同作用:1外资银行信贷提供对于本国信贷规模的扩张效应。2在抢占市场份额、追逐更高利润的驱动下,本土商业银行不顾资本充足率的降低盲目增加信贷供给量的扩张效应。3大量低息外资流入对于储蓄不足的本土银行提供了补充资产的另外途径,通过低息借入高息借出来扩大的信贷规模增加利润,由此产生的信贷扩张效应。以上三个效应最终导致了泰国信贷规模的扩张。第四部分是外资银行信贷提供对泰国信贷规模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分为指标数据分析和模型模拟两部分,而模型的模拟是以Weller的模型为基础根据泰国的国情进行适当的改变而来。模型的模拟部分采用的是1983年—2009年的数据,数据来源于BIS consolidated bank数据库、locational bank数据库和Word bank的数据整理。按照一国信贷规模(domestic credit)的决定因素和本文研究的目的,一共对外资银行在泰国的直接贷款(local claims)、泰国的全部外资借款(即外资银行借给泰国的全部贷款)(total foreign claims)、银行资本(bank capital)、银行资产(bank assets)、国民生产总值(GDP)、存款(deposit)进行了模拟。由于选用的时间序列数据,需要先进行平稳化处理,而平稳化处理后的数据可能会和初始数据表达的含义有所区别或者是对其经济含义的表达有所减弱,作者不能肯定上述经过处理后的变量对于泰国信贷规模的影响,所以进行了大量的拟合实验,每一种处理方法得出的拟合结果都不尽相同,但是方程中各个解释变量对于被解释变量的解释力度和正负方向却是基本相同的,最后作者选择了一个模拟效果比较好而且能够验证本文观点的模型进行了分析,虽然最后模拟出来的方程的拟合度不是太理想(75%),但是这一部分进行实证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分析影响泰国信贷规模的因素都有哪些而是为了验证外资银行的信贷提供对泰国信贷规模产生的影响,所以总体模拟的结果还是可以接受的。第五部分是对于外资银行信贷的提供在泰国金融危机中产生的影响。外资银行信贷的提供导致泰国信贷规模的扩张,而泰国信贷规模的扩张最终引发了资本市场的价格泡沫,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本部分是关于外资银行信贷提供对泰国房地产价格影响的简单的理论推导和实证研究。这一部分的理论推导来源于Allen和Gale(1998)在文章《Bubbles and crisis》。Allen和Gale通过对比存在银行贷款和不存在银行贷款给两种情况下资本品价格的高低,最终得出信贷的提供或者信贷规模的扩大会导致资本品价格的上升。实证研究部分通过对外资银行提供的全部贷款(total foreign claims)、外资银行的本地贷款(local claims)、泰国信贷规模总额(domestic credit)对房地产价格(property price)的格兰杰检验,验证了Allen和Gale理论的正确性,没有对这一部分进行方程模拟是因为房地产价格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这一部分的论证旨在证明信贷扩张、外资银行的信贷进入对资产价格存在影响。第六部分:如前所述,任何一场危机的爆发的原因都是错综复杂的,泰国信贷规模的扩张和资本市场的价格泡沫也不能完全归结于外资银行信贷的提供,但是毫无疑问外资银行信贷的提供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然而是否外资银行信贷的提供就一定会造成东道国信贷的肆意扩张,而东道国信贷的扩张一定会引发资本市场的价格泡沫?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两者的发生都是存在前提条件的。本部分根据前面五部分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包括:1信贷的扩张应与经济的增长同步,过快或者过慢都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平稳发展,通过信贷扩张刺激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不可取。2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的金融监管体系既包括职能全面、职责清晰、有执行力的金融监管机构,也包括全面有效地金融监管制度。3建立强大的本民族商业银行,以抵御金融自由化引发的金融脆弱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相关文献综述
  • 2. 泰国金融危机的简要回顾
  • 2.1 泰国
  • 2.1.1 泰国实施金融改革的原因
  • 2.1.2 泰国实施的金融改革的措施
  • 2.2 东南亚其他诸国
  • 3. 外资银行信贷供给对东道国信贷规模影响模型的理论支持
  • 4. 外资银行对信贷规模影响模型的指标分析和模型建立
  • 4.1 相关指标分析
  • 4.2 外资银行对信贷规模影响相关指标的模型分析
  • 4.2.1 通径分析
  • 4.2.2 单一处理
  • 4.2.3 复合处理方法
  • 4.2.4 模型分析
  • 5. 外资银行的信贷供给的其他影响
  • 6. 相关政策建议
  • 7.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外资银行再迎展业机遇期[J]. 中国金融家 2019(11)
    • [2].外资银行加速助力脱贫攻坚[J]. 中国外资 2019(21)
    • [3].如何看待外资银行及保险管理条例新修订[J]. 中国外资 2019(21)
    • [4].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试点 外资银行摩拳擦掌[J]. 中国外资 2020(13)
    • [5].外资银行为什么没有成为“鲶鱼”?[J]. 中国外资 2020(15)
    • [6].外资银行休戚与共[J]. 中国外汇 2020(12)
    • [7].一柄双刃剑——外资银行渗透为东道国带来了什么?[J]. 经济资料译丛 2019(01)
    • [8].外资银行发展现状调查[J]. 华北金融 2019(02)
    • [9].从外资银行在华发卡看中国金融市场的稳步开放[J]. 中国信用卡 2019(06)
    • [10].在韩外资银行2018年经营业绩特点分析及启示[J].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9(07)
    • [11].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的研究分析——以花旗银行为例[J]. 统计与管理 2019(04)
    • [12].开放之初我在外资银行二三事[J]. 中国金融 2019(20)
    • [13].多家在华外资银行公益扶贫成果显著[J]. 中国外资 2019(18)
    • [14].动作频频 外资银行在华拓展提速[J]. 中国外资 2019(19)
    • [15].外资银行“松绑”进阶[J]. 法人 2017(12)
    • [16].与外资银行同行[J]. 中国外汇 2017(14)
    • [17].外资银行未来发展之路[J]. 中国外汇 2017(14)
    • [18].外资银行将迎来下一个黄金发展期[J]. 中国外汇 2017(14)
    • [19].外资银行黄金十年[J]. 中国外汇 2017(14)
    • [20].外资银行破解困局须突破哪些瓶颈[J]. 金融经济 2017(23)
    • [21].外资银行破解困局须突破哪些瓶颈?[J]. 中国外资 2017(23)
    • [22].宏观经济形势下在华外资银行的发展现状和新机遇研究[J]. 中国商论 2018(06)
    • [23].外资银行全面进入中国:是猛虎入境 还是蜻蜓点水?[J]. 中国外资 2018(11)
    • [24].在扩大开放格局中迎来外资银行发展新时期[J]. 中国银行业 2018(06)
    • [25].粤港澳大湾区为外资银行带来全新发展机遇[J]. 中国银行业 2018(06)
    • [26].沐改革开放春风上海外资银行行稳致远[J]. 中国银行业 2018(06)
    • [27].外资银行共话新一轮银行业对外开放[J]. 中国银行业 2018(06)
    • [28].在华外资银行经营业绩评价——基于中外资银行比较研究[J]. 中国物价 2016(12)
    • [29].外资银行在华发展“不进则退” 逐渐进入平稳期[J]. 中国外资 2017(01)
    • [30].在华外资银行可投内银[J]. 中国外资 2017(09)

    标签:;  ;  ;  

    外资银行信贷提供对东道国信贷规模的影响 ——以泰国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