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研究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研究

论文摘要

从1997年我国开始实行高校收费制度以来,围绕着对困难大学生进行资助问题,有关部门一直在研究相关的资助政策。在借鉴国外成功的助学经验的基础上,国家于1999年试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经办银行已经发放了巨额的助学贷款,贷款余额在2005年达到170多亿元。国家助学贷款具有很强的政策性,但助学贷款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由于贷款期限长、贷款额度小、贷款人分散、学生还贷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等等原因,造成了管理上的不便,同时造成银行该部分资产缺乏流动性,降低了银行的盈利效率。因此银行始终没有积极性,很大比例的困难学生得不到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贷款没有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所以,有必要对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如果能够借鉴美国的学生贷款管理模式,将金融领域的创新工具资产证券化引入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中来,无疑将会解决上述难题。正是基于此,本文首先从分析资产证券化的结构和原理入手,结合国家助学贷款的发行现状和问题,分析了我国进行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进而通过分析资产证券化运行机制中的关键环节——特殊目的机构——的种类和性质,结合我国现有的金融市场条件、法律法规,以及国外已有的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国内已有的资产证券化成功运作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模式。希望以此能够理顺国家助学贷款各方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改善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解决上述难题,改变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现状,促进国家助学贷款健康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背景
  • 1. 我国现阶段的高校中有为数众多的经济困难大学生
  • 2. 我国已经发放了巨额的国家助学贷款
  • 3. 国家助学贷款没能得到有效管理
  • (二)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实践意义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 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内容
  • 3. 研究方法
  • (五) 论文的创新性与不足
  • 二、资产证券化基本理论
  • (一) 资产证券化定义
  • (二) 资产证券化的实质
  • 1. 资产证券化有机地结合了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
  • 2. 资产证券化是一种金融创新
  • (三)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历程
  • (四) 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基础
  • 1.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
  • 2. 风险与收益理论
  • 3. 希尔伯(W·Silber)的金融创新制约理论
  • 4. 预期收入理论
  • (五) 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
  • 1. 发起人
  • 2. SPV 机构
  • 3. 投资人
  • 4. 资产管理人
  • 5. 文件管理人
  • 6. 信用增级人
  • 7. 信用评级机构
  • 8. 承销机构
  • (六) 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结构
  • 三、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发展历程
  • 1. 国家助学贷款的试行
  • 2. 国家助学贷款的全面推开
  • 3. 建立新政策和新机制,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 (二) 国家助学贷款的理论基础
  • 1. 教育公平理论
  • 2. 成本分担理论
  • (三)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分析
  • 1.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面临的困境
  • 2.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 (四)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 1. 我国进行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外部环境可行性分析
  • 2.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风险与收益分析
  • 3. 我国进行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的信用条件分析
  • 四、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设计
  • (一) 美国联邦家庭教育贷款项目贷款资产证券化分析及启示
  • (二) 我国已有资产证券化模式分析及启示——以浙商银行小企业贷款资产证券化为例
  • (三)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设计
  • 1. SPV 的设立方式
  • 2.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模式设计
  • 3.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建议
  • 五、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所需要的环境改进建议
  • (一) 健全国家助学贷款的法律制度
  • 1. 健全相关资产证券化的法律
  • 2. 健全国家助学贷款的法律制度
  • (二) 加强整个社会信用制度建设,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等级
  • (三) 开设信用意识、信用法制教育课程
  • (四) 完善资产证券化所需的相关中介机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资产证券化中对适宜证券化资产的思考[J]. 时代金融 2009(10)
    • [2].企业资产证券化相关问题探究——证券化资产如何与发起企业资产实现脱离[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09)
    • [3].浅析证券化资产池的构建[J]. 首席财务官 2011(11)
    • [4].资产证券化中的终止确认:会计处理述评与实务探讨[J]. 金融纵横 2009(05)
    • [5].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 [6].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运用[J]. 新疆金融 2008(06)
    • [7].美欧证券化资产风险留存及对中国的启示[J]. 国际金融 2012(04)
    • [8].证券化资产终止确认会计方法的比较与选择[J]. 现代经济信息 2011(03)
    • [9].河南省发展资产证券化的突破口选择[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4(03)
    • [10].浅析我国资产证券化之风险隔离机制[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2(02)
    • [11].专利资产证券化制度基础资产性质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13(19)
    • [12].资产证券化让与制度探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9)
    • [13].资产证券化流程及其会计处理研究[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3)
    • [14].国有投资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融资初控[J]. 国有资产管理 2010(10)
    • [15].资产证券化及其会计问题研究[J].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10(01)
    • [16].机构投资者的证券化实践:经验与困惑[J]. 当代金融家 2016(05)
    • [17].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探讨[J]. 时代经贸(中旬刊) 2008(S9)
    • [18].我国资产证券化法律冲突与障碍刍议[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4(01)
    • [19].证券化资产“真实出售”的法律标准[J]. 沈阳大学学报 2009(03)
    • [20].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与税收的处理[J].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08(01)
    • [21].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探讨[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09)
    • [22].服务商与美国资产证券化[J]. 中国金融 2015(11)
    • [23].对证券化资产会计确认标准的思考[J]. 企业导报 2011(05)
    • [24].资产证券化发起人会计确认方法比较研究[J]. 财会通讯 2009(31)
    • [25].证券化资产是否继续涉入的判断——基于内部担保提供信用增级的视角[J]. 财务与会计 2018(14)
    • [26].从供求角度分析证券化资产的选择[J]. 时代金融 2009(03)
    • [27].试析资产证券化会计信息披露[J]. 中国农业会计 2008(09)
    • [28].资产证券化让与公示制度探讨[J].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08(03)
    • [29].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主要类型、趋势及启示[J]. 浙江学刊 2009(06)
    • [30].我国资产证券化“真实出售”之探析与完善刍议[J]. 法学杂志 2010(10)

    标签:;  ;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资产证券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