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论中“势”观念研究

中国画论中“势”观念研究

论文摘要

在中国古代画论中,“势”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其内容涉及到中国画创作的各个阶段,是画家突破时空的局限,以有限的空间来表现无限的生命精神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中国画品评领域的重要标准。本文将在总结画论中“势”之含义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形势、布势、气势)对中国古代画论中涉及到“势”的论述进行一个全面地、系统地梳理,最后达到一个对“势”清晰、条理的认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形势论
  • 第一节、画论中对自然之形势的总结
  • 第二节、自然形势对画面之势的影响
  • 第三节、传统审美观照方式对画家取势的影响
  • 第二章、布势论
  • 第一节、置陈布势
  • 第二节、因心造境
  • 第三节、势须合理
  • 第四节、对立统一原则在布势中的运用
  • 一、开合
  • 二、虚实
  • 三、藏露
  • 第三章、气势论
  • 第一节、山水内在之气对外在之势的影响
  • 第二节、画家内在之气与画面之势的关系
  • 一、势以气成
  • 二、气以势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古代画论中的“变”与“守”[J]. 美与时代(中) 2018(05)
    • [2].中国古代画论对摄影艺术的启示[J].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6(01)
    • [3].中国古代画论教学的现状、成因及解决之道[J]. 艺术探索 2014(05)
    • [4].20世纪欧美国家中国古代画论研究综述[J]. 中国书画 2015(04)
    • [5].从“画法”到“教法”——浅析中国古代画论对美术教学的启示[J]. 新课程评论 2017(05)
    • [6].中国古代画论的可持续设计思维研究[J]. 艺术教育 2017(Z5)
    • [7].论中国古代画论的生成方式[J]. 中州学刊 2010(05)
    • [8].论中国古代画论的生成方式[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 [9].浅析中国古代画论中“道”的多义性[J]. 考试周刊 2014(42)
    • [10].中国古代画论与现代设计艺术理论本土化思考[J]. 民族艺术 2012(01)
    • [11].中国古代画论著作所载书画作品的“作伪”现象[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05)
    • [12].20世纪日本、韩国的中国古代画论研究[J]. 中国书画 2015(07)
    • [13].浅谈移情说在中国古代画论中的体现[J]. 美与时代(下) 2010(10)
    • [14].以《林泉高致》为例阐释中国古代画论的重要意义[J]. 美与时代(中) 2016(09)
    • [15].中国古代画论课程教学策略探究[J]. 广西教育 2016(23)
    • [16].论摘[J]. 美术观察 2014(03)
    • [17].中国古代画论的“比德”观研究[J]. 黑龙江史志 2014(03)
    • [18].写貌物情 抒发人思—论中国古代画论中的抒情传统[J]. 美术大观 2015(12)
    • [19].国学艺术札记(六)[J]. 国画家 2017(06)
    • [20].基于中国古代画论的石——生组合小品营造理论研究[J]. 建筑知识 2016(11)
    • [21].由表及里——从《画筌》看中国古代画论中的“老”与“拙”[J]. 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 2012(06)
    • [22].传统中国画理论的文本结构特点[J]. 荣宝斋 2013(08)
    • [23].中国古代画论课程教学措施探讨[J]. 同行 2016(06)
    • [24].浅析中国绘画的形神论[J]. 美术大观 2014(12)
    • [25].中国古代画论与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比较研究[J]. 美与时代(中) 2014(05)
    • [26].谈古代画论对艺术设计的影响[J]. 艺术教育 2011(06)
    • [27].浅说山水画的写生[J]. 书画世界 2009(01)
    • [28].20世纪港台地区中国古代画论研究[J]. 中国书画 2016(01)
    • [29].中国古代画论中的品第思想研究[J]. 美术大观 2020(02)
    • [30].画论失语症研究[J]. 中华文化论坛 2015(03)

    标签:;  ;  

    中国画论中“势”观念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