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论文摘要

我国已经确立了建设主体功能区的国家战略,优化开发区域作为主体功能区的重要发展区域,在推进形成工业化和城市化战略格局、提升城市空间开发效率、优化区域经济结构、保障民生福利等方面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随着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稳步提升,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大趋势,服务业的发达程度也成为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鉴于服务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社会就业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显著作用,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在整个服务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未来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强弱也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和发展事关优化开发区域经济结构的升级,有利于化解优化开发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可以充分体现我国优化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另一方面,在优化开发区域功能区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充分利用优化开发区域的优势资源和高效空间开发格局,发挥优化开发区域在经济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的引领作用。由此可见,加强优化开发区域的主体功能建设和推进服务业科学发展这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鉴于当前国内对优化开发区域内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研究尚不多,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方面来探索如何推动优化开发区域科学发展的研究也少之又少。为此,本文从中国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实际出发,分析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代表的优化开发区域及其服务业发展状况,探讨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通过运用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空间集聚指数三个衡量指标,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情况进行测度,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从优化开发区域政策规划视角,提出促进我国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这对于我国进一步丰富主体功能区理论,完善服务业发展理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以及提升优化开发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全文核心内容如下:(1)揭示了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机制。从产业协同、产业内部结构升级、产业创新、市场竞争、外商直接投资(FDI)与国际产业转移机制,以及政府调控机制等六方面,探索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基本机制;从人力资本、城市化、信息技术发展、工业化程度、产业关联度以及制度环境因素六个方面,研究总结了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回归分析,全面系统验证了人力资本、城市化、信息技术发展、工业化程度、产业关联度以及制度环境六个影响因素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关联关系,通过构建关联模型,研究证实了人力资本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正面促进作用最大,城市化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正面促进作用最小,信息技术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构建了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空间集聚指数三个衡量指标对长三角地区服务业空间集聚情况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14个细分行业中,以生产性服务业诸如信息传输等的集聚情况比较明显,专业化水平与集聚水平均高于其他类型的服务行业,其他服务行业诸如文化产业集聚化水平正逐渐提高。通过构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绩效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我国各大优化开发区域,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绩效水平较高,但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绩效水平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3)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为基础,构建了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率评价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采用DEA模型对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效率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整体空间开发效率处于良好状态,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短板主要在于科技投入不足、资源投入结构不合理。(4)结合我国长三角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面临的瓶颈,从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科技创新政策、市场政策、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政策等8个方面给出了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建议。希望藉此推动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升我国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以龙头地位引领全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空间规划研究现状
  • 1.3.2 主体功能区研究现状
  • 1.3.3 优化开发区域研究现状
  • 1.3.4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现状
  • 1.3.5 简评
  • 1.4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优化开发区域理论
  • 2.1.1 主体功能区理论
  • 2.1.2 优化开发区域理论
  • 2.2 服务业发展理论
  • 2.2.1 服务和服务业的定义
  • 2.2.2 服务及服务业的相关特征
  • 2.2.3 服务业的基本分类
  • 2.2.4 服务业理论的发展
  • 2.3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理论
  • 2.3.1 产业集聚的内涵
  • 2.3.2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作用
  • 2.3.3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特点
  • 2.3.4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测度的主要方法
  • 2.4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 2.4.1 区域增长极理论
  • 2.4.2 点轴空间开发理论
  • 2.4.3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优化开发区域及其服务业发展比较
  • 3.1 优化开发区域的地位与功能定位
  • 3.1.1 优化开发区域的划分
  • 3.1.2 优化开发区域的地位
  • 3.1.3 优化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
  • 3.2 优化开发区域的基本特征
  • 3.2.1 地理空间格局的超强经济性
  • 3.2.2 多极化空间格局
  • 3.2.3 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 3.2.4 集聚在空间演进中居主导地位
  • 3.2.5 点轴空间开发结构明显
  • 3.3 优化开发区域的重要作用
  • 3.3.1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 3.3.2 有利于引领经济发展和参与全球化竞争
  • 3.4 优化开发区域服务业的发展——以长三角为例
  • 3.4.1 发展现状
  • 3.4.2 面临的发展机遇与瓶颈
  • 3.5 长三角与环渤海、珠三角地区服务业发展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机制和影响因素分析
  • 4.1 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机制
  • 4.1.1 产业协同机制
  • 4.1.2 产业内部结构升级机制
  • 4.1.3 产业创新机制
  • 4.1.4 市场竞争机制
  • 4.1.5 外商直接投资与国际产业转移机制
  • 4.1.6 政府调控机制
  • 4.2 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
  • 4.2.1 人力资本因素
  • 4.2.2 城市化因素
  • 4.2.3 信息技术发展因素
  • 4.2.4 产业关联度因素
  • 4.2.5 工业化程度因素
  • 4.2.6 制度环境因素
  • 4.3 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3.1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理论假说
  • 4.3.2 影响因素的变量选取与模型建立
  • 4.3.3 估算结果与经验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测度与评价的实证研究
  • 5.1 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测度
  • 5.1.1 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区位熵的测度
  • 5.1.2 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基尼系数的测度
  • 5.1.3 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指数的测度
  • 5.2 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绩效评价
  • 5.2.1 评价方法选择
  • 5.2.2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效应
  • 5.2.3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5.2.4 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绩效综合评价
  • 5.3 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效率评价
  • 5.3.1 模型设定
  • 5.3.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5.3.3 估计结果与经验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促进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建议
  • 6.1 改革优化开发区域的财税政策
  • 6.1.1 对优化开发区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 6.1.2 不断改革和完善优化开发区域的税收政策
  • 6.2 调整优化开发区域的投融资政策
  • 6.2.1 持续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力度
  • 6.2.2 开展生产性服务业金融创新
  • 6.2.3 设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项基金
  • 6.3 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 6.3.1 稳步提升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地位
  • 6.3.2 从源头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顶层设计
  • 6.4 完善优化开发区域现有的土地政策
  • 6.4.1 实施服务业发展偏向的土地管理政策
  • 6.4.2 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土地利用水平
  • 6.5 制定生产性服务业科技创新支撑政策
  • 6.5.1 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官产学研联合研发机制
  • 6.5.2 健全生产性服务业制度环境与法律环境
  • 6.5.3 强化生产性服务业知识产权与标准认证体系建设
  • 6.6 完善优化开发区域市场发展政策
  • 6.6.1 降低生产性服务业行业准入门槛
  • 6.6.2 维护优化开发区域市场信用体系
  • 6.6.3 健全生产性服务业市场监管体系
  • 6.7 强化优化开发区域的人才发展政策
  • 6.7.1 完善服务产业人才引进政策
  • 6.7.2 优化服务产业人才培养机制
  • 6.8 加强优化开发区域合作与对外开放政策
  • 6.8.1 完善优化开发区域合作政策
  • 6.8.2 加大优化开发区域对外开放力度
  •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部分基础数据来源说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推进优化开发区域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J]. 中国经贸导刊 2013(29)
    • [2].优化开发区域当好龙头[J]. 中国投资 2008(09)
    • [3].嫩江流域经济空间优化开发浅议[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 [4].评论[J]. 国企管理 2017(08)
    • [5].进一步优化开发东部新城的若干思考[J]. 宁波经济(三江论坛) 2009(07)
    • [6].优化开发英语校本课程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J]. 中学生英语 2018(34)
    • [7].以老工业基地和粮食主产区为主要对象优化开发东北区域——兼评《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经略论》的战略导向[J]. 决策咨询 2011(03)
    • [8].武汉优化开发长江主轴需要世界眼光——滨水型国际大都市集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经验与启示[J]. 长江论坛 2018(04)
    • [9].北京有哪些“非首都功能”要疏解[J]. 领导之友 2015(03)
    • [10].京津冀:创新机制 协同发展[J]. 城乡建设 2015(03)
    • [11].牵好“牛鼻子” 稳住千万吨[J]. 中国石油石化 2011(12)
    • [12].上海市浦东北部区域主体功能区划研究[J]. 环境科学学报 2010(10)
    • [13].我对这片土地有感情[J]. 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19(04)
    • [14].京津冀三省市联社交流合作座谈会[J]. 中国集体经济 2016(32)
    • [15].浅谈企业优化开发现有人力资源的重要性[J]. 现代经济信息 2013(15)
    • [16].产品推介[J]. 电子产品世界 2010(Z1)
    • [17].建千秋之城 办国家大事[J]. 领导决策信息 2017(15)
    • [18].赛灵思同时推出六大领域优化开发套件[J]. 电子设计应用 2010(01)
    • [19].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进程中的产业集群问题探讨[J]. 太平洋学报 2008(10)
    • [20].奋进在高质量发展的春天里[J]. 中国品牌 2018(05)
    • [21].世界经济危机形势下的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方略[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2].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千年大计[J]. 经济 2017(08)
    • [23].京津冀正式开启协同大幕[J]. 财经界 2015(25)
    • [24].海洋能源综合优化开发及经济评价模型的构建[J]. 资源与产业 2015(06)
    • [25].中国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化[J]. 地理科学 2013(06)
    • [26].关于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战略定位论证[J]. 东北亚论坛 2008(03)
    • [27].关于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动力体系论证[J]. 学理论 2008(14)
    • [28].东北优化开发主体功能区建设能够为国际合作提供广阔市场空间[J]. 学理论 2008(16)
    • [29].首都新定位[J]. 南风窗 2015(14)
    • [30].美国高校教师资源优化开发的实践与特色[J]. 中国轻工教育 2009(01)

    标签:;  ;  ;  ;  

    优化开发区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研究 ——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