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TT基因、社会心理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与重性抑郁症的关联研究

5-HTT基因、社会心理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与重性抑郁症的关联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1.5-HTT基因多态性与重性抑郁症(MD)的关联性分析。2.社会心理因素与MD的关联性分析。3.5-HTT基因多态性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交互作用与MD的关联性分析。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严格按照入组排除标准,选取病例和对照各239例,使用EPQ、LES、SSS、TCSQ分别对人格、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等社会心理因素进行评估,采用PCR对5-HTTLPR及STin2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比较用UNPHASE软件,社会心理因素的筛选及5-HTT基因多态性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交互作用用多元Logistic回归实现。结果:1.5-HTT基因多态性与MD的关联性分析结果①病例组和对照组5-HTTLP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相应的OR值无统计学意义。②病例组和对照组STin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相应的OR值也无统计学意义。③5-HTTLPR、STin2的单倍型分析显示,两者属于不同单倍型域,不存在连锁不平衡,在后续研究中应分开考虑。2.社会心理因素与MD的关联性分析结果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精神质人格倾向、内向型人格、神经质人格倾向、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和低社会支持均是MD发病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416,5.783,10.808,2.591,3.517,9.492,2.468。②社会心理因素间交互作用结果表明:上述社会心理因素两两之间均存在交互作用,其中,消极应对方式与其他社会心理因素之间为拮抗交互作用,提示消极应对方式与其他社会心理因素同时存在时可能对MD发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余社会心理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均为协同作用,提示两者均存在可能会增加MD发病的危险性。3.5-HTT基因多态性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交互作用与MD的关联性分析①5-HTTLPR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交互作用与MD的关联性5-HTTLPR基因SS基因型与精神质人格、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和低社会支持存在交互作用,交互作用系数γ分别为1.387、1.329和1.150,提示基因与环境因素同时存在可增加MD发生的危险性。②STin2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交互作用与MD的关联性STin2基因STin2.12/12基因型与精神质人格、低社会支持存在交互作用,交互作用系数γ分别为1.337和1.277,提示基因与环境因素同时存在可增加MD发生的危险性;STin2.12/12基因型与内向型人格也存在交互作用,交互作用系数γ为0.847,提示基因与环境因素同时存在可减小MD发生的危险性。结论:1.5-HT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MD发病无关。2.社会心理因素与中国汉族人群MD发病相关,精神质人格倾向、内向型人格、神经质人格倾向、生活事件、消极应对方式、较少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和低社会支持是MD发病的危险因素。消极应对方式与其他社会心理因素之间存在拮抗交互作用,其余社会心理因素间存在协同交互作用。3.在中国汉族人群中,5-HTT基因多态性与人格、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间存在交互作用,SS基因型与精神质人格、积极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存在协同交互作用。STin2.12/12基因型与精神质、社会支持存在协同交互作用;STin2.12/12基因型与内向型人格存在拮抗交互作用。

论文目录

  • 摘要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正文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图
  • 诊断标准
  • 相关量表
  • 综述
  • 正文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5-HTT基因、社会心理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与重性抑郁症的关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