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新型缓蚀剂研究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新型缓蚀剂研究

论文摘要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具有热效率高、热源广泛、能耗低以及零排放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热效率,制冷业研究发展三效式和多效式制冷循环。在优化设计的三效式制冷循环中,制冷机最高工作温度达到180℃,溴化锂溶液浓度也更高。而作为强腐蚀性介质,高浓度溴化锂溶液在三效式和多效式循环条件下会引起碳钢、铜以及铜合金等金属材料严重的腐蚀。这一问题制约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技术的发展,已引起人们的重视。 采用化学浸泡实验、电化学测试技术和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子探针(EPMA)以及红外光谱(IR)等检测技术,对Li3[PMo12O40]与SbBr3复合缓蚀剂(PMA/SbBr3)、强化溶解Li2MoO4缓蚀剂(E-Mo)、Na3[PW12O40](PWA)、H4[PW11VO40](PWVA)和PWVA/Sb2O3复合缓蚀剂在高温55%LiBr+0.07mol/L LiOH溶液中对SS41碳钢、磷脱氧铜和白铜的缓蚀行为进行研究,并探讨了缓蚀机理。结果表明,PMA/SbBr3、PWA、PWVA和PWVA/Sb2O3缓蚀剂能够同时抑制碳钢、铜和白铜在55%LiBr+0.07mol/L LiOH溶液中的阴极和阳极反应过程,属于混合型缓蚀剂。E-Mo只能抑制阳极反应过程,而对阴极反应过程无影响,属于阳极型缓蚀剂。 PMA/SbBr3缓蚀剂对碳钢在55%LiBr+0.07mol/L LiOH溶液中具有优异的高温缓蚀性能,对铜和白铜的腐蚀也具有较高的缓蚀效率。实验温度范围内,碳钢在含PMA/SbBr3缓蚀剂的55%LiBr溶液中腐蚀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lnk=11.447-3561.4/T,反应表观活化能Ea=29.61kJ/mol。PMA/SbBr3缓蚀剂使碳钢在55%LiBr+0.07mol/L LiOH溶液中的反应表观活化能增大,腐蚀反应进行的难度增大。 55%LiBr溶液中添加20m/L 2-聚丙烯酸调聚物,Li2MoO4在55%LiBr溶液中的溶解度提高到850mg/L,得到E-Mo缓蚀剂。E-Mo缓蚀剂对碳钢在55%LiBr+0.07mol/LLiOH溶液中的腐蚀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尤其是溶液温度超过180℃时仍具有很高的缓蚀效率。溶液温度为240℃时,碳钢的腐蚀速度仅33.07μm/a,缓蚀效率仍高达91.5%。E-Mo对铜和白铜的腐蚀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55%LiBr溶液中,碳钢的腐蚀电流密度icorr与腐蚀电势Ecorr之间的关系方程为lgicorr=-2.66-3.54Ecorr,阴极析氢反应塔菲尔常数βc=282mV。 在55%LiBr+0.07mol/L LiOH溶液中,PWA缓蚀剂浓度为300mg/L时,对碳钢和白铜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对铜的腐蚀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溶液温度为180℃时,碳钢腐蚀速度仅24.55μm/a,缓蚀效率为86.4%。PWA具有强氧化性,在55%LiBr+0.07mol/L LiOH溶液中使碳钢表面生成完整致密的Fe2O3钝化膜,铜表面沉积CuO和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技术
  • 1.1.1 吸收式制冷技术
  • 1.1.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 1.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腐蚀问题
  • 1.2.1 碳钢的腐蚀
  • 1.2.2 铜及其铜合金的腐蚀
  • 1.3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缓蚀剂
  • 1.3.1 氢氧化锂
  • 1.3.2 铬酸锂
  • 1.3.3 钼酸锂
  • 1.3.4 苯并三氮唑
  • 1.3.5 硝酸锂
  • 1.3.6 钨酸锂
  • 1.3.7 其它缓蚀剂
  • 1.4 其它吸收剂研究
  • 1.5 交流阻抗技术在缓蚀剂研究中的应用
  • 1.6 文献小结
  • 1.7 论文的工作思路和意义
  • 3复合缓蚀剂在55%LiBr溶液中的缓蚀性能'>2 PMA/SbBr3复合缓蚀剂在55%LiBr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 2.1 实验方法
  • 2.1.1 实验介质及材料
  • 3配制'>2.1.2 PMA/SbBr3配制
  • 2.1.3 失重实验
  • 2.1.4 电化学实验
  • 2.1.5 表面结构分析
  • 2.2 结果与讨论
  • 3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行为'>2.2.1 PMA/SbBr3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行为
  • 3缓蚀剂对铜和白铜的缓蚀作用'>2.2.2 PMA/SbBr3缓蚀剂对铜和白铜的缓蚀作用
  • 2.3 本章小结
  • 3 E-Mo缓蚀剂在55%LiBr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 3.1 实验方法
  • 3.1.1 实验介质及材料
  • 3.1.2 失重实验
  • 3.1.3 电化学实验
  • 3.1.4 表面结构分析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2-丙烯酸调聚物对钼酸盐溶解度的影响
  • 3.2.2 E-Mo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行为
  • 3.2.3 E-Mo缓蚀剂对铜和白铜的缓蚀行为
  • 3.3 本章小结
  • 4 PWA缓蚀剂在55%LiBr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 4.1 实验方法
  • 4.1.1 实验介质及材料
  • 4.1.2 失重实验
  • 4.1.3 电化学实验
  • 4.1.4 表面结构分析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PWA缓蚀剂对碳钢腐蚀的缓蚀作用
  • 4.2.2 PWA缓蚀剂对铜和白铜腐蚀的缓蚀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5 PWVA在55%LiBr溶液中的缓蚀行为
  • 5.1 实验方法
  • 5.1.1 实验介质及材料
  • 5.1.2 PWVA合成
  • 5.1.3 失重实验
  • 5.1.4 电化学实验
  • 5.1.5 表面结构分析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合成产物PWVA的表征
  • 5.2.2 PWVA在碱性溶液中的稳定性
  • 5.2.3 PWVA缓蚀剂对碳钢腐蚀的缓蚀作用
  • 5.2.4 PWVA缓蚀剂对铜和白铜腐蚀的缓蚀作用
  • 5.3 本章小结
  • 2O3复合缓蚀剂在55%LiBr溶液中的缓蚀性能'>6 PWVA/Sb2O3复合缓蚀剂在55%LiBr溶液中的缓蚀性能
  • 6.1 实验方法
  • 6.1.1 实验介质及材料
  • 2O3配制'>6.1.2 PWVA/Sb2O3配制
  • 6.1.3 失重实验
  • 6.1.4 电化学实验
  • 6.1.5 表面结构分析
  • 6.2 结果与讨论
  • 2O3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行为'>6.2.1 PWVA/Sb2O3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行为
  • 2O3缓蚀剂对铜和白铜的缓蚀行为'>6.2.3 PWVA/Sb2O3缓蚀剂对铜和白铜的缓蚀行为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碳钢/钛合金复合材料在3%NaCl溶液中的电偶腐蚀研究[J]. 化工机械 2009(05)
    • [2].轨道列车碳钢焊接研究现状[J]. 电焊机 2018(03)
    • [3].一种超高碳钢的滚动接触疲劳研究[J]. 金属学报 2014(12)
    • [4].低温碳钢截止阀设计应用[J].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13(09)
    • [5].循环水中氯离子含量对碳钢腐蚀行为影响规律的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1(03)
    • [6].浅谈碳钢含碳量的测定[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06)
    • [7].碳钢在三种大气环境中的应力腐蚀[J]. 装备环境工程 2015(04)
    • [8].碳钢热处理实验教学方案的改进[J]. 铸造技术 2011(08)
    • [9].20钢与08碳钢的循环水腐蚀行为评价对比[J].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2011(04)
    • [10].冷焊技术焊接碳钢的工艺探讨[J]. 中国设备工程 2019(04)
    • [11].S~(2-)浓度对含盐污水中10~#碳钢腐蚀性能的影响[J]. 科技导报 2014(24)
    • [12].碳钢电极和镍电极的腐蚀及钝化行为研究[J].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13].碳钢在模拟海洋工业大气环境中初期腐蚀行为研究[J]. 金属学报 2018(01)
    • [14].自然环境下碳钢-铝构件的电偶腐蚀与防护研究[J]. 石化技术 2017(02)
    • [15].公路融雪剂碳钢腐蚀性检测方法及缓蚀工艺研究[J]. 公路 2011(12)
    • [16].铝含量对超高碳钢石墨化影响的热力学分析[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9(05)
    • [17].10号碳钢在NaHCO_3-Na_2SO_4体系中腐蚀规律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8(11)
    • [18].碳钢在碳酸铵溶液中的腐蚀研究实验改进[J]. 大学化学 2019(06)
    • [19].工频入地电流对碳钢接地材料的腐蚀行为研究[J]. 中国锰业 2016(05)
    • [20].热轧不锈钢-碳钢复合钢筋的开发和应用前景[J]. 金属材料与冶金工程 2017(Z1)
    • [21].浅谈淬火碳钢在回火时的转变[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19)
    • [22].铁细菌在含油工业循环水中的生长及对碳钢腐蚀[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4(03)
    • [23].低温碳钢截止阀的研制与开发[J]. 焦作大学学报 2013(03)
    • [24].Fe-1.3C-1.5Cr-1.5Al超高碳钢等温淬火组织与性能研究[J]. 铸造技术 2011(04)
    • [25].冷轧微碳钢工艺参数对深冲性能的影响[J]. 河南冶金 2010(01)
    • [26].一种高强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及其性能研究[J]. 世界钢铁 2009(02)
    • [27].碳钢热处理及金相实验的点滴体会[J]. 实验室科学 2009(04)
    • [28].碳钢/有机涂层在模拟大气环境中的失效研究与寿命预测[J].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19(06)
    • [29].碳钢在石化循环水中流动腐蚀试验研究[J].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2019(01)
    • [30].硫酸对碳钢管道腐蚀原因分析及建议[J]. 四川化工 2019(02)

    标签:;  ;  ;  ;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新型缓蚀剂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