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视角下翻译对等问题研究 ——以陕北民歌翻译为案例分析

符号学视角下翻译对等问题研究 ——以陕北民歌翻译为案例分析

论文摘要

本文以皮尔斯符号学为理论框架,探讨了翻译中的对等问题,致力于从符号学这一新的研究视角下,以陕北民歌为例更好的研究翻译对等问题。符号学顾名思义是研究符号及其意指作用规律的科学。它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哲学、语言学、文学理论、美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它能用来分析社会与文化各个领域中出现的种种符号现象。特别是美国哲学家皮尔斯全面地提出了符号学概念和研究范围,使其成为符号学研究中的主流。他的符号学研究范围广,对符号的分类细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实用性。陕北民歌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正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翻译工作者的重视。在其翻译过程中,能否达到翻译对等,一直是民歌翻译工作者研究的重点,本文正是基于民歌的现状,拟从皮尔斯符号学的角度,主要以皮尔斯符号—对象—解释项的三项式以及他对三项式中相互作用的各个要素的理解为理论基础,探讨在陕北民歌翻译中如何实现最大程度的对等。通过对陕北民歌翻译中的对等现象的研究,作者得出结论,绝对的对等在民歌翻译中很难实现,但是经过翻译工作者的努力最大程度的对等还是能够实现的。皮尔斯的符号学尽管还存在着不足,但其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论还是能够给予翻译在某种程度上一些启示。陕北民歌翻译研究已经开始得到一些重视,所以其研究空间还是相当大的.本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的意义和研究目的,以及本文所使用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部分,介绍了符号学和对等论的发展历史以及它们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陕北民歌翻译研究的现状。第三部分介绍了符号学和翻译的关系;皮尔斯的符号学;以及皮尔斯的翻译对等观。第四部分介绍了陕北民歌的特点。第五部分以皮尔斯符号-对象-翻译项的三项为基础,分别从符号-对象;符号-解释项;符号-符号三个方面的关系入手,探讨了陕北民歌翻译中如何实现最大程度的对等。这一部分的最后提出建议,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利用各种翻译技巧,例如:归化法、异化法、意译,最大程度的实现翻译的对等。第六部分得出结论,符号学,尤其是皮尔斯的符号学给翻译带来了新的活力,虽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从研究中可以看出,符号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是十分可行和有效的。陕北民歌作为一种拥有独特地域特点的特殊艺术形式,它的翻译研究尽管刚刚起步,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新的研究方法的介入,我们期待着陕北民歌的翻译研究不断的完善,更多优秀作品不断的涌现。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
  • Abstract
  • 内容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Research Background
  • 1.2 Necessity of Thesis
  • 1.3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 1.4 Research Objective
  • 1.5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
  • 1.6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Semiotics
  • 2.1.1 Definition of Semiotics
  • 2.1.2 Research on Semiotics
  • 2.1.2.1 Research on Semiotics Abroad
  • 2.1.2.2 Research on Semiotics at Home
  • 2.2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 2.2.1 Definition of Equivalence
  • 2.2.2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 2.2.2.1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Abroad
  • 2.2.2.2 Research on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At Home
  • 2.3 Research on the Translation of Folk Songs of Northern Shaanxi
  •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from Semiotic Perspective
  • 3.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lation and Semiotics
  • 3.1.1 Morris’ s Theory
  • 3.1.2 Jakobson’s Three Types of Translation
  • 3.1.3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 3.2 Peirce’s Semiotics and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 3.2.1 Peirce’s Semiotics
  • 3.2.1.1 The Foundational Categories of Peircean Semiotics
  • 3.2.1.2 Sign-Object-Interpretant Semiotic Triad
  • 3.2.2 Peircean Semiotics and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 Chapter Four A Brief Study of Folk Songs of Northern Shaanxi
  • 4.1 The Status of Folk Songs of Northern Shaanxi
  • 4.2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Folk Songs of Northern Shaanxi
  • 4.2.1 The Using of Reduplicated Words
  • 4.2.1.1 “An Adjective (Noun) + (Ge) + Two-Syllable Reduplicated Word”
  • 4.2.1.2 “A Noun (Adjective) or a Verb + Two-Syllable Reduplicated Words”
  • 4.2.1.3 The Using of Onomatopoeia
  • 4.2.2 Rhetorical Skills Using in the Language of Folk Songs of Northern Shaanxi
  • 4.2.2.1 The Using of Exaggeration
  • 4.2.2.2 The Using of Metaphor
  • 4.2.2.3 The Using of Personification
  • Chapter Five The Study of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of Folk Songs of Northern Shaanxi from Peircean Semiotic Viewpoint
  • 5.1 Sign- Object Relation
  • 5.1.1 The Arbitrary Nature of the Bond between Sign and Its Object
  • 5.1.2 The Different Referential Distinction to the Object
  • 5.1.3 The Corresponding Complexity between Sign and Its Object
  • 5.1.4 Sign Gaps in Language
  • 5.2 Sign- Interpretant Relation
  • 5.2.1 Sign-Immediate Interpretant Relation
  • 5.2.2 Sign-Dynamical Interpretant Relation
  • 5.2.3 Sign-Final Interpretant Relation
  • 5.3 Sign –Sign Relation
  • 5.3.1 Qualisign
  • 5.3.2 Sinsign
  • 5.3.3 Legisign
  • 5.4 The Realization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in the Utmost Degree
  • 5.4.1 The Using of Alienation
  • 5.4.2 The Using of Domestication
  • 5.4.3 The Using of Free Translation
  • Chapter Six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Publication
  • 相关论文文献

    • [1].翻译对等原则在学术论文英译中的运用[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03)
    • [2].浅谈影响翻译对等的主要因素[J]. 中国培训 2016(24)
    • [3].基于奈达翻译对等理论的高校“学校概况”翻译研究——以部分“985”高校为例[J]. 海外英语 2017(09)
    • [4].二十世纪翻译对等理论研究略论[J]. 长江丛刊 2020(14)
    • [5].探析翻译对等[J]. 文教资料 2008(11)
    • [6].从形容词英汉翻译对等中的功能负荷量比较看中西文化差异[J]. 读书文摘 2015(24)
    • [7].翻译对等理论的发展及其在英汉互译中的应用[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8].再看奈达翻译对等——形式与功能之博弈与互补[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6(06)
    • [9].翻译对等不必“面面俱到”——以幽默语篇为例[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10].浅析英汉互译中的翻译对等理论[J]. 大众科技 2009(12)
    • [11].翻译对等论观照下《孝经》概念术语的英译[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3)
    • [12].符号学的意义观和相对翻译对等[J]. 山东外语教学 2008(05)
    • [13].论查良铮诗歌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8)
    • [14].从目的论看翻译任务对《飘》译本中翻译对等的影响[J]. 科技信息 2009(31)
    • [15].“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文化翻译对等研究[J]. 英语广场 2016(08)
    • [16].从符号学角度看《诗经》的翻译对等[J]. 北方文学 2018(18)
    • [17].探究语篇层面的翻译对等[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01)
    • [18].从翻译对等理论视角来看亚洲两国成语翻译[J]. 北方文学 2019(32)
    • [19].翻译对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幽默语言翻译[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3(01)
    • [20].电影《功夫熊猫》的英语翻译对等探讨[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17(04)
    • [21].系统功能语篇视角下的翻译对等研究[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0(04)
    • [22].翻译对等的最佳方法——语用翻译[J]. 才智 2008(01)
    • [23].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文学翻译对等研究[J]. 校园英语 2016(17)
    • [24].对等理论在英汉翻译中的运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01)
    • [25].翻译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译版本对比——以辜鸿铭与理雅各英译版本为例[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07)
    • [26].外壳名词及其翻译对等的语法型式分析[J]. 外语教学 2017(02)
    • [27].从翻译对等理论谈中国文化英译的微课建设[J]. 长江丛刊 2020(13)
    • [28].从翻译对等理论谈汉语新词英译[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29].浅析廖美珍译作《在亚当之前》中的翻译对等[J]. 才智 2014(28)
    • [30].论对等的关系性[J]. 翻译论坛 2014(03)

    标签:;  ;  ;  ;  ;  

    符号学视角下翻译对等问题研究 ——以陕北民歌翻译为案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