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研究

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研究

论文题目: 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 刘明文

导师: 吴晓明

关键词: 本体论,辩证法,总体,历史性,目的论设定,社会存在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在20世纪的众多哲学家中,卢卡奇开创了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本体论研究的历史视域,其理论要旨乃是确认马克思直接衔接着黑格尔的辩证法,通过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唯物主义改造,马克思的本体论在其根基处发生了不同于以往哲学家的理论变革。 卢卡奇的本体论思想主要来源于黑格尔的历史本体论和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卢卡奇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社会存在本体论,实在主义和存在主义都错失了存在的真理,只有向着马克思的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复归,才能从根本上代表当代本体论研究的正确方向。 青年卢卡奇的本体论思想开创了马克思解释学上的一种新的对话方式。他把辩证法视为本体论中的革命原则,把总体性看作本体论中的现实支柱,更重要的是,他确认了历史性在马克思本体论中的主要地位,并应用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现实的批判,把物化现象的现代特征揭示为抽象化、形式化和合理化,从而把异化问题置于当代哲学争论的中心。在晚年,他把异化认作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商品经济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这就在本体论的原则上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意义。 老年卢卡奇的本体论思想逐渐走向成熟,这表现在他把劳动视为人类的每一种实践活动的本体论基础,在劳动中发生的目的论设定,尤其是第二性的目的论设定体现了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卢卡奇认为,我们对本体论的探讨应该深入到日常生活当中,从日常生活最简单的事实出发去寻找对社会存在进行本体论考察的最初出发点。要确定社会存在的本质,我们就要认识到自然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基础,社会存在的本质在于它的历史性、对象性以及范畴的存在规定上,它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语言是二者整合的桥梁。 卢卡奇的本体论研究,给予我们构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理论提供了一个历史的坐标轴。虽然他晚年对早期思想的纠正具有矫枉过正的倾向,但是他探索的主流和方向却是正确的。因此,我们可以确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当代意义上的社会存在本体论。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一、卢卡奇哲学研究的中心:本体论

二、对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历史评价

第一章 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渊源

一、黑格尔的本体论学说

二、马克思本体论的基本原则

三、对当代哲学的本体论批判

第二章 青年卢卡奇的本体论思想

一、辩证法:本体论中的革命原则

二、总体性:辩证法的支柱

三、历史

四、物化:现代性批判的核心

第三章 老年卢卡奇的本体论转向

一、辩证法有效范围的拓展

二、异化的思想转化

第四章 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概念

一、存在的含义与分类

二、社会存在的基本问题

第五章 卢卡奇的实践观——劳动

一、劳动的目的论设定

二、实践中的自由

第六章 社会存在的两极:个人与社会

一、对个人的考察

二、对社会的考察

第七章 老年卢卡奇的异化理论

一、异化理论的一般特征

二、日常生活异化

三、宗教异化

四、对异化的扬弃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卢卡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D]. 包红梅.内蒙古大学2018
  • [2].卢卡奇晚年三大理论创新[D]. 袁一达.北京大学2002
  • [3].青年卢卡奇对现代性的批判[D]. 宋朝普.复旦大学2011
  • [4].作为文化批判的审美[D]. 王静.黑龙江大学2011
  • [5].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研究[D]. 帅倩.复旦大学2011
  • [6].从物化批判到技术批判[D]. 高海青.中共中央党校2012

相关论文

  • [1].本体论哲学批判[D]. 杨学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
  • [2].海德格尔与现象学的本体论转向[D]. 朱耀平.复旦大学2003
  • [3].日常生活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 许大平.复旦大学2003
  • [4].萨特本体论思想研究[D]. 汪帮琼.复旦大学2004
  • [5].本体论语境中人的本性审视[D]. 张广森.吉林大学2005
  • [6].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D]. 叶晓璐.复旦大学2005

标签:;  ;  ;  ;  ;  ;  

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