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肾癌预后多因素分析和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影响肾癌预后多因素分析和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论文摘要

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肾脏实质性恶性肿瘤,占全部肾肿瘤的85%以上。占成人全部恶性肿瘤3%。近年来发病速度有所增长,并有年轻化的趋势。约25%的患者在发现肿瘤时就已经存在转移。影响肾癌预后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些具有独立预后价值,如肿瘤分期、肿瘤分级、组织学肿瘤坏死、肿瘤大小及分子标记物的表达。肾癌预后分析系统采用统计学方法选用几种最有预后价值的指标,建立预后模型,将肾癌的风险分级并且判断不同级别的生存率,并将结果转化为直观便利的评分或图表。但是目前已开发的肾癌预后模型是基于国外样本,在本国的适用性有待于研究。本研究拟通过对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预后因素分析,建立一个基于我国人群的肾癌预后评分系统并验证。这将有助于预测个体化预后、制定随访策略和设计临床试验。第一部分影响肾癌预后多因素分析目的探讨肾癌预后影响因素,为提高肾癌患者生存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病理明确诊断的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情况,共计749例,获访613例(81.8%)。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Log-rank进行显著性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40个月(4-72个月)。本研究749例肾癌患者术后1年、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5%、89.0%、83.0%。术后1年、3年、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98%、84%、73%。单因素分析表明,与肾癌预后相关的有肿瘤发现方式、恶液质、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血小板计数、肿瘤大小、Fuhrman分级、组织学肿瘤坏死、侵包膜、微血管受累、收集系统受累、肿瘤分期(2010)、区域淋巴结受侵犯、辅助治疗。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P=0.001)、Fuhrman分级(P=0.022)、组织学肿瘤坏死(P<0.001)、肿瘤分期(P=0.004)、区域淋巴结状态(P=0.034)是影响肾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肾癌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肿瘤分期、Fuhrman分级、区域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肿瘤坏死是肾癌术后的独立预后因素。本研究未发现不同组织学亚型对肾癌预后影响有差异。临床工作者应当全面了解肾癌预后因素,以便更好的指导治疗,从而提高肾癌患者的生存率。第二部分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目的建立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预测模型,并验证其准确度。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病理明确诊断、无转移的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情况,共计623例,获访507例(81.4%)。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Log-rank进行显著性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一致性指数(C-indx)验证模型准确度。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4-72个月)。本研究623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后1年、3年、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6%、86%、7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相关的有年龄、发现方式、恶液质、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术前血小板计数、肿瘤大小、Fuhrman分级、组织学肿瘤坏死、侵包膜、微血管受累、收集系统受累、肿瘤分期、区域淋巴结状态、辅助治疗。多因素分析中筛选出肿瘤分期、Fuhrman分级、组织学肿瘤坏死、区域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是肾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对筛选出的指标赋值,建立评分模型,进行危险分级:低危组(0-3分)、中危(4-6分)、高危(=7分),其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3.2%、66.4%和22.5%,三组对预后的影响有差异。利用该样本对Leibovich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预测评分系统进行验证,C=0.765。本研究建立的模型自我验证C=0.689。结论肿瘤分期、Fuhrman分级、组织学肿瘤坏死、区域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是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基于这些指标,建立一个预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模型,模型准确度较好,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在本研究样本中,本组建立的模型准确度低于Leibovich预测模型,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并且需要不同人群、大样本、长时间随访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影响肾癌预后多因素分析
  • 1.1 材料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调查内容
  • 1.1.3 随访情况
  • 1.1.4 统计方法
  • 1.2 结果
  • 1.2.1 肾癌患者一般情况
  • 1.2.2 肾癌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4 小结
  • 二、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调查内容
  • 2.1.3 随访情况
  • 2.1.4 统计方法
  • 2.2 结果
  • 2.2.1 患者一般情况
  • 2.2.2 患者预后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2.3 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 2.3 讨论
  • 2.4 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对肾癌预后评估的价值[J]. 现代仪器与医疗 2019(02)
    • [2].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癌热点问题综述[J].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9(05)
    • [3].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01)
    • [4].外泌体在肾癌诊疗中的研究进展[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20(01)
    • [5].团队管理护理对肾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及并发症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01)
    • [6].保留肾单位手术和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05)
    • [7].术前血清胱抑素C水平对手术的肾癌患者预后的影响[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0(03)
    • [8].遗传性肾癌综合征的外科治疗研究现状[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20(03)
    • [9].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效果[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0(03)
    • [10].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对局限性肾癌患者手术效果与安全性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20(28)
    • [11].北京某医院1999年至2013年肾癌患者构成和变化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06)
    • [12].937例肾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J].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9(01)
    • [13].两种不同方式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比较[J]. 世界复合医学 2019(04)
    • [14].肿瘤患者知晓肺癌和肾癌防治知识的调查分析[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9(07)
    • [15].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单中心4167例资料分析[J]. 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9(08)
    • [16].早发现、早诊断!早期肾癌不要怕![J]. 癌症进展 2019(19)
    • [17].肥胖与肾癌相关性研究进展[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7(12)
    • [18].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合并肾癌文献复习[J].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7(05)
    • [19].肾癌诊断和治疗的百年演变史[J]. 上海医学 2017(07)
    • [20].1998-2008年中国肾癌发病趋势分析[J]. 癌症进展 2018(10)
    • [21].代谢综合征与肾癌恶性程度相关性研究[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6(12)
    • [22].单中心偶发肾癌与症状肾癌的临床诊疗分析[J].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2016(11)
    • [23].肾癌术后残余肾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齐鲁医学杂志 2016(06)
    • [24].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研究[J]. 实用癌症杂志 2017(02)
    • [25].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90例肾癌的临床观察[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6(S1)
    • [26].后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05)
    • [27].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疗效观察[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09)
    • [28].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局限性肾癌[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7(08)
    • [29].腹腔镜与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比较[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7(08)
    • [30].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个体化方案治疗微小肾癌的疗效分析[J]. 浙江医学 2017(18)

    标签:;  ;  ;  ;  ;  ;  ;  ;  

    影响肾癌预后多因素分析和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预测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