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80年代初河北环境问题研究

20世纪70—80年代初河北环境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20世纪70年代初,官厅水库污染引起了国家对于工业“三废”污染前所未有的重视,也使河北意识到工业“三废”污染的严重性和污染治理的紧迫性。1972年6月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使党和国家领导人进一步了解到国际环保的现状,把中国的环境保护列入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官厅水库污染的治理成为河北乃至全国环保事业的开端,良好的国内国际背景为河北环保事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从此,河北踏上了艰难的环境保护之路。本文以河北省档案馆大量馆藏档案为依据,运用历史学和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考察20世纪70—80年代初河北环境变迁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和思考当今河北省环境保护方略。文章的前言部分综述了河北环境问题研究的现状,阐述了本文的主旨、材料应用的情况和创新之点。正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20世纪70年代初官厅水库的污染和治理,工业“三废”污染与初步治理,森林乱砍滥伐现象及举措,河北水土保持工作的探索及海洋污染加剧的现象。这个时期,河北工业“三废”污染全面爆发,生态破坏继续加重,环境治理工作初步展开,环境立法工作开始提上议事日程,河北乃至全国的环保事业从此起步。第二部分,主要研究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白洋淀的污染与治理,工业“三废”污染加剧与治理措施,愈演愈烈的森林乱砍滥伐现象及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农药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河北水土保持工作的突破性进展及“区域性干化”加剧和影响。第三部分,分析河北环境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总结历史经验。笔者认为20世纪70—80年代初河北的环境问题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出现的,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过快增长是造成河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重要客观因素。而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环境管理、监督体系和相应机构的缺乏,以及缓慢的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和落后的环保科技又延缓了河北环保事业的发展。因此,顺应社会发展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以人为本,加强环境立法、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环境管理机构,制定长期切实可行的宏观环境规划,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借鉴国外环保经验,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才能少走弯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理想和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目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20 世纪70 年代初河北环境问题
  • (一) 官厅水库污染与治理
  • 1. 污染状况
  • 2. 污染治理与新中国环保的起步
  • (二) 工业“三废”污染与初步治理
  • 1. 工业“三废”污染总体状况
  • 2. 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 3. 环境污染治理成就
  • (三) 森林乱砍滥伐
  • 1. 近乎疯狂的毁灭性乱砍滥伐
  • 2. 防止乱砍滥伐的举施
  • (四) 河北水土保持工作的艰难探索
  • 1. 河北水土流失状况
  • 2. 河北水土治理
  • (五) 海洋污染加剧
  • 1. 海洋环保意识淡薄
  • 2. 渤海近海污染状况
  • 3. 沿海渔业生产损失严重
  • 二、70 年代后期至 80 年代初河北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 (一) 白洋淀的污染与治理
  • 1. 白洋淀污染
  • 2. 白洋淀污染治理
  • (二) 工业“三废”污染加剧与治理措施
  • 1. 工业“三废”污染状况
  • 2. “三废”污染的治理
  • (三) 制止森林乱砍,保护生态环境
  • 1. 乱砍滥伐现象愈演愈烈
  • 2. 制止乱砍滥伐,保护林木资源
  • (四) 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加重
  • 1. 农药的危害
  • 2. 六六六、滴滴涕的停用,代之以高效高毒低残留的农药
  • (五) 河北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 1. 河北水土保持工作在徘徊中前进
  • 2. 加快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途径——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
  • (六) “区域性干化”加剧及影响
  • 1. “区域性干化”加剧
  • 2. “区域性干化”带来的影响
  • 三、河北环境问题的思考
  • (一) 工业化快速发展是引发河北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
  • (二) 人口过快增长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 (三) 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是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
  • (四)缺乏专门管理、监督体系和机构,影响着环保工作的展开
  • (五) 加强环保法规建设,依法保护环境,防治污染
  • (六) 借鉴国外环保经验,依靠科技进步解决环境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疆和田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 新丝路(下旬) 2016(11)
    • [2].我国废纸进口贸易环境问题研究综述[J]. 当代经济 2017(03)
    • [3].河南金融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 时代经贸 2018(30)
    • [4].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研究的理论范式[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5].古城矿井环境问题研究[J]. 煤 2012(07)
    • [6].煤炭开采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 陕西煤炭 2020(S1)
    • [7].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 时代农机 2016(09)
    • [8].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境问题研究[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2)
    • [9].基于政策过程的中国环境问题研究——海外学界的视角[J]. 国外社会科学 2020(01)
    • [10].农村人文居住环境问题研究[J]. 江西化工 2019(06)
    • [11].工程伦理观点下水利工程中的环境问题研究[J]. 中国地名 2019(11)
    • [12].基于公众评价的合肥市生态环境问题研究与建议[J]. 城市建筑 2020(03)
    • [1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环境问题研究[J]. 环境与发展 2017(07)
    • [14].我国第三产业与环境问题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6)
    • [15].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研究[J]. 农家参谋 2017(08)
    • [16].蚌埠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 农业与技术 2015(22)
    • [17].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八个学科纵览——2017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环境论坛综述[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18].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问题研究综述[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2)
    • [19].历史学与环境问题研究[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20].社会科学领域的中国环境问题研究[J]. 浙江学刊 2008(04)
    • [21].辽西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1(02)
    • [22].贸易与环境问题研究的新领域[J]. 商业研究 2011(07)
    • [23].新时期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01)
    • [24].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 学理论 2008(07)
    • [25].农户行为层面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进展与述评[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6(11)
    • [26].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研究综述[J]. 才智 2010(23)
    • [27].贸易中的环境问题研究综述[J]. 特区经济 2008(08)
    • [28].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环境问题研究[J]. 企业导报 2011(21)
    • [29].特邀主编[J]. 环境科学研究 2020(07)
    • [30].近年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研究综述[J]. 农业经济 2016(10)

    标签:;  ;  ;  

    20世纪70—80年代初河北环境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