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刘鹏宇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刘鹏宇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江苏省南京市210048

【摘要】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增加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能。在执行后浇带浇筑技术时,需要保证严谨的流程,规范的工艺与先进的技术,从而让建筑结构得到均匀的受力,以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后浇带施工需要严格认真,不可产生渗漏,不可埋下质量安全隐患,在浇筑中,阻绝经常性问题产生,对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成为建筑施工做大做强的支持力量。本文对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功能作用;施工技术

后浇带技术应用范围较广,尤其是在今天的建筑施工建设中应用较多,不仅可以有效减少高层建筑主体与低层裙楼之间存在的沉降差问题,还可以降低因温度而引起的收缩力的影响,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也正是这样使后浇带施工技术成为现代建筑施工注意要点.

1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

1.1后浇带能够有效解决沉降差引起的裂缝

高层建筑的主楼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实际建设过程和使用中,因主楼的荷载远大于裙房的荷载,两者之间必然会应荷载的不同而产生沉降差。为防止因主楼沉降过大,造成主楼和裙房交接部位开裂,就需要在施工时用后浇带的形式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楼结构施工完毕,且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后,再浇灌后浇带部分的混凝土,将主楼和裙房连成整体。这样可有效降低主楼和裙房的沉降差,减少因沉降不均匀而对建筑造成影响。

1.2后浇带能够有效减小大规模、大面积、大长度建筑物混凝土凝结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变形产生的应力影响

混凝土在凝结初期和硬化过程中会出现体积收缩的现象,即沉缩、化学收缩、干燥收缩及碳化收缩,当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应力,就会引起混凝土开裂。而这种在凝结和硬化过程中的混凝土体积收缩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弱,而不必再去考虑该影响因素。这段时间一般会持续至施工后的一至两个月,以后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为有效控制大规模、大面积、大长度的混凝土结构凝结硬化的收缩裂缝,将混凝土结构用后浇带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在各个单元的混凝土结构自身的凝结硬化收缩基本完成后,再对后浇带进行清理浇筑,可有效控制混凝土凝结硬化收缩产生的裂缝。

1.3后浇带能减少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变化产生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由于混凝土凝结硬化时的水化热较大,使混凝土产生热胀,而当混凝土硬化完成,水化热消失,混凝土又会收缩,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为有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的热胀后的冷缩力超出混凝土自身能承受的应力范围,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用后浇带划分为若干个单元,在冷缩完成后,再将后浇带进行清理浇筑,可有效控制温度影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的影响。

2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2.1做好前期工作

若要将后浇带技术应用于施工之中,则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模板预设,而这一环节是图纸设计环节的一部分,需要在施工之前完成。施工者应该在浇筑混凝土前对模板(钢丝网类型)加以预设,如此可以形成结构均匀的网格,使模板在刚度、强度以及稳定性上与施工标准相符,从而避免高层建筑主体及裙房之间因跨度过大而出现地下室下沉。而在混凝土浇筑后浇带时,应该对钢丝网模板两侧的压力进行控制,并在垂直浇筑中对混凝土实施充分但不过度的振捣,如此可以避免钢丝网的损坏以及水泥浆液的大量流失。

2.2科学设置后浇带施工的宽度和间距

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时,需要在施工的前期对建筑结构划分成若干个单元进行施工,但这种施工并不是随意划分的,需要对整个建筑及各个单元进行详细的数值计算,然后本着保持建筑机构完整性的原则,及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割,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具体的宽度和间距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计算的,后浇带应当从受力影响不明显的位置经过(例如梁、板三分之一跨度的地方,连梁跨中间位置),无需在同个截面上,只要把建筑分为两部分就可以了。普通的后浇带宽度是70~100cm,并且后浇带处的钢筋不宜断开,但对于建筑架构跨度过大,主受力钢筋一定要实施切割处置的,应当在后续后浇带作业中实施焊接作业;后浇带的间距一般为30m,保留时间为40天,至少应为28天,但施工时图纸没有规定的可依据实际状况自主设计。

2.3合理选择后浇带作业时间与端面方式

在选取后浇带作业的时间的时候,对于楼层小于二十二层的高层建筑项目而言,因为主楼作业量与裙房作业量有很大差异,假如一同施工,便会造成裙房施工完成而主楼还在施工的状况,所以具体的施工时间需要根据实际的工程量计算开工时间。后浇带的断面形式需要本着与建筑物主楼的混凝土构件端面相同的原则,如果端面形式不一致,会导致后浇带与混凝土构件接触面的载荷分布不均匀,在施工过程中将带来许多问题,例如由于受力集中导致的变形、施工后出现的直缝等问题。所以后浇带的端面形式在整个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保证整个施工正常的必要条件。

2.4施工模板支护

施工模板支护是后浇带技术的一部分,在施工过程应严格遵循建筑设计提出的相关要求,并基于建筑的实际情况选择混凝土的浇筑方案。一般而言,若要浇筑高层建筑及裙房之间后浇带,需要将时间间隔设置在2个月以上;并且,需要保证高层建筑的主体部分完全结束施工后,再行后浇混凝土。当然,间隔时间需要按照建筑工程所属地区的气候条件决定,若当地气候温暖潮湿,则要将时间间隔延长到数个月或十数个月之久。在间隔期,裙房需要继续施工,待全部完成后,主楼和裙房之间会形成悬挑构件(梁板结构)。若是传统的模板支撑系统将很难承担上层结构的自重以及施工带来的荷载。这时,为了确保支护力度足够,施工方将会在计算后,于后浇带下方与两侧给予1m范围的模板支撑,如此将大大提高模板支撑系统的受力能力。当然,若是支护能力依然不足,则可以在确保混凝土强度满足施工标准后将相关荷载去除,并将支撑进行进一步处理,减少负荷带来的向下传力,减少模板需要承载的应力。

2.5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

进行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应当采取一次性浇筑成型方式,确保后浇带结构的完整性;对于垂直施工缝,在混凝土初凝之后,需要通过压力水清洗方式,清理表面的浮浆、碎片等,并清洗封堵作用的钢丝网片,在终凝后,再进行钢丝网片拆除。同时,在浇筑过程中,要做好振捣器与模板间距的控制,以降低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水泥浆流失量,一般来说,φ50振捣器与模板间距以40cm为宜,φ70振捣器与模板间距以50cm为宜。

2.6对混凝土进行湿润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成型以后,还要对混凝土进行一定时间的湿润养护,通过保养实现浇水养护,养护时间应在14d以上,如果其中掺夹了外加剂那么养护时间就要控制在28d,在其周边也应安装临时维护栏杆,避免钢筋污染的同时也可以防止被人为践踏。在拆模阶段,一定要不留任何空白,也不要留下任何死角,并为其涂刷一层混凝土养护液,在封闭后浇带以前,要做好结构安全保护工作,这时模板的支撑结构就不能被拆除,在架设好临时支护以后保证后浇带周边不会有施工设备或其它施工材料存在。此外,在地下室后浇带防水处理工作中,无论是外墙还是底板都要做好后浇带防水工作,可以在后浇带内部加设钢板来组织水进入后浇带区域,通常情况下,钢板止水带其厚度应设定为3mm,将150mm留在已经浇筑后的混凝土中,还要露出150mm。为降低沉降差,应在底板后浇带中安装钢筋混凝土抗压板,并做外防水设置,以此来减少水渗透对建筑质量的影响。

总之,后浇带技术的合理设置和施工,是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朱如盛.分析房建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06).

[2]符新丰.论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6(09).

[3]徐建华.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07).

标签:;  ;  ;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刘鹏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