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

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

论文摘要

20世纪上半叶,是一个动荡和充满挑战的时代,西方文化艺术在中国的传播,极大地催化了中国美术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变革。在美术教育领域,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时代创新精神的高等美术院校及其领导者。林风眠与其主长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就是民国后期的美术最高学府,林风眠也因之成为美术教育界的领军人物。既然一滴水能得窥大海,那么一个人或一所学校,便或可反映民国时期的美术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研究林风眠,既可纵向研讨他的平生经历,亦可横向研讨某一时间点上他活动的方方面面。本文重点选取林风眠主长杭州艺专的10年,并聚焦于他作为校长所需要且具有的素养进行研讨,试图回答如后问题:(1)杭州艺专的办理过程以及绩效若何;(2)林风眠的个人素养与学校的成功办理有无关系;(3)担任美术院校校长所必备的素养有哪些;(4)林风眠在学养、品格和能力各方面有哪些优长或不足;(5)通过比较,能为当今的美术高等教育提供哪些借鉴。具体研讨思路为:首先,从杭州艺专的创设和办理入手,介绍并论述林风眠的办学实绩;其次,专门探讨林风眠学养的积淀,以及这种学养与他艺术创作和教学的关系;再次,专门探讨林风眠品格的形成,以及这种品格与他待人接物和团结师生的关系;复次,专门探讨林风眠能力的构成,以及这种能力与他治校办学和教育研究的关系;最后,通过林风眠与蔡元培的学养比较、与徐悲鸿的品格比较、与刘海粟的能力比较,相对客观地评价林风眠的优长或不足,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本研究所假设的中心命题是:林风眠在学养、品格或能力等单方面,均非真正意义上的出类拔萃的人物;然而若就综合素养而言,他却具备了无意偶得的优势,并且正是凭借了这种优势,使他成为民国时期美术高校校长中的佼佼者。本文试图论证这个中心命题,并试图揭示理想中美术高校乃至其他高校校长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如就教育家的层面研讨,以学养见长者,或可称为“学者教育家”;以品格见长者,或可称为“君子教育家”;以管理能力见长者,或可称为“教育行政家”。那么,在民国时期,是哪一种教育家治教或长校有成呢?又是哪一种教育家居多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家的内涵及其构成究竟发生了哪些改变,并且这种改变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何在呢?当今呼唤“教育家”又将如何致力呢?此类问题虽已溢出了本文的研究范畴,但却是笔者在进行本研究时经常思考的问题。对林风眠素养的研究,当然与之相关;但若想获得真切的答案,尚须进行扩展并深入的研究。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价值
  • 二、研究对象与时段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五、基本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杭州艺专的渊源与沿革
  • 第一节 中国美术教育的源流
  • 一、夏至唐的美术教育
  • 二、宋至清的美术教育
  • 三、晚清和民国的美术教育
  • 第二节 "西湖国立艺术院"的创办
  • 一、国立艺术大学之设想
  • 二、国立艺术院之筹创
  • 三、国立艺术院之办理
  • 第三节 杭州艺专的定制与办理
  • 一、学制改订与相关法规的颁行
  • 二、由"艺术院"改制为"艺专"
  • 三、附中和音乐等系组的创设
  • 四、师资队伍和教学科研成果
  • 第四节 杭州艺专的西迁、合并与复员
  • 一、杭州艺专的西迁
  • 二、杭州艺专的合并办理
  • 三、国立艺专的复员
  • 第二章 林风眠学养述论
  • 第一节 学养综论
  • 一、学养释义
  • 二、学养的构成
  • 三、学养与成才
  • 第二节 林风眠的人生经历
  • 一、家庭和环境的熏陶
  • 二、社会生活的历练
  • 三、情感和艺术生活的磨砺
  • 第三节 林风眠的求学历程
  • 一、私塾启蒙与新式学校教育
  • 二、留学教育
  • 第四节 林风眠独到的学识
  • 一、重视艺术的社会功用
  • 二、富于人文精神
  • 三、善于兼收并蓄
  • 四、忠于艺术追求
  • 第三章 林风眠品格析论
  • 第一节 品格综论
  • 一、品格释义
  • 二、品格的构成
  • 三、品格与成人
  • 第二节 林风眠的性格特征
  • 一、林风眠性格的形成
  • 二、林风眠的个性特征
  • 三、林风眠的人格魅力
  • 第三节 林风眠的道德品质
  • 一、嫉恶如仇、抱诚守真
  • 二、朴讷仁厚、友善谦和
  • 三、淡泊名利、宠辱不惊
  • 第四章 林风眠能力述论
  • 第一节 能力综论
  • 一、能力释义
  • 二、能力的构成
  • 三、能力与成就
  • 第二节 林风眠的认知能力
  • 一、敏锐的观察力
  • 二、深刻的理解力
  • 三、丰富的创造力
  • 第三节 林风眠的操作能力
  • 一、专业能力
  • 二、教学能力
  • 三、行政管理能力
  • 第四节 林风眠的社交能力
  • 一、与学生及后辈的关系
  • 二、与同事及朋辈的关系
  • 三、与上级及前辈的关系
  • 第五章 林风眠校长素养比较论
  • 第一节 林风眠与蔡元培之比较
  • 一、基于童年经验的比较
  • 二、基于知识获得的比较
  • 三、基于独到学识的比较
  • 第二节 林风眠与徐悲鸿之比较
  • 一、基于性格的比较
  • 二、基于品质的比较
  • 三、基于校长人格魅力的比较
  • 第三节 林风眠与刘海粟之比较
  • 一、基于认知能力的比较
  • 二、基于操作能力的比较
  • 三、基于社交能力的比较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复杂语境中的艺术展览策划 林风眠策展研究(1924―1934)[J]. 新美术 2019(12)
    • [2].走近先驱 林风眠诞辰120周年[J]. 中国拍卖 2020(05)
    • [3].林风眠作品拍卖纪录一览[J]. 中国拍卖 2020(05)
    • [4].20世纪林风眠作品在法国收藏研究[J]. 新美术 2020(03)
    • [5].林风眠作品[J]. 东方艺术 2020(03)
    • [6].林风眠作品[J]. 东方艺术 2020(04)
    • [7].林风眠作品[J]. 东方艺术 2020(05)
    • [8].林风眠——孤独的灵魂,沉郁的浪漫[J]. 公关世界 2019(10)
    • [9].林风眠作品拍卖的千回百转[J]. 中国拍卖 2019(08)
    • [10].林风眠故居[J]. 爱尚美术 2019(05)
    • [11].林风眠画稿[J]. 粤海风 2017(06)
    • [12].曾寓居重庆的大师林风眠[J]. 红岩春秋 2018(04)
    • [13].论国立艺专学术传统与苏天赐中西融合之路[J]. 中国艺术时空 2017(03)
    • [14].一位意气风发的青年——20年代的林风眠[J]. 中国美术 2018(05)
    • [15].林风眠家世新探[J]. 中国美术 2018(05)
    • [16].我陪林风眠先生浙西写生[J]. 世纪 2017(04)
    • [17].我参与策划林风眠“批斗会”[J]. 世纪 2017(03)
    • [18].孤鸿一生 温良如故——浅析林风眠的艺术观念[J]. 艺术科技 2017(04)
    • [19].从欧洲现代派到中国意境——再看林风眠艺术中的形式语言[J]. 中国美术 2017(03)
    • [20].林风眠作品[J]. 东方艺术 2017(17)
    • [21].“好色之徒”林风眠是北大校长蔡元培最赏识的艺术家[J]. 公关世界 2017(20)
    • [22].一部通览林风眠艺术世界的长卷——《林风眠全集》评析[J]. 中国出版 2016(02)
    • [23].《画家林风眠肖像》[J]. 艺海 2016(07)
    • [24].林风眠艺术年表[J]. 中国书画 2015(03)
    • [25].林风眠老照片[J]. 中国书画 2015(03)
    • [26].走近林风眠的世界——《林风眠全集》编辑侧记[J]. 出版广角 2015(04)
    • [27].《景行行止——蔡元培、林风眠在杭州》[J]. 长江文艺 2019(23)
    • [28].林风眠:从客家到世界[J]. 上海采风 2019(06)
    • [29].林风眠:孤独及其所创造的[J]. 风流一代 2020(02)
    • [30].景行行止——蔡培元、林风眠在杭州[J]. 金秋 2020(04)

    标签:;  ;  ;  ;  ;  

    国立杭州艺专校长林风眠素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