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导管引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并发肾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胸导管引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并发肾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HS)是一种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易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常见的急性危重病症。失血性休克是因创伤或大手术等引起大量失血而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以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常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s dysfunction syndromes, MODS)。其中,肾脏是休克时最易受损害的器官之一,常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lure,ARF)。目前,肠系膜-胸导管淋巴液在重度烧伤、感染中毒性休克等中的作用得到重视,并认为其可以介导严重感染/创伤等引起的脏器损伤。有研究显示了失血性休克后收集到的肠系膜淋巴液能损伤或致内皮细胞死亡,增加内皮细胞的渗透性,肠系膜淋巴管结扎能有效预防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能减轻失血性休克后或烧伤后肾损害。同时,休克时门静脉血浆对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很轻。这些研究表明经肠道微血管回流的门静脉途径在休克致器官损伤的发病学意义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关于颈部胸导管引流这一干预措施对实验动物的肾损伤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实验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用动物实验方法建立颈部胸导管置管/引流+失血性休克并发肾损伤模型,应用病理形态学观察、有创血压监测、全自动生化分析、比色法、酶联免疫法等技术,观察检测失血性休克并发肾损伤时颈部胸导管引流与否对肾脏大体及组织病理形态、MAP、血BUN、Cr、血浆及肾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肾组织匀浆中MDA、MPO变化的影响,旨在探讨淋巴循环在失血性休克并发肾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为临床中通过对淋巴循环干预治疗失血性休克并发肾损伤提供理论和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0只,体重350-400g,随机分成三大组,三大组分别为:颈部胸导管置管引流假手术组(SO组);颈部胸导管置管+失血性休克组(HS组);颈部胸导管置管引流+失血性休克组(TD组)。每大组按休克1.5h、复苏后2h、6h时间点各分为3个小组,共9小组,每小组10只。按设定时点进行观察肾脏大体及组织病理变化;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值变化;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肾功能:BUN、Cr;比色法测定肾组织匀浆中MDA、MPO活性。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淋巴液及肾组织匀浆标本中TNF-α、IL-1β的浓度。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实验数据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各组(SO、HS、TD)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1.1大体观察:SO组肾脏未见明显异常;HS组各时点肾脏存在不同程度体积增大,切面可见肾皮质增厚、苍白,肾髓质淤血成红紫色,以上情况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TD组各时点肾脏增大不明显,肾皮质增厚、苍白不明显,肾髓质淤血减轻。1.2光镜下观察SO组未见明显异常。HS组各时点可见程度不同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水样变性,管腔扩张,肾小管和集合管内可见细胞碎片、颗粒管型和透明管型,肾小管基底膜断裂部位可见淋巴、单核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肾小管Paller评分明显增高(P<0.01),并随时间延长,情况加重;TD组各时点肾脏病理变化减轻,肾小管Paller评分比休克组明显降低(P<0.01)。2各组(SO、HS、TD)MAP的变化1.5h:HS组、TD组MAP水平明显低于SO组(P<0.01),HS组与TD组无差别;2h、6h:HS组、TD组MAP水平明显低于SO组(P<0.01),TD组明显高于HS组(P<0.05)。SO组:各组间的MAP水平无明显差异;HS组、TD组:2h、6h组MAP水平明显高于1.5h、2h组(P<0.01),2h组与6h组MAP差别不明显。3各组(SO、HS、TD)肾功能指标BUN、Cr的变化1.5h:HS组、TD组BUN、Cr水平明显高于SO组(P<0.01),HS组与TD组差别不明显;2h、6h:HS组、TD组BUN、Cr水平明显高于SO组(P<0.01), TD组明显低于HS组(P<0.01)。SO组:各组间的BUN、Cr水平无明显差异;HS组、TD组:6h组BUN、Cr水平明显高于1.5h、2h组(P<0.01),2h组BUN、Cr水平明显高于1.5h组(P<0.01)。4各组(SO、HS、TD)血浆中TNF-α、IL-1β的变化1.5h:HS组、TD组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SO组(P<0.01),HS组与TD组差别不明显;2h、6h:HS组、TD组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SO组(P<0.01),TD组明显低于HS组(P<0.01)。SO组:各组间的TNF-α、IL-1β水平无明显差异;HS组、TD组:2 h组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1.5h、6h组(P<0.01),6 h组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1.5h组(P<0.01)。5各组(SO、HS、TD)肾组织匀浆中MDA、MPO的变化1.5h:HS组、TD组MDA、MPO水平明显高于SO组(P<0.01),HS组与TD组差别不明显;2h、6h:HS组、TD组MDA、MPO水平明显高于SO组(P<0.01),TD组明显低于HS组(P<0.01)。SO组:各组间的MDA、MPO水平无明显差异;HS组、TD组:6h组MDA、MPO水平明显高于1.5h、2h组(P<0.01),2h组MDA、MPO水平明显高于1.5h组(P<0.01)。6各组(SO、HS、TD)肾组织匀浆中TNF-α、IL-1β的含量变化1.5h:HS组、TD组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SO组(P<0.01),HS组与TD组差别不明显;2h、6h:HS组、TD组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SO组(P<0.01),TD组明显低于HS组(P<0.01)。SO组:各组间的TNF-α、IL-1β水平无明显差异;HS组、TD组:2 h组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1.5h、6h组(P<0.01),6 h组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1.5h组(P<0.01)。7 SO组、TD组淋巴液中TNF-α、IL-1β的比较各时点TD组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SO组相应时点(P<0.01)。SO组:各组间的TNF-α、IL-1β水平无明显差异; TD组:2 h组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1.5h、6h组(P<0.01),6 h组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1.5h组(P<0.01)。结论:1、SD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和颈部胸导管引流模型的制备均科学、可靠,可重复性好,是一种研究淋巴循环在失血性休克并发肾损伤中作用的比较理想的模型制备方法。2、失血性休克时,肾脏发生损伤性病理改变及血浆BUN、Cr升高,且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复苏后其平均动脉压也比假手术组明显降低,说明机体在失血性休克时并发了肾损伤。3、失血性休克时,血浆中TNF-α、IL-1β升高,肾组织匀浆中TNF-α、IL -1β、MDA、MPO也明显升高。说明TNF-α、IL-1β、MDA、MPO是失血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的重要炎症介质。4、胸导管引流组淋巴液中TNF-α、IL -1β含量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说明了淋巴液中的TNF-α、IL-1β是导致血浆中该物质浓度上升的来源之一。5、胸导管引流干预后,能减轻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的病理性损伤程度,肾功能改善,其平均动脉压比失血性休克组明显提高,可以明显降低血浆中TNF-α、IL-1β以及肾组织匀浆中MDA、MPO、TNF-α、IL-1β含量,说明应用胸导管引流这一外科手术的干预措施减轻了肾脏病理性损伤,起到肾脏保护作用。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胸导管引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并发肾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失血性休克与急性肾损伤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07)
    • [2].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27)
    • [3].绿色通道在骨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救治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7(20)
    • [4].两种不同液体复苏策略对于未控制出血的失血性休克预后的影响分析[J]. 吉林医学 2016(03)
    • [5].失血性休克复苏延迟兔模型的构建[J]. 临床误诊误治 2016(06)
    • [6].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46)
    • [7].如何抢救失血性休克[J]. 家庭生活指南 2020(02)
    • [8].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术后护理[J]. 人人健康 2016(24)
    • [9].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J]. 健康之路 2017(08)
    • [10].失血性休克急救与护理[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S5)
    • [11].超级模拟人在妇产科新护士失血性休克急救演练培训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03)
    • [12].失血性休克致死性三联征的筛查及救治[J]. 中国急救医学 2019(07)
    • [13].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的护理干预[J]. 中国医药科学 2018(22)
    • [14].高渗盐溶液治疗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08)
    • [15].胫骨穿刺骨髓腔输液抢救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及体会[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11)
    • [16].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失血性休克患者复苏早期的应用价值[J]. 重庆医学 2015(04)
    • [17].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未控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观察[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05)
    • [18].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分析[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19)
    • [19].重型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42例的诊疗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 2012(06)
    • [20].骨盆骨折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急救护理[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01)
    • [21].野战手术车内成功抢救高原失血性休克1例[J]. 人民军医 2011(03)
    • [22].异位妊娠破裂致失血性休克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11)
    • [23].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25)
    • [24].失血性休克56例急救护理[J]. 齐鲁护理杂志 2010(03)
    • [25].200例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体会[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10)
    • [26].小儿失血性休克手术急救的护理[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0(04)
    • [27].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探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01)
    • [28].失血性休克早期的急救和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08)
    • [29].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与护理[J]. 中国伤残医学 2009(02)
    • [30].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15)

    标签:;  ;  ;  

    胸导管引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并发肾损伤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