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诗韵律与语言存在形态现状研究

中国新诗韵律与语言存在形态现状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的论述对象是新诗的现状及其引发的对新诗前途的争议,是当今诗学界关注的焦点。解决这一焦点问题,成为现代诗学和创作实践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为此,本文试图就当前新诗在语言表现方式上呈现的形式散文化、意蕴薄弱化倾向,加以剖析,力求客观、辩证地看取当前新诗的诗性本质之所在及其在现代诗歌历史中的地位,从而提出矫正其弊病、获得新的生长点的途径——对中华古典文化和诗歌传统的承续和变复。本文的论述逻辑大要如下。首先用现代语言论诗学对诗歌本性提出新的认识:诗歌的本质不是言志或抒情,不是再现或表现,而是人类语言的音乐性(外在韵律)和隐喻性结构(内在韵律),是人的本然存在所寓居的语言显现方式。据此,深入探讨了新诗韵律的诸种表现,认为当前新诗主要形态“默诗”所表现的语言散文化,是对诗歌音乐本性即外在韵律的疏离,使得新诗的格律化成为艰难之举。同时,深入阐述诗歌语言隐喻结构即内在韵律的审美本质和诗性特征,据以论证当前新诗由于对内在韵律的独钟,一方面,使得诗歌语言流于纯粹的能指游戏,另一方面,在相当程度上并未远离诗歌语言的根本属性——隐喻,只不过其隐喻结构有所变异而已,是传统的语言隐喻结构在现代口语中的后现代性表现,因此,此类“默诗”仍然具有一定的诗性和审美价值。然而,值得警惕的是,当前诸多诗人声称拒绝隐喻,实质上是拒绝古代诗歌传统、特别是诗歌隐喻传统,因而造成当前诗歌语言乏力,意象浮泛,意蕴淡薄,使新诗面临相当的危机。为此,本文强调诗歌语言隐喻的重要性,力证新诗走出危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乃是在对古典诗歌语言传统的变复之中,努力营造刻印中华民族文化指纹的“品牌意象”——现代诗歌隐喻结构。本文运用现代语言论诗学和后现代理论,确立的诗歌本性观念,有相当的突破性。对新诗现状的辩证剖析、论证,对新诗与古典文化和古典诗歌语言的变复关系的阐述,相信可以为人们客观认识新诗发展,以及促进新诗的现代化,提供有益的启示。

论文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当前新诗后现代性状况及其语言形态征兆:诗语的散漫病
  • 第一节、当前新诗语言形态后现代状况
  • 1. 林立的诗歌群体
  • 2. 多元的功能形态
  • 3. 无定型的诗歌媒介:新诗语言现代化中形态多样化的必然表象
  • 第二节、当前诗语的散漫性:对外在韵律的疏离、对语言能指游戏的偏爱
  • 1. 新诗语言的另类形式:平面化口语
  • 2. 口语新诗的后现代性:意象的消解与事象能指游戏
  • 第二章 对诗歌本性的再认识
  • 第一节、对既往诗歌本体观念的再认识
  • 1. 对习见的诗歌观念的质疑
  • 2. 以往诗本体理论的历史缺憾
  • 第二节 诗歌本体新论
  • 1. 从诗的发生学考察诗歌本性
  • 2. 现代语言论诗学的启示
  • 3. 诗性语言——人类本然生存的显现方式
  • 第三节.诗歌本性所呈现的语言结构基本形态——人类诗歌语言的隐喻性与音乐性
  • 1. 关于隐喻
  • 2. 心理对比法与诗歌语言的隐喻性
  • 3. 诗歌本性与音乐
  • 第四节 小结:关于诗歌的本体性定义
  • 第三章 新诗语言现状病症之一:对外在韵律的淡漠使诗语丧失音乐之美
  • 第一节、诗歌的音乐性与外在韵律
  • 1. 关于韵律与节奏
  • 2. 新诗外在韵律之一——语音节奏
  • 第二节、新诗外在韵律形式之二——韵脚节奏
  • 1. 新诗外在韵律的本质与新诗语言韵律的可能性
  • 2. 外在韵律建构诸问题
  • 第三节、新诗外在韵律与格律
  • 1. 诗歌语言音乐性与节奏
  • 2. 新诗史上的韵律观——在“格律”泥沼中的挣扎
  • 3. 关于诗的格律与自由
  • 4、我们的新诗韵律观
  • 第四章 新诗语言病症之二:对内在韵律的独钟造成纯粹的能指游戏
  • 第一节、拒绝隐喻的背后:否认传统
  • 1. 拒绝隐喻
  • 2. 弥漫诗坛的“自创传统”论
  • 第二节、诗歌的散文性与内在韵律
  • 1. 情律与内在韵律
  • 2. 偏重外在韵律的新诗内在情律表现形式
  • 第三节、新诗内在韵律与语言隐喻结构的建构
  • 1. 新诗韵律的内敛——超格律与文白话语
  • 2. 新诗语言隐喻结构的本质
  • 第四节、新诗语言隐喻的审美真实性
  • 1. 审美性真实的本质:不可能的意象之美
  • 2. 审美性真实的实现:语言蒙太奇中的意象
  • 第五节、语言平面事象化诗歌的存在根基仍然是隐喻
  • 1. 一般平面事象化诗歌的隐喻性
  • 2. 变异的隐喻
  • 第五章 新诗语言现代性的生长点:对汉诗古典诗性语言传统的变复
  • 第一节、当前新诗语言形态的病根:与古典诗歌语言传统的断裂
  • 1. 断裂论的本质之一:语言从趣味中心转向意义中心
  • 2. 断裂论的本质之二:从无意识诗性语言转向逻各斯中心主义语言
  • 3. 诗歌语言是以无意识语言为核心的形象思维语言
  • 第二节、实现新诗语言现代性的根基:传统汉字汉语的诗性基因
  • 1. 必须重提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的血缘关系并构完善诗的现代性
  • 2. 汉字与形象思维
  • 3 汉语的诗性特征
  • 第三节、诗性语言意识的文化内涵
  • 1. 新诗与“无文”的文化
  • 2. 诗歌语言无意识与民族文化心理
  • 第四节、民族“无文”文化指纹与汉诗现代性建设
  • 1. 意境、境界与民族文化指纹
  • 2. 营造“品牌意象”——汉诗境界现代性的必由之路
  • 第五节、方言口语与新诗现代化
  • 1. 纯粹的方言性口语一般不适合诗歌写作
  • 2. 与普通话糅合的口语,也带有喜剧性,可以成为后现代的解构性诗语结语:新的开始——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可信的不可能图埃舍尔《瀑布》
  • 附录4
  • 附录5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相关论文文献

    • [1].诗歌语言的本质、张力及格言意味[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9(02)
    • [2].浅谈诗歌语言的特性[J].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2019(11)
    • [3].浅谈现代诗歌语言的温度[J]. 中学语文 2019(03)
    • [4].读出诗歌语言之美[J]. 语文学刊 2009(06)
    • [5].诗歌语言的诗性解读[J]. 文教资料 2008(07)
    • [6].主持人语[J]. 太湖 2016(03)
    • [7].漫谈诗歌语言的跳跃性[J]. 中华诗词 2016(07)
    • [8].“诗家语”之反常美[J]. 新课程(中学) 2016(08)
    • [9].想象力——打开诗词学习大门的钥匙[J]. 课外语文 2017(01)
    • [10].论诗歌《等你,在雨中》的语言张力[J]. 青年文学家 2016(35)
    • [11].高中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J]. 新课程(下) 2017(01)
    • [12].亲人[J]. 诗潮 2017(03)
    • [13].主持人语[J]. 诗歌月刊 2017(05)
    • [14].当诗人说到“道路”时他实际上在说什么?——古诗阅读的一个新视角[J]. 中学语文 2017(15)
    • [15].浅析初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有效策略[J]. 新课程导学 2017(25)
    • [16].诗歌语言的鉴赏[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5(11)
    • [17].诗歌语言的鉴赏[J]. 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12)
    • [18].诗歌语言艺术的中庸之道[J]. 中国诗歌 2011(04)
    • [19].高考语文诗歌语言风格鉴赏[J]. 中学语文 2013(03)
    • [20].鉴赏诗歌语言的三种设题角度[J]. 高中生 2011(03)
    • [21].古诗歌语言特点及其语言理解[J]. 中学语文 2011(30)
    • [22].短制:走向幽微的语言可能性——浅论曹东诗歌语言艺术的可能性[J]. 星星 2019(35)
    • [23].浅谈诗歌语言的理解[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1(03)
    • [24].论顾城诗歌语言陌生化的外化[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03)
    • [25].戈麦诗歌语言张力论[J]. 文学教育(上) 2013(12)
    • [26].江流儿诗歌语言形式的共性分析[J]. 名作欣赏 2020(12)
    • [27].诗歌语言的透明与微暗[J]. 语言战略研究 2018(04)
    • [28].小学语文诗歌语言的赏析策略研究——在诗情画意中“审”美[J]. 教师 2020(16)
    • [29].浅谈诗歌语言形象[J]. 中华诗词 2012(06)
    • [30].诗歌语言鉴赏题的做题方略[J]. 21世纪中学生作文(高中教师适用) 2009(06)

    标签:;  ;  ;  ;  ;  ;  ;  

    中国新诗韵律与语言存在形态现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