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及意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及意义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空腹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随NYHA心功能变化情况,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进行相关性分析,观察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是否参与了CHF患者的心室重构。方法:选取CHF患者68例,健康对照组20例,全部受试对象测量体重指数(BM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重量指数(LVM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APN水平,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TNF-α水平。以LVEDd、LVMI作为评价心室重构的指标, LVEF做为评价心功能的指标,与APN、TNF-α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1、CHF患者血清APN及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均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增加(P<0.01)。2、基础病因不同的CHF患者间的APN及TNF-α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直线相关分析:APN与LVEF呈负相关,r=-0.50,P<0.01;APN和LVMI呈正相关,r=0.62, P<0.01; APN和LVEDd呈正相关,r=0.64,P<0.05;TNF-α与LVEF呈负相关,r=-0.69,P<0.01;TNF-α和LVEDd呈正相关,r=0.56,P<0.05。结论:1.CHF患者APN及TNF-α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心功能损害程度加重APN及TNF-α升高更明显, APN及TNF-α可作为判断CHF严重程度的指标。2.不同病因的CHF之间APN和TNF-α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APN和TNF-α只与CHF本身有关,可能参与了CHF的病理生理过程。3.APN和TNF-α可能参与了CHF心室重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综述
  • 正文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白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α在心房颤动中的作用研究进展[J].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0(02)
    • [2].外周血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5在老年人不明原因发热中的诊断价值[J]. 医药论坛杂志 2020(04)
    • [3].肿瘤坏死因子-α对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0(11)
    • [4].肿瘤坏死因子-α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9(01)
    • [5].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与妊娠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22)
    • [6].吸烟者肺通气功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变化[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A1)
    • [7].腔内灌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治疗肺癌恶性心包积液的临床观察[J]. 海峡药学 2015(12)
    • [8].白介素类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α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检测意义[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18)
    • [9].评价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铁蛋白检测在肺结核诊治中的临床价值[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09)
    • [10].探讨肺结核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介素-6的表达[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23)
    • [11].猪尾巴管腹腔灌洗在重症胰腺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基因的影响[J]. 健康之路 2016(08)
    • [12].肿瘤坏死因子-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中的作用[J]. 胃肠病学 2019(10)
    • [13].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在心肌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进展[J].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20(04)
    • [14].肿瘤坏死因子在临床医学上的研究进展和意义[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21)
    • [15].雷公藤多苷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a含量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08)
    • [16].变应性鼻炎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及肿瘤坏死因子-863C/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初步探讨[J]. 解剖学研究 2013(05)
    • [17].肿瘤坏死因子a促进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凋亡[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37)
    • [18].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1(03)
    • [19].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 中国当代医药 2011(32)
    • [20].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8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及其合并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16)
    • [21].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置管灌注治疗恶性腹腔积液[J]. 西南国防医药 2009(10)
    • [2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脂联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超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分析[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10)
    • [23].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与母婴结局的关系[J]. 实用医学杂志 2020(13)
    • [24].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蛋白家族对炎症和肿瘤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癌症进展 2020(19)
    • [25].原发性失眠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的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69)
    • [26].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与老年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医刊 2014(09)
    • [27].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与OSAHS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4(18)
    • [28].化合物1487B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生成机制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2015(20)
    • [29].辛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29)
    • [30].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型与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6的关系[J]. 新疆中医药 2012(01)

    标签:;  ;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的检测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