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后的巴塞尔协议及对我国银行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影响

修订后的巴塞尔协议及对我国银行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影响

论文摘要

《巴塞尔协议》(Basle Accord)是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自1975年至今所制定发布的一系列银行监管原则、协议、标准和建议的统称,又称为巴塞尔文件体系(Basle Framework)。以1988年《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简称“巴塞尔旧资本协议”)和1997年的《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两大协议为基础的文件体系,称为“旧巴塞尔协议”;以2004年修订后发布的《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协议:修订框架》(简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和2006年新版《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为基础的文件体系,称为“新巴塞尔协议”。国内研究多将注意力集中于两个巴塞尔资本协议,而忽视把巴塞尔协议作为完整文件体系来研究的整体视角。特别是《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是各国中央银行监管的纲领性指导文件,支撑着两个巴塞尔资本协议内容的落实。《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与两个巴塞尔资本协议一起,方完整构筑了银行风险监管的大厦。按照这个思路,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一章介绍巴塞尔协议的概况,回顾了巴塞尔协议的历史发展和监管文件的形成,详细分析了巴塞尔协议修订的原因和修订后的具体监管框架,认为修订后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提出的25条监管新核心原则,构筑了银行风险监管的新基石,并对各国银行风险监管带来了新影响。第二章探讨巴塞尔协议的性质,指出巴塞尔协议是具有约束性的国际惯例,并分析了巴塞尔协议对各国银行风险监管的作用。巴塞尔协议已事实上成为各国金融和监管实践中不得不遵循的指针,我国银行业风险监管必须与其接轨,方能给我国银行业监管带来清新的空气。第三章是关于我国银行业风险监管法律体系完善的具体建议。我国银行风险监管制度与新巴塞尔协议接轨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是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和增强银行监管有效性的必然选择。为此,文章从四方面提出了我国银行风险监管法律建设的建议:一是加快银行资本金充足率监管的法律建设;二是加强信息披露,制定统一的银行信息披露法,三是维护市场纪律制订银行监管法;四是建立银行危机保护监管法律机制。依法监管应当是银行业监管最重要的原则,法律应当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依据。由于银行业监管涉及的主体、客体、利益太多,法律是不可能都设想到的,所以整个银行业、金融业风险的监管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需要更多的配套措施与相关制度的改革完善。

论文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巴塞尔协议的主要概况
  • 第一节 巴塞尔协议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沿革
  • 一、巴塞尔协议产生的历史背景
  • 二、巴塞尔协议的发展阶段
  • 三、巴塞尔协议的文件体系构成
  • 第二节 旧巴塞尔协议的构架及在银行监管方面的主要规则
  • 一、旧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内容
  • 二、1997年《有效银行业监管的核心原则》的内容
  • 第三节 旧巴塞尔协议存在的主要缺陷
  • 一、对非经合组织成员国的风险权重存在歧视
  • 二、对企业风险权重存在歧视
  • 三、不适应金融创新形势的发展
  • 四、没有建立全面风险管理监管思路
  • 第四节 巴塞尔协议的修订及其对银行监管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 一、修订后的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和25条监管新"核心原则"
  • 二、修订后的新巴塞尔协议在银行风险监管上的新特点
  • 三、新巴塞尔协议对各国银行风险监管的影响
  • 第二章 巴塞尔协议的性质及其对各国银行风险监管的作用
  • 第一节 巴塞尔协议的性质
  • 一、巴塞尔协议法律性质四种观点
  • 二、巴塞尔协议的法律性质应为国际惯例
  • 第二节 巴塞尔协议对各国银行风险监管的作用
  • 一、巴塞尔协议为全球银行监管提供了纲领性指导文件
  • 二、巴塞尔协议为各国监管当局规定了风险监管重点
  • 三、巴塞尔协议使全球银行监管更加统一和规范
  • 第三章 巴塞尔协议对我国银行风险监管制度的影响
  • 第一节 目前我国银行风险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银行风险监管的历史发展
  • 二、我国银行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和不足
  • 第二节 我国银行风险监管制度与新巴塞尔协议接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一、我国银行风险监管制度与修订后的巴塞尔协议接轨的必要性
  • 二、我国银行风险监管制度与修订后的巴塞尔协议接轨的可行性
  • 第三节 健全和完善我国银行监管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 一、按照巴塞尔第一支柱的要求,加快资本金充足率监管的法律建设
  • 二、按巴塞尔协议第二支柱的要求,制定统一的银行信息披露法
  • 三、按巴塞尔协议第三支柱的要求,制订银行监管法
  • 四、按新《监管核心原则》的要求,建立银行危机保护性监管法律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有效银行监管机制问题探析[J]. 金融研究 2015(02)
    • [2].有效银行监管问题探究[J]. 时代金融 2009(01)
    • [3].原则导向与市场纪律——我国实施有效银行监管的思考[J]. 金融发展研究 2009(03)
    • [4].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与我国金融监管制度[J]. 内江科技 2008(08)
    • [5].广西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战略思考[J]. 中国金融家 2008(10)
    • [6].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最新变化[J]. 金融发展评论 2012(04)
    • [7].提高监管有效性 促进区域银行业健康发展[J]. 中国金融家 2008(10)
    • [8].金融危机下银行业监管创新之路法学探究[J]. 邢台学院学报 2011(01)
    • [9].微小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J]. 甘肃金融 2011(08)
    • [10].小额信贷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三)[J]. 西部金融 2011(11)
    • [11].小额信贷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四)[J]. 西部金融 2011(12)
    • [12].从《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看金融创新的风险监管[J]. 法制与经济(中旬刊) 2009(01)
    • [13].论银行监管者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J]. 当代经济 2008(05)
    • [14].我国银行监管的演进及有效机制的选择[J]. 商 2012(05)
    • [15].“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实施与银行风险承担——基于法系特征与经济发展的跨国实证[J]. 金融监管研究 2019(03)
    • [16].银行业监管理论的演进与综述[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3)
    • [17].中国金融出版社精品图书推荐[J]. 中国金融 2013(03)
    • [18].小额信贷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一)[J]. 西部金融 2011(09)
    • [19].银行业金融监管长效机制的构建[J].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8(04)
    • [20].我国银行业有效监管基本对策研究[J]. 金融经济 2008(24)
    • [21].跨境银行的并表监管[J]. 中国金融 2011(21)
    • [22].如何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J]. 沪港经济 2010(03)
    • [23].商业银行运营风险的有效监管[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8(11)
    • [24].金融稳定之微观审慎度与宏观审慎度的结合[J]. 金融服务法评论 2012(01)
    • [25].小额信贷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六)[J]. 西部金融 2012(02)
    • [26].有效银行监管的利剑或金融市场准入的障碍——浅论跨国银行监管中东道国和母国的评判权[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2(03)
    • [27].小额信贷和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五)[J]. 西部金融 2012(01)
    • [28].世界两大金融机构公布中国金融部门评估规划更新评估成果报告[J]. 中国信用卡 2018(01)
    • [29].构建监审联动机制的建议与设想[J].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9(01)
    • [30].银行分类监管的国际实践[J]. 中国金融 2019(20)

    标签:;  ;  ;  ;  ;  ;  

    修订后的巴塞尔协议及对我国银行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