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市镇形成机制及模式研究

我国新市镇形成机制及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中,我国大城市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市区人口和产业不断聚集,形成了城市以单中心高度聚集的发展模式,导致中心城区密度过高、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城市住房短缺、房价飞涨等一系列问题。面对城市人口、交通、就业、居住环境与质量等等问题,为克服小规模土地开发效率偏低的,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问题,规划界提出新市镇建设的思想,从城市区域角度分散大城市压力。新市镇正是在城市化过程中,顺应着要素向郊区扩散的趋势,人为规划建设的新兴城市型社区,它具有自给自足、均衡发展的特性,既是中心城市功能扩散的产物,又是郊区自身城市化的集聚中心。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首先,从新市镇发展的历史回顾入手,分析新市镇的由来以及新市镇在建设中的开发主体、资金来源等要素。之后,本文对国外及港台地区新市镇的建设历程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探寻其形成机制,建设模式,管理方法等。文章的主体是重点分析归纳我国新市镇的形成机制,总结我国新市镇的发展模式。实践证明,在郊区建设具有自足性的新市镇能够缓解大城市市区人口压力、优化城市结构、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使区域协调发展。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的步伐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而不断加快,部分大城市中心城区在经历了绝对集中、相对集中后进入了离心分散的发展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建设新市镇不仅顺应了大城市郊区化的要求。也是对我国长期以来提倡的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延续和升华。文章最后通过分析、总结,得出基本结论。探寻出适宜我国新市镇建设的基本模式,管理方法、政策保障等。并对我国新市镇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提出有利于我国新市镇健康发展的策略及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序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的基本框架与方法
  • 1.2.1 研究的基本内容
  • 1.2.2 研究的框架
  • 1.2.3 研究方法
  • 2 新市镇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 新市镇的概念及内涵
  • 2.1.1 概念的提出
  • 2.1.2 概念辨析:新城、卫星城、新市镇
  • 2.2 新市镇建设的基础理论
  • 2.2.1 空想社会主义
  • 2.2.2 田园城市
  • 2.2.3 卫星城及有机疏散理论
  • 2.2.4 英国新城建设理论
  • 2.2.5 新城市主义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3 国外及港台地区新市镇发展模式的借鉴
  • 3.1 国外新市镇建设的实践
  • 3.1.1 英国新市镇建设的历史进程
  • 3.1.2 其他国家新市镇建设的历史进程
  • 3.2 国外新市镇建设的经验借鉴
  • 3.2.1 开发主体与资金来源
  • 3.2.2 前期规划与后期管理
  • 3.3 港台地区新市镇建设的实践
  • 3.3.1 香港新市镇建设的历史进程
  • 3.3.2 台湾新市镇建设的历史进程
  • 3.4 港台地区新市镇建设的经验借鉴
  • 3.4.1 政府主导的开发主体
  • 3.4.2 多方集资的建设资金
  • 3.4.3 公众参与的规划编制
  • 4 我国新市镇发展的总体格局
  • 4.1 我国新市镇形成的背景
  • 4.1.1 城市化水平的快速增长
  • 4.1.2 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
  • 4.1.3 城市病的大量增加
  • 4.2 我国新市镇发展的历程
  • 4.2.1 新市镇的提出
  • 4.2.2 新市镇的建设过程
  • 4.2.3 新市镇建设的主要实践
  • 4.3 我国新市镇的功能类型与空间特征
  • 4.3.1 镇域包含型及其特征
  • 4.3.2 组团联动型及其特征
  • 4.3.3 飞地开发型及其特征
  • 4.3.4 房地产开发型及其特征
  • 5 我国新市镇的形成机制
  • 5.1 政府力
  • 5.1.1 施力主体
  • 5.1.2 城市规划的引导
  • 5.1.3 住房制度的改革
  • 5.1.4 交通条件的改善
  • 5.1.5 土地的有偿使用
  • 5.2 区域协调力
  • 5.2.1 施力主体
  • 5.2.2 中心城市扩张的带动功能
  • 5.2.3 与母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接轨
  • 5.2.4 优越的区位条件
  • 5.3 市场力
  • 5.3.1 施力主体
  • 5.3.2 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 5.3.3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
  • 5.3.4 房地产商利益驱动
  • 5.4 社会力
  • 5.4.1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
  • 5.4.2 生活方式的转变
  • 5.4.3 小汽车的普及和应用
  • 5.4.4 网络的普及和应用
  • 6 我国新市镇发展的前景
  • 6.1 新市镇建设的形式
  • 6.1.1 跨乡镇建设新市镇
  • 6.1.2 改造郊区驻地镇
  • 6.1.3 中心镇、重点镇基础上扩建新市镇
  • 6.1.4 房地产开发的新市镇模式
  • 6.1.5 依托开发区建设新市镇
  • 6.2 新市镇开发的主体
  • 6.2.1 政府主导,多级政府参与
  • 6.2.2 资金来源稳定,多方集资
  • 6.2.3 公众积极参与
  • 6.3 开发的资金
  • 6.3.1 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
  • 6.3.2 开发商投资
  • 6.3.3 土地资本化
  • 6.4 新市镇运行及管理的机制
  • 6.4.1 “镇镇联动,错位竞争”的发展模式
  • 6.4.2 “自给自足,均衡发展,功能角色”的发展策略
  • 6.4.3 有序分步建设,合理安排时序
  • 6.4.4 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模式
  • 6.4.5 成立“新市镇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
  • 6.5 新市镇建设的政策保障
  • 6.5.1 科学规划保障机制
  • 6.5.2 优化土地供应
  • 6.5.3 户籍制度的影响
  • 6.5.4 行政区划的作用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基本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东北师范大学举办清代东北边疆治理学术研讨会[J]. 外国问题研究 2019(04)
    • [2].促进学校发展要抓住的几个问题——以东北师范大学长白山实验中学为例[J]. 华夏教师 2020(02)
    • [3].蓄历史厚积之力 承时代进取之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70年教育发展之路[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05)
    • [4].东北师范大学东亚研究院举办首场“东亚问题特别讲座”[J]. 外国问题研究 2020(02)
    • [5].东北师范大学召开“期刊发展创新专题研讨会”综述[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 [6].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J].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5)
    • [7].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J]. 红旗文稿 2017(15)
    • [8].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J]. 雕塑 2015(S2)
    • [9].东师有你——为2016年东北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而作[J]. 当代音乐 2015(24)
    • [10].数学基本思想18讲[J]. 基础教育课程 2016(23)
    • [11].东北师范大学义务服务队帮扶退休教师[J]. 中国校外教育 2013(06)
    • [12].吉林省第二届少年儿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在东北师大附中召开[J]. 辅导员 2016(33)
    • [13].中国·吉林省联众天航教育培训咨询[J]. 高考 2016(33)
    • [14].东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02)
    • [15].英文儿歌翻译技巧探究——以“Babies”为例[J]. 青春岁月 2017(03)
    • [16].“一心+五力”聚焦班主任的核心素养[J]. 湖南教育(A版) 2017(05)
    • [17].“冷战时期的东北亚:安全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冷战国际史研究 2016(02)
    • [18].教育就是与真善美的相遇——东北师范大学东安实验学校简介[J]. 小学时代 2017(Z6)
    • [19].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3级服装设计系学生毕业作品发布会举行[J]. 吉林画报 2017(05)
    • [20].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崇高而优美的教育”掠影[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5(05)
    • [21].大学生微博营销接触和使用情况调查——以东北师范大学学生为例[J]. 神州 2013(31)
    • [22].朝气蓬勃的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J].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4(04)
    • [23].朝气蓬勃的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J].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4(04)
    • [24].吉林省楹联家协会 东北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东师桃李杯”全国征联大赛启事[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 2009(08)
    • [25].东北师范大学联手赢科天地打造“化学虚拟仿真实验中心”[J]. 现代教育技术 2016(12)
    • [26].成仿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践——以其在东北师范大学的工作为中心[J]. 兰台内外 2017(02)
    • [27].全国智慧教育微课联盟成立大会在东北师范大学隆重举行[J]. 中国电化教育 2015(02)
    • [28].隆重启动 高端发展[J]. 吉林教育 2020(15)
    • [29].东北师范大学[J]. 吉林劳动保护 2013(06)
    • [30].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J]. 雕塑 2013(05)

    标签:;  ;  ;  

    我国新市镇形成机制及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