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康复思想研究

《千金方》康复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中医康复历史悠久,特色突出,疗效显著,在康复医疗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早期的中医康复医疗内容散见于大量的中医文献资料中,缺乏系统的归纳整理。本研究旨在通过《千金方》康复思想研究,丰富中医康复学的内容,为今后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选取康复思想已具端倪的隋唐时期为切入点,以孙思邈《千金方》为研究对象,在明确中医康复学相关概念和内容、分析隋唐时期中医康复学发展背景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学的方法梳理了《千金方》所蕴含的康复理念和具体的康复方法,系统归纳了其康复医学思想特征。结果与结论:1.隋唐时期医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医事制度中可见康复医学的端倪,是《千金方》康复思想的土壤和源泉。2.《千金方》养生思想历来得到医学界的普遍认同和推崇,其实很多养生内容是疾病后期康复之法,而很多养生理念和方法可供疾病康复借鉴。融康复于养生,以养生促康复,是《千金方》康复的重要特色。3.《千金方》康复思想可概括为理、法、方、病四个层次,“理”指康复基本观点,包括整体康复、辨证康复、既病防变等;“法”即康复治法和法则,包括谨慎施护、重视补益、提倡食疗、因人制宜等;“方”指康复方法,包括方药、酒法、针灸、按摩、调气、导引、外治、心理调摄等;“病”即具体疾病如中风、消渴、水肿、麻风等的康复原则和措施。4.《千金方》在中医康复学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康复理念,丰富了康复方法和手段,为中医康复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论文目录

  • 提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部分 概述
  • 一、 中医康复学概述
  • (一) 康复的含义
  • (二) 中医康复学概念
  • (三) 中医康复学发展源流
  • (四) 中医康复学的特色和优势
  • 二、 隋唐时期康复医学发展的背景
  • (一) 隋唐时期的政治统一和经济发展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和分科
  • (二) 隋唐时期医事制度中呈现康复医学的端倪
  • 三、 《千金方》中的康复医学
  • (一) 《千金方》概述
  • (二) 《千金方》蕴含康复医学内容
  • (三) 《千金方》的养生与康复
  • 第二部分 《千金方》康复医学内容
  • 一、 辨证康复
  • (一) 辨虚实
  • (二) 辨寒热
  • 二、 康复护理
  • (一) 饮食护理
  • (二) 劳逸结合
  • (三) 慎行房事
  • (四) 起居护理
  • 三、 妇孺老的康复保健
  • (一) 妇人的康复
  • (二) 小儿的康复
  • (三) 老人的养生康复
  • 四、 虚损补益康复
  • (一) 专篇论补益
  • (二) 补益康复见于各科疾病
  • (三) 补益康复法则
  • 五、 食疗康复
  • (一) 食治原则
  • (二) 食治食物
  • (三) 食疗方特点
  • 六、 康复方法
  • (一) 方药
  • (二) 酒法
  • (三) 针灸
  • (四) 按摩
  • (五) 调气导引
  • (六) 心理调摄
  • (七) 其他外治法
  • 七、 具体疾病的康复
  • (一) 中风
  • (二) 消渴
  • (三) 水肿
  • (四) 麻风
  • 第三部分 《千金方》康复医学思想特征及意义
  • 一、 《千金方》康复医学思想特征
  • (一) 康复基本观点
  • (二) 康复法则
  • (三) 康复方法
  • (四) 疾病康复
  • 二、 《千金方》康复医学思想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 三、 中医康复学的发展前景及展望
  • (一) 社会医疗的需求是中医康复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 (二) 理论体系的完善是中医康复学发展的基本保障
  • (三) 继承与创新是中医康复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详细摘要
  • 相关论文文献

    •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获批全国首个中医康复学专业[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7(07)
    • [2].“中医康复学专业”建设思考[J]. 康复学报 2017(05)
    • [3].中医康复学概念内涵与外延探究[J].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5(06)
    • [4].高校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分析与研究[J]. 成才之路 2018(18)
    • [5].中医康复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J]. 中医药导报 2018(07)
    • [6].对中医康复学一些问题的思索[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71)
    • [7].浅谈对中医康复学的认识[J]. 陕西中医 2009(02)
    • [8].中医康复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的初探[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36)
    • [9].从中医文献中认识中医康复学对中风偏瘫痉挛的治疗[J]. 科技信息 2011(01)
    • [10].状态观——中医康复学发展的新语境[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7(13)
    • [11].试述中医康复的内涵、优势和发展趋势[J]. 中医临床研究 2018(33)
    • [12].中医康复学PBL教学设计与价值探研[J]. 成才之路 2018(12)
    • [13].试论中医康复学的形成及发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8(09)
    • [14].提高中医康复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探索[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08)
    • [15].论太极拳与针灸在中医康复学中的治疗效果[J]. 搏击.武术科学 2008(09)
    • [16].中医康复学内涵与外延浅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14(32)
    • [17].论中医康复医学之辨证观[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24)
    • [18].“健康中国”视野下中医康复医学发展研究[J]. 吉林中医药 2020(07)
    • [19].走进社区康复聋儿[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09)
    • [20].从中医康复发展脉络探讨时代背景对康复医学发展的影响[J]. 中医杂志 2019(14)
    • [21].浅析《黄帝内经》中医康复学的理论与思想[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15)
    • [22].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干预[J]. 光明中医 2009(02)
    • [23].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23)
    • [24].影响全麻腹部手术康复的因素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8(09)
    • [25].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在癫痫病人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光明中医 2016(09)
    • [26].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中西医结合系统化康复探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28)
    • [27].发挥中医药院校优势 树立医学生康复理念[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01)
    • [28].运动功能中医概念模型框架的构建[J]. 中医杂志 2017(11)
    • [29].高等中医院校康复专业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展望[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04)
    • [30].健康教育在精神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J]. 光明中医 2009(11)

    标签:;  ;  ;  

    《千金方》康复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