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绩效问题研究

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绩效问题研究

论文题目: 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绩效问题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产业经济学

作者: 苏劲松

导师: 廖运凤

关键词: 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实证检验,政策建议

文献来源: 北京工商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虽然我国的第一只开放式基金成立还不满四年,但是,我国的开放式基金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都得到了迅猛地发展。近年来开放式基金的发行数量迅速上升(截止到2004年5月,开放式基金数量已达80多只,其规模已达1884.26亿元,占整个基金规模的70%);单只开放式基金的规模也急速扩张,出现了规模超过100亿元的超大基金(海富通收益增长证券投资基金与中信经典配置证券投资基金等);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纷纷面世;债权基金、指数基金、伞型基金、行业基金等开放式基金品种增多;同时开放式基金对股市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其规模和进出股市情况也成为决定股票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上情况表明,开放式基金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当然,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本身在资本市场理论方面还不发达的国家来讲,开放式基金如此迅速的发展也带来众多急需解决的课题。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就是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开放式基金的绩效进行深入地分析,要找出适合评价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的基本方法并组成相应的体系。选择开放式基金绩效衡量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开放式基金绩效衡量问题在整个基金问题的研究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面对如此多品种的基金,如何进行选择特别是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开放式基金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十分有限。二是受信息公开披露准则的要求,开放式基金必须及时、准确地公开其在投资方面的有关信息,开放式基金数据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在数量上都为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了必要的支持条件。三是国外在衡量基金业绩方面已有大量的学术文献。充足的学术文献资料可以为本论文的展开提供良好的学术支持。同时,由于中国的证券市场有自身的特殊性,对中国开放式基金绩效的研究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世界基金绩效的研究,为世界基金绩效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例证。四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时间不长,有关现代资本市场理论和应用都处于探索阶段。对中国开放式基金的实证研究将对现代资本市场理论和应用在中国的深入开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如下:在第一部分中,首先定义开放式基金绩效,分析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开放式基金绩效及其评价体系设计

一、开放式基金及其绩效

(一) 开放式基金及其绩效

(二) 影响开放式基金绩效的基本因素

二、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一) 国外基金绩效评价理论综述及我国开放式基金评价体系设计

(二) 风险-收益评价

(三) 整体绩效评价

(四) 绩效归属分析

(五) 投资风格评价——RBS投资风格分析模型

(六) 绩效可持续性评价——回归系数持续性分析模型

三、绩效衡量中存在的问题

(一) 指数选择与计算时间的选择问题

(二) 统计显著性问题

(三) 幸存误差问题

第二部分 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设计及其实证检验

一、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设计

(一) 研究对象方法及数据来源

(二) 研究的限制与优势

(三) 收益率指数的修订

(四) 实证分析方法与模型设计

二、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实证检验及其描述

(一) 风险—收益评价检验

(二) 整体绩效评价检验

(三) 绩效归属分析检验

(四) 投资风格评价—RBS投资风格分析模型检验

(五) 绩效可持续性评价—回归系数持续性分析模型检验

三、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实证检验的结论及其解释

(一) 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实证检验的结论

(二) 对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实证检验的结论的基本解释

第三部分 提高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途径分析

一、大力发展我国资本市场

(一)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制约开放式基金绩效的表现

(二) 加快我国资本市场的培育促进开放式基金健康的成长

二、不断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水平

(一) 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我国开放式基金的业绩

(二) 我国上市公司的规模和容量制约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绩效

(三) 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并推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三、加强对开放式基金的治理结构的改进并增强对开放式基金经理的激励和控制

(一) 我国开放式基金现阶段的治理结构

(二) 我国现阶段开放式基金治理结构产生的主要问题

(三) 解决我国开放式基金治理结构的途径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二、英文部分

附录

附录1实证检验结果表

附录2 国外样本基金绩效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3-08

参考文献

  • [1].协偏因子在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估中的应用[D]. 钟俊儒.西南财经大学2012
  • [2].基金家族内部信息共享对基金绩效和流量的影响[D]. 乔剑楠.贵州财经大学2017
  • [3].中国基金绩效持续性因素分析[D]. 姜旭.天津大学2015
  • [4].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估方法研究[D]. 魏晨.北方工业大学2009
  • [5].我国分级基金绩效的研究[D]. 侯翠品.上海师范大学2016
  • [6].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估及归因的实证研究[D]. 莫晓莲.西南财经大学2012
  • [7].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及其持续性的实证研究[D]. 费晓庆.西南财经大学2011
  • [8].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实证研究[D]. 李绍星.暨南大学2007
  • [9].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估体系研究和实证分析[D]. 郑海帆.武汉理工大学2005
  • [10].共同代理视角下证券投资基金治理对基金绩效的影响研究[D]. 陈梦月.集美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实证研究[D]. 李绍星.暨南大学2007
  • [2].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衡量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D]. 季玉明.东北财经大学2005
  • [3].我国开放式基金投资绩效的实证研究[D]. 杨捷.武汉科技大学2006
  • [4].我国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研究及实证分析[D]. 黄依雯.暨南大学2006
  • [5].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 王月香.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 [6].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D]. 崔迪明.吉林大学2007
  • [7].我国上市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研究[D]. 马连霞.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 [8].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价研究[D]. 邓小莲.广西大学2007
  • [9].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估体系研究和实证分析[D]. 郑海帆.武汉理工大学2005
  • [10].我国开放式基金绩效评估理论与实证研究[D]. 朱红丽.河海大学2006

标签:;  ;  ;  ;  

我国开放式基金的绩效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