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结构与贸易结构之影响实证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结构与贸易结构之影响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外商直接投资伴随着改革开放而进入,在我国已经有近30年历史,并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已成为利用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已经深深卷入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大影响。外资促进了我国的资本形成,外资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近三分之一,其出口占我国总出口的一半还多,并为我国制造业提供了近三分之一的就业机会。经过多年高速增长,我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之一。但过去那种依靠大量投入和高度依赖出口的增长模式已经遇到了瓶颈。经济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转变增长模式。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必然意味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因此本文从经济结构的角度,深入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本文的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结构的影响,第二部分是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结构的影响。在工业结构方面,我们首先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的行业结构、各行业的市场结构以及就业结构的影响。文中对全国工业和外资工业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和行业结构变化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对各行业市场的主体构成及变化特征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对比了全国工业企业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就业结构。然后从工业企业的效益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文中对全国工业企业和外资工业企业各行业的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以及利润率进行了比较;并用两种方法对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企业各行业的技术外溢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一种方法是以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基础,对全部工业行业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组检验。第二种方法是选取影响技术水平的多个变量,包括企业平均规模、行业资本密集度、外资参与程度、以及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等变量,利用多元回归模型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各行业内资企业的技术水平的外溢效果。其中重点分析了外资参与程度以及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因素对内资企业技术水平的影响。在贸易结构方面,我们首先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文中从理论上分析了出口商品集中度和稀缺性对国家整体出口优势的影响;并在大量数据基础上就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的集中度、贸易平衡与贸易条件的影响进行了定量研究。然后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贸易地区结构的影响。文中对比了中国的外资来源地区和国别分布与中国的对外贸易伙伴地区和国别分布;并根据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理论,对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分两种,一种是根据横截面数据对中国的所有外资来源国和对外贸易伙伴国的对华投资与对华贸易的关系进行了总体检验,另一种是根据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的几个主要外资来源国及贸易伙伴国的对华投资与对华贸易的关系分别进行了检验。

论文目录

  • 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论文框架
  • 三、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 第二节 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
  • 第三节 外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贸易结构的影响研究
  • 第二章 世界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概述
  • 第一节 世界外国直接投资概述
  • 一 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发展
  • 二 世界外国直接投资的总体构成
  • 三 外国直接投资的主体: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
  • 四 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方式:并购投资与绿地投资
  • 第二节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概况
  • 一 中国的外资政策与激励措施
  • 二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流量与存量、以及对中国历年总投资的贡献度
  • 三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三次产业部门间的分布情况
  • 四 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各行业间的分布情况
  • 第三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结构的影响(上):外资工业企业对中国工业的行业结构、行业市场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影响
  • 第一节 外资工业企业对我国工业构成的影响分析之一:从行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比例构成角度分析
  • 一 全国工业企业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变化情况
  • 二 全国工业企业的行业构成变化情况
  • 三 外资工业企业的行业构成变化情况
  • 四 外资工业企业的优势行业:从外企各行业的增加值占全国的份额角度分析
  • 五 外资工业企业的潜力行业:从外企各行业增加值份额的增长幅度分析
  • 第二节 外资工业企业对我国工业构成的影响分析之二:对行业集中度和行业结构变化度的定量分析
  • 一 全国工业企业和外资工业企业的行业集中度变化情况
  • 二 全国工业企业和外资工业企业的行业结构变化情况分析
  • 三 外资工业企业相对于全国工业企业的行业构成偏离度分析
  • 第三节 外企对我国工业部门行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一 全国工业部门的市场总规模及各行业市场规模的变化
  • 二 外资工业企业的市场总规模及各行业市场规模的变化
  • 三 外资工业企业各行业在全国的市场份额的变化
  • 四 全国工业部门各行业的市场主体构成及外资工业企业的地位
  • 第四节 外企对我国工业部门就业结构的影响
  • 一 工业部门就业总量变化
  • 二 工业部门就业的行业结构
  • 三 外资企业对全国工业企业的就业结构的影响
  • 第四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结构的影响(下):外资工业企业对中国工业企业效率的影响及技术外溢效果分析
  • 第一节 外资工业企业对工业部门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及利润率的的比较分析
  • 一 全国工业企业与外资工业企业的资本生产率比较分析
  • 二 全国工业企业与外资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分析
  • 三 全国工业企业与外资工业企业的利润率比较分析
  •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各行业的技术外溢效果分析:从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角度分析
  • 第三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各行业的技术外溢效果分析:从影响技术的多因素角度分析
  • 第五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上):对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
  • 第一节 外资对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影响
  • 一 中国贸易地位的变化和外贸依存度的变化
  • 二 外资企业对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影响
  • 三 不同来源的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外贸的不同影响
  • 四 不同阶段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对我国进口和出口的促进作用
  • 五 加工贸易类型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影响
  • 第二节 中国对外贸易行业结构的变化
  • 一 中国进出口行业结构的变化
  • 二 中国两部门中各行业类别的贸易平衡指数
  • 第三节 出口商品集中度和稀缺性对国家整体出口优势影响的理论分析
  • 一 国家整体出口优势指数概念的提出及模型的定义
  • 二 整体出口优势模型的两个推论的含义及简单证明
  • 三 国家整体出口优势指数的意义和局限性
  • 第四节 外资对我国进出口商品种类与集中度的影响
  • 一 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种类和出口集中度的变化与外资的影响
  • 二 我国主要进口商品种类和进口集中度的变化与外资的影响
  • 第五节 外资对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影响的进一步分析
  • 一 外资对我国进出口商品的贸易平衡的影响
  • 二 外资对我国进出口商品的贸易条件的影响
  • 第六章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下):对贸易地区结构的影响
  • 第一节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别和地区
  • 一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区
  • 二 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别(地区)
  • 第二节 中国的贸易伙伴国家和地区
  • 一 中国与世界各大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情况
  • 二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之间的双边贸易情况
  • 第三节 FDI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分析:以中国121个投资来源国(地区)和对外贸易伙伴国(地区)为样本的分析
  • 第四节 FDI对双边贸易的影响分析:以中国的6个投资来源大国(地区)和贸易伙伴大国(地区)为样本的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附录
  • 附表2-1 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及外国直接投资1985-2006
  • 附表2-2 第二和第三产业部门的外商直接投资流量1997-2006
  • 附表2-3 历年年底登记注册分行业外企投资总额1996-2006
  • 附表3-1 分行业外资工业企业与全国工业企业的产值和增加值2006
  • 附表3-2 分行业外资工业企业与全国工业企业的产值和增加值1999
  • 附表3-3 各类企业的分行业企业数目与主营业务收入2006
  • 附表3-4 各类企业的分行业企业数目与产品销售收入1999
  • 附表5-1 国内生产总值与对外贸易额1978-2006
  • 附表5-2 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与全国进出口总额1980-2006
  • 附表5-3 按贸易方式分货物进出口总额1981-2006
  • 附表5-4 中国历年出口产品分类金额1980-2006
  • 附表5-5 中国历年进口产品分类金额1980-2006
  • 附表5-6 中国主要出口商品金额及占比2006
  • 附表5-7 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平均份额1997-8,2005-6
  • 附表5-8 中国主要出口商品数量与金额1998,2006
  • 附表5-9 中国主要进口商品金额及占比2006
  • 附表5-10 中国主要进口商品平均份额1997-8,2005-6
  • 附表5-11 中国主要进口商品数量与金额1998,2006
  • 附表6-1 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地区)的双边贸易2004-2006
  • 附表6-2 121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华直接投资和对华贸易情况2004-2006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黄河流域工业结构转型及其对空间集聚方式的响应[J]. 经济地理 2020(06)
    • [2].分类行业、地区差异与中国工业结构升级[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 [3].重庆市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建议[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12)
    • [4].人口城镇化与工业结构升级[J]. 产业经济研究 2016(04)
    • [5].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实施意见[J]. 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7(10)
    • [6].新世纪我国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J]. 祖国 2016(11)
    • [7].氯碱工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J]. 石化技术 2020(04)
    • [8].辽宁省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研究[J]. 经济师 2019(03)
    • [9].近二十年中国工业结构发展特点分析——基于资源 环境 经济综合因素的视角[J]. 能源与节能 2017(12)
    • [10].无锡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力分析[J]. 江南论坛 2016(11)
    • [11].中西部地区工业结构升级驱动因素分析[J]. 求索 2015(05)
    • [12].工业结构调整的任务[J]. 南阳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3(10)
    • [13].近十年浙江工业结构调整的特点、问题及建议[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23)
    • [14].成渝经济区细分工业结构综合效益研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15].房价、要素市场扭曲与工业结构升级[J]. 财贸研究 2020(11)
    • [16].突破结构瓶颈 建设工业强省——河北省工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研究[J]. 统计与管理 2012(01)
    • [17].加快中小城市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对策研究——以泰安市为例[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2(02)
    • [18].山东省经信委举办工业结构调整专题培训班[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2(03)
    • [19].江苏工业结构高度化水平测评研究[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 [20].工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研究——以淄博市为例[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1(08)
    • [21].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地区差异性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 2011(11)
    • [22].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研究现状与动态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 2011(12)
    • [23].关于城市工业结构调整对纺织业发展影响的研究——以青岛市为个案[J]. 山东纺织经济 2010(06)
    • [24].服务业国际转移背景下辽宁工业结构升级研究[J]. 工业技术经济 2010(06)
    • [25].山东省经信委举办信息化与工业结构调整县(市、区)长培训班[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0(03)
    • [26].外贸、外资与工业结构升级——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分析[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01)
    • [27].工业化进程中青海省工业结构调整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 [28].浙江工业进入结构变动优化阶段——浙江工业结构变动优化趋势及若干对策建议[J]. 浙江经济 2008(17)
    • [29].浅析江西九江工业结构[J]. 商场现代化 2008(33)
    • [30].新疆工业结构及污染优化升级的多维标度分析[J]. 石河子科技 2018(01)

    标签:;  ;  ;  ;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结构与贸易结构之影响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