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动研究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动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了未来十五年期间的中国工业经济发展问题,分析了未来十五年继续发展工业的必要性,提出了三次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发展中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战略以及工业发展与能源、资源、就业和环境等问题之间的关系。报告的研究内容和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报告研究了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分析了美国等九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以及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报告认为我国第二产业拐点将会在2020年前后出现,在此之前,第二产业仍处于重要的发展期。未来15年我国三次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是:工业依然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支撑力量,第一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而第三产业主要是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产业结构设计(工业发展)的具体思路是:第一个5年,工业结构调整,强调优化升级;第二个5年,在优化升级后继续发展工业;第三个5年,工业相对稳定发展。第二,报告提出要在发展中实现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是:努力提升第二产业核心竞争力;科学选择优先领域发展装备制造业;从战略高度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大力发展企业集团,提高和优化产业组织水平;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别。为此,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激活若干重大社会需求;必须大力实施工业关键和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战略;必须实施因地制宜的“特色”地区工业发展战略和集群化发展战略;必须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积极参与国际分工。第三,报告研究了工业发展与能源、资源、就业和环境等问题之间的关系,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能源、资源、就业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化问题。一方面,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断节能降耗;另一方面必须用国际化思路来解决这些问题。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有关产业与结构的概念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本报告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产业结构及其演进一般规律研究综述
  • 2.1 产业结构的衡量标准及其变动趋势
  • 2.1.1 产值的部门构成及其变动趋势
  • 2.1.2 劳动力的部门构成及其变动趋势
  • 2.1.3 库兹涅茨法则及其悖论
  • 2.2 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动因
  • 2.2.1 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动
  • 2.2.2 技术进步
  • 2.2.3 国际贸易与分工
  • 2.2.4 产业自身变化
  • 2.3 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战略
  • 2.3.1 平衡增长战略与不平衡增长战略
  • 2.3.2 主导产业选择
  • 2.4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化规律与我国工业发展拐点分析
  • 3.1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和特点
  • 3.1.1 美国产业结构变化规律
  • 3.1.2 英国产业结构变化规律
  • 3.1.3 二战后德国产业结构变化规律
  • 3.1.4 二战后法国产业结构变化规律
  • 3.1.5 二战后意大利产业结构变化规律
  • 3.1.6 二战后日本产业结构变化规律
  • 3.1.7 巴西产业结构变化规律
  • 3.1.8 二战后韩国产业结构变化规律
  • 3.1.9 中国台湾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律
  • 3.1.10 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初步分析
  • 3.2 发达国家产业结构演变中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 3.3 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的快速增长带动服务业发展
  • 3.4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分析
  • 3.4.1 中国产业结构与国际相比存在明显偏差原因分析
  • 3.4.2 我国第二产业未来发展中拐点出现时刻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工业继续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与阶段性目标设计
  • 4.1 我国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分析
  • 4.1.1 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4.1.2 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构成情况
  • 4.1.3 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的阶段划分
  • 4.1.4 目前我国工业化所处的阶段
  • 4.2 继续发展工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必要性分析
  • 4.2.1 重化工业
  • 4.2.2 装备制造业
  • 4.2.3 国防工业
  • 4.2.4 消费品工业
  • 4.3 现阶段我国发展工业的现实必要性分析
  • 4.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 4.3.2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要
  • 4.3.3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 4.3.4 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要
  • 4.4 我国产业结构阶段性目标设计(目前至2020年)
  • 4.4.1 未来15年我国三次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 4.4.2 未来15年我国产业结构设计(工业发展)的具体思路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在发展中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 5.1 工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 5.1.1 努力提升第二产业核心竞争力
  • 5.1.2 大力发展企业集团,提高和优化产业组织水平
  • 5.1.3 科学选择优先领域发展装备制造业
  • 5.1.4 从战略高度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
  • 5.1.5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 5.1.6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别
  • 5.2 工业发展之主要战略
  • 5.2.1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 5.2.2 激活若干重大潜在社会需求
  • 5.2.3 关键和核心工业技术自主创新
  • 5.2.4 “特色”地区工业发展战略和集群化发展战略
  • 5.2.5 积极参与国际分工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 6.1 能源问题
  • 6.1.1 我国未来工业发展中的能源问题不容忽视
  • 6.1.2 解决我国未来工业发展中能源瓶颈问题的对策
  • 6.1.3 坚持用国际化思路解决能源和资源问题
  • 6.2 就业问题
  • 6.2.1 对我国就业弹性下降原因分析
  • 6.2.2 继续发展工业是扩大就业的重要途径
  • 6.3 环境问题
  • 6.3.1 正确认识我国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6.3.2 努力降低工业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录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博士后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发达国家第二产业生产服务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J]. 国际经贸探索 2012(06)
    • [2].第二产业生产服务与第二产业生产率——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 2010(06)
    • [3].当前我国第二产业就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 广东商学院学报 2010(05)
    • [4].我国林业第二产业升级与比较优势演变——基于产品空间结构理论的实证检验[J]. 林业经济 2019(11)
    • [5].甘肃省第二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J]. 新经济 2015(32)
    • [6].论我国新能源消费与第二产业增长的关系[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 [7].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下闽台第二产业合作战略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3(10)
    • [8].北京第二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思路及建议[J]. 中国经贸导刊 2015(24)
    • [9].第二产业投资失宠[J]. 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10(24)
    • [10].基于系统动态仿真模拟的第二产业用电量预测研究[J]. 华东电力 2008(04)
    • [11].近年来新疆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基于分行业就业人口分布的实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4(14)
    • [12].中国碳排放量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性——基于中国第二产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 经济问题 2012(08)
    • [13].区域第二产业升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经济视角(上) 2012(04)
    • [14].四川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三号)——第二产业基本情况[J]. 四川省情 2020(01)
    • [15].“变”中寻机:透视“3433”[J]. 宁波通讯 2020(11)
    • [16].中国第二产业债务杠杆影响因素研究[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8(04)
    • [17].浙江省各市第二产业劳动力就业结构相似性研究[J]. 城市学刊 2019(03)
    • [18].发电厂高压开关状态检修研究讨论[J]. 电子制作 2016(02)
    • [19].湖北省第二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14(19)
    • [20].第二产业革命:从工业化到新工业化的转变——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新路径[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 [21].第二产业缘何成为十大产业振兴的主力军——从国民经济统计角度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 2009(04)
    • [22].福建省与台湾地区第二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唐山学院学报 2018(06)
    • [23].俄罗斯第二产业的结构变迁与现状解析[J].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2018(06)
    • [24].哈佛分析框架在第二产业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J]. 经贸实践 2018(17)
    • [25].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以上海市第二产业为例[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2(03)
    • [26].厦门:优化发展第二产业 做强做优实体经济[J]. 中国高新区 2014(04)
    • [27].第二产业外资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影响效应分析——基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J]. 现代管理科学 2016(03)
    • [28].疫情影响下的宏观经济[J]. 银行家 2020(03)
    • [29].应该重视提高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J]. 中国发展观察 2018(11)
    • [30].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背后的结构变化[J]. 经济研究参考 2015(12)

    标签:;  ;  ;  

    我国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变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