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再审制度修改的反思和建议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修改的反思和建议

论文摘要

为纠正错误裁判,我国设置了民事再审制度,该项制度对于保障司法公正、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该项制度本身存在的弊端日渐显露,“再审难”的问题也日益凸现。为此,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我国再审制度做出了重大改革。在本文中,笔者试从本次民事再审制度的修改入手,归纳修改内容的进步性,分析其依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理论基础进行反思,最后提出我国民事再审制度二次重构的理论基础和立法建议。本文共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基本含义、历史渊源,归纳出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基本特点;第二部分对本次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制度的修改内容进行总结和评述,得出本次修改的进步之处;第三部分则是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再审制度立法相比较,分析得出本次修改存在的不足和再审制度依然存在的弊病所在;第四部分提出二次重构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立法建议,建议吸收再审补充原则、确立以再审之诉为起点、合理限定启动主体和再审事由范围,建立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的现代民事再审制度。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之探源
  • 第一节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历史渊源
  • 第二节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 一、民事再审制度的基本概念
  • 二、民事再审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三节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的特点
  • 一、浓厚的职权主义色彩
  • 二、无限再审
  • 第四节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指导思想的价值缺失
  • 一、国家本位主义下权力和权利的价值缺失
  • 二、实体正义下程序价值的缺失
  • 第二章 再审制度修改评析
  • 第一节 再审制度修改的内容概况
  • 一、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程序性修改
  • 二、再审事由的修改
  • 三、检察院抗诉程序的修改
  • 第二节 再审制度修改的进步
  • 一、程序对抗机制弱化职权主义
  • 二、审级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无限再审
  • 三、再审事由的修改强化程序价值
  • 第三章 比较分析再审制度修改后的不足
  • 第一节 国外民事再审程序的规定
  • 一、法国关于民事再审程序的规定
  • 二、德国关于民事再审程序的规定
  • 三、日本关于民事再审程序的规定
  • 四、英国关于民事再审程序的规定
  • 五、美国关于民事再审程序的规定
  • 第二节 修改后我国再审制度的比较评析
  • 一、启动主体的职权主义依旧没有消除
  • 二、对当事人提起再审缺少限制
  • 三、再审事由的实质性事项规定错误
  • 第四章 再审制度二次重塑之构想
  • 第一节 探寻再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的新定位
  • 第二节 进一步明确再审之诉
  • 第三节 启动主体的改革
  • 一、取消法院依职权发动再审的程序
  • 二、对检察机关的抗诉范围应予限制和调整
  • 三、对当事人申请再审的限定
  • 第四节 再审事由的进一步完善解释
  • 一、关于“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解释
  • 二、关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解释
  • 三、关于“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解释
  • 四、关于“违反法律规定,管辖错误的”解释
  • 五、关于“主要证据”的解释
  • 六、关于“当事人辩论权利的”的解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刑事再审对传统刑事再审制度的启示[J]. 价值工程 2017(03)
    • [2].论我国再审制度的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5(30)
    • [3].我国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探讨[J]. 法制与社会 2014(29)
    • [4].再审制度的关联性考察与理性重构[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5].论刑事再审制度[J]. 西部法学评论 2012(04)
    • [6].从再审理由看刑事再审制度的构建——一个比较法的视角[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1(01)
    • [7].论刑事再审制度中的申诉权保障[J]. 东方企业文化 2011(22)
    • [8].刑事再审制度的价值模式[J]. 刑事法评论 2009(01)
    • [9].禁止重复追诉原则与刑事再审制度[J]. 才智 2008(21)
    • [10].再审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完善的对策[J]. 法制与社会 2019(11)
    • [11].民事指定再审制度的困惑与完善路径[J]. 法学评论 2014(01)
    • [12].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与完善[J]. 法制与社会 2011(15)
    • [13].我国现行刑事再审制度弊端评析[J]. 新学术 2008(04)
    • [14].民事再审制度的问题与完善——以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为视角[J]. 法制与社会 2009(11)
    • [15].浅谈德国刑事再审制度[J]. 法制与社会 2009(08)
    • [16].刑事错案申诉再审制度实证研究[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5(06)
    • [17].“补正”与“矫正”:刑事再审制度功能再探——兼论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 [18].我国刑事再审制度之反思[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2(02)
    • [19].论再审理由与再审制度的关系[J].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2(05)
    • [20].论检察机关如何参与更有利刑事再审[J]. 学理论 2011(24)
    • [21].禁止双重危险规则及我国刑事再审制度之相关设计[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9(01)
    • [22].浅议我国的民事诉讼再审制度[J]. 现代商业 2008(36)
    • [23].再审与既判力关系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2(24)
    • [24].民事再审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J]. 山东大学法律评论 2010(00)
    • [25].行政再审的困境与突破——论我国有限行政再审制度的构建[J]. 山东审判 2014(03)
    • [26].再审制度修正解读[J]. 中国司法 2008(01)
    • [27].也论再审制度之有限性[J]. 法制与社会 2008(22)
    • [28].民事再审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 消费导刊 2008(14)
    • [29].论现行民事再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完善[J].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S1)
    • [30].民事抗诉再审制度理论审视与实效分析——以当事人穷尽上诉救济之建构为视角[J]. 法律适用 2012(07)

    标签:;  ;  ;  ;  

    我国民事再审制度修改的反思和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