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契约理论视角下的西方福利国家

社会契约理论视角下的西方福利国家

论文摘要

福利国家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以社会契约理论视角作为福利国家研究的切入点,尝试通过社会契约理论的引入,拓宽福利国家以及社会福利制度研究的理论视野,同时通过国家和公民之间契约关系的构建,更加全面、系统、深入地认识福利国家的历史演变和本质内涵,并对福利国家改革提出新的思考。第一部分是导论。简要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回顾了国内外福利国家的研究现状,指出了以社会契约理论作为研究视角的创新性:以福利领域内国家与公民的契约关系来国家考察福利国家的运作,可以从价值规范和政治统治等更为根本的层面来全面地、历史地认识福利国家。第二部分是对社会契约理论的一般分析。首先,对社会契约理论的历史脉络和主题进行梳理。接着,分析了社会契约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取向:自由平等、民主正义、自愿合意、合作互利是社会契约的价值理念,国家与公民之间是权利和义务的契约式分配关系。社会契约理论为西方现代民族民主国家的建立提供了合法性依据,资产阶级民族民主国家是以社会契约理论为内在导向建立的社会契约式国家。第三部分是关于社会福利制度和福利国家践行社会契约的论述。社会福利制度是以国家权力保障公民社会权利实现的社会集体行为,在工业化时代,获得制度性的福利保障成为公民的一项正当权利。福利国家以社会福利制度的极大化产出为特征,国家通过丰富齐备的社会福利制度实现了对公民社会权利的充分保障,而国家权力也由此获得合法存在的理由,社会契约意义的福利国家是国家与公民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福利国家是社会契约式国家在工业化时代的发展形态。福利国家是对社会契约价值理念和政治规则的一个阶段性全面践行,实现了国家和公民的“共赢”。第四部分是对福利国家困境的分析。福利国家的困境是国家与公民“共赢”局面的瓦解,社会福利制度不仅没有有效实现其制度目标,反而带来了种种问题。福利国家困境的外在原因在于环境变化对社会福利制度的挑战,而困境的内在原因则是福利国家内涵的社会契约的危机:国家与公民契约式权利义务关系的失衡;市场力量对福利国家社会契约基础的侵蚀。社会契约危机反映了西方国家内部市场、国家和公民关系的不和谐变化。第五部分是对福利国家改革的探讨。新自由主义的改革背离了西方国家的社会契约基础,不仅没有使福利国家走出困境,反而带来了消极的社会影响。解决福利国家困境的关键是社会福利领域内社会契约的重构:确立新式的社会正义观;规范国家和公民的契约关系。“第三条道路”理论是对资本主义传统政治问题的一种新的探索,又是对全球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的积极回应。“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和政策是新型社会福利契约的实践。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社会契约理论的一般分析
  • 2.1 社会契约理论的历史脉络和主题
  • 2.2 社会契约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价值取向
  • 3 福利国家的建立与社会契约的践行
  • 3.1 社会福利制度:以国家权力保障公民社会权利的实现
  • 3.2 福利国家:社会契约式国家在工业化时代的发展形态
  • 3.3 福利国家的内涵:在工业化时代践行社会契约
  • 4 福利国家的困境与社会契约的危机
  • 4.1 福利国家困境的表现
  • 4.2 福利国家困境的外部因素——社会环境的变化
  • 4.3 福利国家困境的内部因素——社会契约的危机
  • 5 福利国家的改革与社会契约的重构
  • 5.1 福利国家的新自由主义改革
  • 5.2 福利领域内社会契约的重构
  • 5.3 新型社会福利契约的实践
  • 6 结束语
  • 6.1 基本研究结论
  • 6.2 主要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社会契约理论视角下的西方福利国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