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膜法CuO及富氧气用于异丙苯氧化反应的研究

UF膜法CuO及富氧气用于异丙苯氧化反应的研究

论文摘要

根据超滤(UF)膜可以形成微相接触条件的特点,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制备了纳米CuO,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孔径测定仪对合成催化剂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与水热法CuO、研磨法CuO、商品CuO作比较;另外结合富氧膜提供的富氧气为氧化剂研究异丙苯氧化制CHP的反应,考察了不同方法制备的CuO催化剂、催化剂用量、富氧气通量、富氧气O2含量及反应温度对异丙苯氧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UF膜法CuO是以单斜晶系为主的薄片晶体,晶粒间存在大量的缺陷;UF膜法、水热法、研磨法及商品CuO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4、32、50和144 nm,相应比表面积分别为35.81、24.91、18.57和8.56 m2/g;增大UF膜内侧物料流速和增大NaOH与Cu(NO3)2配比,均可减小晶片厚度及增大晶片比表面积,增加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在反应温度90℃,富氧气O2体积分数28.8%通量120L/h,UF膜CuO催化剂用量0.01g/mL条件下,反应10h,CHP累计质量分数达到28%,符合工业化的要求。在相同试验条件下,UF膜法CuO比商品CuO的催化剂效果提高50%60%,膜法富氧气使异丙苯氧化反应效率比空气氧化提高一倍。研究还表明反应最佳富氧气O2体积分数为29%左右,与富氧膜特性吻合;UF膜法CuO与膜法富氧气的组合,可以产生最佳的反应转化率与最佳的选择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异丙苯概况
  • 1.1.1 异丙苯反应简介
  • 1.1.2 传统的异丙苯氧化工艺
  • 1.1.3 改进的异丙苯氧化攻艺
  • 1.2 纳米 CuO 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2.1 固相法
  • 1.2.2 液相法
  • 1.2.3 电化学法
  • 1.3 膜化学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 1.3.1 膜反应分离器
  • 1.3.2 膜混合反应器
  • 1.3.3 膜混合反应分离器
  • 1.3.4 膜介观孔道反应器
  • 1.4 富氧膜的研究进展
  • 1.4.1 富氧膜富氧原理
  • 1.4.2 富氧膜的应用
  • 1.5 本课题指导思想
  • 1.6 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纳米CuO 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试验原料及方法
  • 2.2.1 试验所用药品
  • 2.2.2 试验所用仪器
  • 2.2.3 纳米CuO 的制备
  • 2.2.4 纳米CuO 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XRD 分析
  • 2.3.2 SEM 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uO 催化剂反应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原料及方法
  • 3.2.1 试验所用药品
  • 3.2.2 试验所用的仪器
  • 3.2.3 CHP 分析测定方法
  • 3.2.4 催化剂的回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三种方法制备的CuO 及商品CuO 对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
  • 3.3.2 UF 膜法膜面流速对CuO 催化活性的影响
  • 3.3.3 UF 膜法反应物配比对CuO 催化活性的影响
  • 3.3.4 回收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富氧气及UF 膜法CuO 用于异丙苯氧化反应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原料及方法
  • 4.2.1 试验所用药品
  • 4.2.2 试验所用仪器
  • 4.2.3 富氧气的制备
  • 4.2.4 异丙苯氧化制备CHP 反应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膜法富氧气操作特性
  • 4.3.2 催化剂用量的确定
  • 4.3.3 富氧空气通量的影响
  • 4.3.4 富氧气体积分数的影响
  • 4.3.5 反应温度对CuO 催化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烧结助剂CuO掺杂对黄土基陶瓷支撑体性能的影响[J]. 化学工程师 2020(03)
    • [2].CuO纳米材料在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粉末冶金工业 2020(03)
    • [3].CuO对钢渣微晶玻璃机械性能及颜色的影响[J]. 冶金能源 2014(02)
    • [4].CuO纳米粉体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4(05)
    • [5].CuO纳米流体作为柴油机冷却介质的数值计算分析[J]. 现代车用动力 2012(01)
    • [6].溶胶-凝胶法制备CuO掺杂堇青石粉体材料[J]. 中国陶瓷 2011(06)
    • [7].贵金属沉积CuO的可见光催化产氢性能[J]. 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8].CuO掺杂铌酸盐基无铅压电陶瓷的性能研究[J]. 山东陶瓷 2009(01)
    • [9].CuO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09(S1)
    • [10].CuO纳米片的合成及其对甲硫醇气敏性能研究[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11].CuO/石墨烯的制备及光电催化性能研究[J]. 金属功能材料 2015(06)
    • [12].CuO纳米球制备及性质研究[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0(02)
    • [13].CuO对白云石烧结性能的影响[J]. 粉末冶金技术 2016(04)
    • [14].显示小球藻胞外多聚物的制样方法及CuO纳米颗粒在胞外多聚物中结构变化的电镜观察[J]. 电子显微学报 2013(04)
    • [15].纳米CuO对钨系延期药热性能及燃烧性能的影响[J]. 爆破器材 2009(03)
    • [16].水热法合成微纳米CuO及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6(06)
    • [17].钛基底上原位生长CuO薄膜在无酶葡萄糖传感器中的应用[J]. 人工晶体学报 2015(12)
    • [18].活性炭纤维负载CuO改性及其性能表征[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6(03)
    • [19].CuO/过硫酸氢钾体系催化氧化苯酚[J]. 环境工程学报 2014(01)
    • [20].层流区CuO-水纳米流体流动与对流换热特性(英文)[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32)
    • [21].CuO对金属陶瓷惰性阳极微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1(01)
    • [22].纳米CuO催化臭氧化降解水中痕量对硝基氯苯的研究[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05)
    • [23].溶致液晶模板法制备CuO纳米粒子[J]. 广州化工 2011(12)
    • [24].衬底温度对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的CuO薄膜性能的影响[J]. 真空 2020(05)
    • [25].单斜与立方CuO热力学性质模拟计算与分析[J]. 功能材料 2016(05)
    • [26].导热油基CuO纳米流体的合成及其强化传热研究[J].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17(04)
    • [27].CuO在气敏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14(17)
    • [28].酵母模板合成CuO空心微球及其催化性能研究[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2(10)
    • [29].Cu负载量对CuO/γ-Al_2O_3催化低浓度甲烷燃烧性能的影响[J]. 应用化工 2018(09)
    • [30].介绍一个综合化学实验——多孔CuO空心微球的制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2012(04)

    标签:;  ;  ;  ;  ;  ;  ;  

    UF膜法CuO及富氧气用于异丙苯氧化反应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