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皮损中HPV16、18癌基因的整合性研究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皮损中HPV16、18癌基因的整合性研究

论文题目: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皮损中HPV16、18癌基因的整合性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皮肤病学

作者: 王秀丽

导师: 廖康煌,胡跃

关键词: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人乳头瘤病毒,原癌基因整合,克隆性,治疗方法,复发率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系一种发生于女性外阴的较少见疾病,临床表现为白色、灰褐色或红色斑丘疹或斑块,组织学表现为基底膜以上表皮结构极性紊乱或消失,根据程度不同将其分为三类,即VIN Ⅰ-轻度非典型性增生、VIN Ⅱ-中度非典型性增生、VIN Ⅲ-重度非典型性增生,VIN Ⅰ、VIN Ⅱ被认为是一种癌前期病变,VIN Ⅲ为外阴皮肤原位癌。近年来VIN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而且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这一现象的出现被认为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率逐年增高所致。现已证明HPV对宫颈鳞状上皮的转化作用与高危型HPV 16和HPV 18的原癌基因E6、E7整合有关;并有学者证明HPV感染与VIN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有关HPV原癌基因E6、E7整合性研究的报道。为探索HPV 16、18在VIN皮损中的感染和其癌基因在人基因组中的整合情况,在本研究第一部分中我们首次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32例VIN患者进行了有关研究。 肿瘤细胞具有单克隆特征,VIN Ⅲ为外阴皮肤原位鳞癌,部分病例可转化为外阴侵袭性鳞癌,推测大部分VIN Ⅲ患者的皮损上皮细胞可能是单克隆细胞。本研究的第二部分旨在通过对同一患者均匀分散多点取材、检测其HPV感染和基因转录(整合或游离型)情况,以揭示皮损细胞的克隆性组成,期望对皮损的发展趋势有一定的预见性。 年轻女性VIN和与之相关的外阴癌的发病率的增高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新的挑战。积极治疗VIN可以有效的避免其向侵袭性鳞癌的转化,目前尚缺乏公认的VIN最佳治疗方法,本研究第三部分回顾性研究了德国慕尼黑大学Grosshadern医院妇产科近14年来采用CO2激光、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论文目录:

一、英文缩写注释

二、中文摘要

三、英文摘要

四、前言

五、正文

第一部分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皮损中HPV16、18癌基因的整合性研究

第二部分 多灶性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皮损HPV感染与克隆性研究

第三部分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四种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讨论

参考文献

五、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六、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七、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参考文献

  • [1].共聚焦显微内镜在体诊断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和胃癌分子成像的研究[D]. 李真.山东大学2012
  • [2].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对早期胃癌及胃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D]. 李文波.山东大学2009
  • [3].叶酸与食管上皮内瘤变风险的相关性研究[D]. 李惠凯.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
  • [4].消化内镜在胃肠道疾病诊断和随访中的作用[D]. 胡耿诚.华中科技大学2011
  • [5].肥胖参与胃癌发生及进展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 黄亚楷.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 [6].胃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基因表达谱和组织蛋白表达研究[D]. 徐雪.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
  • [7].D0K3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表达及对HGC-27胃癌细胞增殖、侵袭迀移能力的影响和胃上皮内瘤变内镜活检与切除病理差异分析[D]. 崔建芳.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
  • [8].上消化道早癌筛查、诊断及其相关技术的探索性研究[D]. 冯慧.安徽医科大学2016
  • [9].结直肠肿瘤分子标志物的应用研究及结直肠癌临床分期的优化[D]. 易呈浩.浙江大学2016
  • [10].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ME-NBI)在上消化道的临床应用研究[D]. 王芳军.苏州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外阴癌变相关因素的研究[D]. 武昕.中国医科大学2001
  • [2].外阴鳞状细胞癌遗传变异与HPV感染状态的研究[D]. 欧阳玲.中国医科大学2005
  • [3].人乳头瘤病毒11型早期蛋白E7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转染树突状细胞的研究[D]. 王飞.南京医科大学2005
  • [4].卵巢透明细胞癌Snail表达及雌激素对其表达的调控[D]. 丁景新.复旦大学2005
  • [5].紫外线照射对真皮结构和代谢的影响及氮氧化物Tempol保护作用的研究[D]. 严淑贤.复旦大学2005
  • [6].TRAIL内皮祖细胞导向对人卵巢上皮性癌治疗初探[D]. 周莉.复旦大学2005
  • [7].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的作用[D]. 罗雪珍.复旦大学2005
  • [8].HPV16E7多肽疫苗对人免疫重建荷SiHa细胞SCID鼠的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宫颈癌发生过程中免疫逃逸机制的研究[D]. 周坚红.浙江大学2006
  • [9].CRT-HPV重组DNA疫苗和RNA干扰技术对HPV的抑制作用研究[D]. 赵可佳.浙江大学2006
  • [10].诸城市育龄妇女HPV感染现状、转归及其与宫颈上皮增生的关联[D]. 陈会波.山东大学2006

标签:;  ;  ;  ;  ;  ;  

外阴鳞状上皮内瘤变皮损中HPV16、18癌基因的整合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