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一致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青少年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一致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论文摘要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身体和心理等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作为自我意识系统中核心成分的自尊,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发展状况与青少年抑郁、生活幸福感等密切相关。随着内隐联想测验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热潮的出现,内隐自尊正成为自尊研究中的前沿和热点之一。研究青少年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一致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以为学校的心理健康辅导以及心理障碍干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已有相关理论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自编的内隐联想测验(IAT),并采用了他人编制的《Rosenberg自尊量表》、《自评抑郁量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情感量表》,以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共201名学生为被试,考察了青少年内隐自尊发展特点和青少年心理健康(抑郁、主观幸福感)状况,还对青少年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一致性程度对心理健康(抑郁、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上述研究,我们获得了以下结果:(1)内隐自尊效应显著,青少年对自我持有一种内隐的自我态度,且青少年所持的内隐自我态度是积极的、肯定的。(2)青少年的内隐自尊发展存在显著的学龄段差异。随着学龄段的增高,青少年的内隐自尊水平呈下降趋势。(3)青少年心理健康(抑郁、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学龄段差异。青少年抑郁水平随着学龄段的增高而上升;初中生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显著地高于高中生和大学生体验到的主观幸福感。(4)外显>内隐组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地高于外显<内隐组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5)在外显>内隐组中,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一致性程度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抑郁、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其中,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一致性组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地高于不一致性组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在外显<内隐组中,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一致性程度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抑郁、主观幸福感)无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自尊
  • 1.1.1 自尊的定义
  • 1.1.2 自尊的有关理论
  • 1.2 内隐自尊
  • 1.2.1 内隐自尊的概念
  • 1.2.2 内隐自尊的测量方法
  • 1.3 青少年心理健康(抑郁、主观幸福感)
  • 1.3.1 抑郁
  • 1.3.2 主观幸福感
  • 1.4 自尊与心理健康(抑郁、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1.4.1 自尊与抑郁的关系
  • 1.4.2 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2 问题提出及研究设计
  • 2.1 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 2.2 研究设计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假设
  • 2.2.3 研究对象
  • 2.2.4 研究材料
  • 2.2.5 测验程序
  • 2.2.6 结果的预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青少年人口学特征分析
  • 3.2 内隐自尊效应及青少年内隐自尊发展状况
  • 3.2.1 内隐自尊效应
  • 3.2.2 青少年内隐自尊发展状况
  • 3.3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 3.3.1 青少年抑郁状况
  • 3.3.2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状况
  • 3.4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一致性程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 3.4.1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不同组合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 3.4.2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一致性程度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系
  • 3.4.2.1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一致性程度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
  • 3.4.2.2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一致性程度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 3.4.3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一致性组与不一致性组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 4 分析和讨论
  • 4.1 内隐自尊效应及青少年内隐自尊发展状况
  • 4.1.1 内隐自尊效应
  • 4.1.2 青少年内隐自尊发展状况
  • 4.2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 4.2.1 青少年抑郁状况
  • 4.2.2 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状况
  • 4.3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一致性程度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 4.3.1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一致性程度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
  • 4.3.2 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一致性程度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5 研究创新、反思与教育建议
  • 5.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5.2 研究反思
  • 5.3 教育建议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赤峰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调查报告[J]. 松州学刊 2013(06)
    • [2].青少年心理健康评估软件系统(第一版)简介[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9(06)
    • [3].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 [4].浅谈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办法[J]. 科技风 2020(03)
    • [5].欺凌与学生心理健康[J]. 现代交际 2020(02)
    • [6].青少年心理健康评估软件系统(第一版)简介[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0(01)
    • [7].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J]. 江苏卫生保健 2020(02)
    • [8].生态系统论视域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治理[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0(06)
    • [9].抗疫期间首都师范大学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服务平台“首师心桥”正式上线[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10].离异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个案研究与教育对策[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06)
    • [11].体育运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发展的心理机制[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0(02)
    • [12].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05)
    • [13].网络游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危害及对策[J]. 心理月刊 2020(11)
    • [14].基于原生家庭视角下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0(02)
    • [15].浅谈班主任对农村中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相应对策[J]. 才智 2020(15)
    • [16].青少年心理健康评估软件系统(第一版)简介[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0(03)
    • [17].辍学青少年心理健康精准防控研究[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18)
    • [18].文化潮流与社会转型:影响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及现实策略[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20(09)
    • [19].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的家庭影响及促进对策[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S1)
    • [20].贫困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4)
    • [21].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分析及干预对策[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0(09)
    • [22].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0(09)
    • [23].青少年心理健康评估软件系统(第一版)简介[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20(04)
    • [24].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06)
    • [25].“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 国际公关 2020(09)
    • [26].《青少年心理健康评定简明问卷》的心理学评价及应用[J]. 中国学校卫生 2020(09)
    • [27].移动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J]. 轻工科技 2018(08)
    • [28].从博弈论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帕累托改进[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4(06)
    • [29].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探讨[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4(30)
    • [30].直面挑战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创新[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6(21)

    标签:;  ;  ;  ;  

    青少年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一致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