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提升机的动载响应研究

矿井提升机的动载响应研究

论文摘要

矿井提升机是矿山生产的咽喉设备,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矿山的安全和井下人员的生命安全。随着矿山机械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以及对资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矿井提升机正朝着大型、高速、重载的方向发展,对矿井提升机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长期以来,矿井提升机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仍然采用传统的静态设计方法,目前尚无适宜的公式和资料用来正确计算动载系数的大小,为了考虑动载荷的影响,设计人员根据自身的经验给定一个动载系数,致使设计出来的结构过于偏安全或强度不够。本文对矿井提升机的动载响应进行了研究,为动载系数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并将动态设计的思想引入到矿井提升机的设计过程中。论文在对矿井提升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研究的基础上,以广泛应用的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矿井提升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振动微分方程。针对矿井提升机频繁起动、制动的工作性质,对矿井提升机的各典型工况进行分析,不同的工况下,由于参与振动的参数不同,得到的系统的动载荷响应也有很大区别。为了谋求动载系数的解析解,论文对矿井提升机系统进行了合理的简化和假设,建立了三质量两自由度的半正定动力学模型。考虑振动形式之间的耦合关系,采用了模态分析的理论计算方法,求解得系统的动载荷响应特性及在过渡过程中的动载荷时间历程。结合矿井提升机的典型工况,讨论不同工况下的动载响应的变化及动载系数的大小。论文还建立了四质量三自由度的力学模型,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了不同工况动载特性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表明,两者较为接近。由此可得,建立的三质量两自由度模型完全可以满足工程应用要求,理论计算的解析结果为按静强度设计的动载系数的取值提供了理论计算依据,并为按动强度设计提供了载荷时间历程,具有工程应用价值,同时也能为其它起重、提升机械的动态设计与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矿井提升设备的发展历史
  • 1.2.2 矿井提升机动态特性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3 矿井提升机动态特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文的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矿井提升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 2.1 矿井提升机的分类
  • 2.2 矿井提升机的组成
  • 2.3 矿井提升机的工作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动载响应的基础理论研究
  • 3.1 振动模型的建立方法
  • 3.1.1 分布质量模型
  • 3.1.2 集中质量模型
  • 3.1.3 两种模型的比较
  • 3.2 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
  • 3.3 振动微分方程的求解方法
  • 3.3.1 模态分析法
  • 3.3.2 直接解法
  • 3.3.3 两种方法的比较
  • 3.4 计算机仿真
  • 3.4.1 Matlab/Simulink 软件简介
  • 3.4.2 Simulink 仿真原理
  • 3.4.3 Simulink 模块库
  • 3.4.4 Simulink 仿真方法
  • 3.5 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的振动模型
  • 3.5.1 总体假设和模型简化
  • 3.5.2 模型的建立
  • 3.6 矿井提升机的工况分析
  • 3.6.1 重物起升工况
  • 3.6.2 起升制动工况
  • 3.6.3 下降起动工况
  • 3.6.4 下降制动工况
  • 3.7 本章小结
  • 4 计算参数的确定
  • 4.1 电动机的输入激励的时间函数求解
  • 4.2 转动惯量和当量转动惯量
  • 4.2.1 转动惯量
  • 4.2.2 当量转动惯量
  • 4.3 刚度和等效刚度
  • 4.3.1 轴的刚度
  • 4.3.2 钢丝绳的刚度
  • 4.3.3 联轴器的刚度
  • 4.4 制动器的制动力矩
  • 4.5 本章小结
  • 5 矿井提升系统的动载响应分析
  • 5.1 理论分析结果
  • 5.1.1 等效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5.1.2 应用实例及结果分析
  • 5.2 仿真结果
  • 5.2.1 等效模型和振动微分方程的建立
  • 5.2.2 动载响应的仿真结果
  • 5.3 结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冲击荷载下浅埋框架结构上的动载计算分析[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20(03)
    • [2].动载测试下的二等跨连续梁振动模态分析及冲击系数的探讨[J]. 江西建材 2017(05)
    • [3].基于动载频率的梁桥承载力快速评估[J]. 低温建筑技术 2020(06)
    • [4].变频调速起重机起升动载特性的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6(12)
    • [5].跳伞着陆动载与着陆损伤预防[J]. 现代教育科学 2009(S1)
    • [6].矿井提升机的动载响应研究[J]. 矿山机械 2010(09)
    • [7].岩石动载损伤破坏的研究进展[J].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08(02)
    • [8].厂房下柱在垂直动载下的力学响应及稳定性[J]. 地震工程学报 2018(05)
    • [9].桥梁动载测试与分析研究[J]. 价值工程 2016(33)
    • [10].静动载情形下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声发射信号特征研究[J].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12)
    • [11].变频调速起重机起升动载特性[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3(02)
    • [12].某连续框架结构的静动载理论模拟分析[J]. 北方交通 2010(12)
    • [13].反复动载下土体的动应力累积效应及量化模型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9(06)
    • [14].前期动载对低塑性粉土静态和动态强度的影响[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3(02)
    • [15].变频调速起重机起升动载特性[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3(17)
    • [16].新型免维护双腹板滑轮动载性能试验与分析[J]. 起重运输机械 2020(13)
    • [17].油层强动载造缝技术研究及存在问题分析[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09(02)
    • [18].卡车动载实测与分析[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11)
    • [19].基于路面不平度的路面附加动载分析[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 [20].塔式起重机起升动载激励下的瞬态响应分析[J]. 建筑机械化 2011(08)
    • [21].动载扰动下巷道锚固承载结构稳定性控制技术研究[J]. 煤炭与化工 2019(01)
    • [22].列车动载对下伏隧道影响的计算模式简化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7(S1)
    • [23].列车动载引起下穿隧道振动三维数值分析[J]. 现代隧道技术 2008(04)
    • [24].动载扰动后花岗岩物理力学特性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8(06)
    • [25].高铁路基动载沉降现场监测分析[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7(06)
    • [26].地锚式悬索桥动载响应及优化研究[J]. 低温建筑技术 2013(10)
    • [27].高频疲劳试验动载载荷控制系统研究[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2(04)
    • [28].爆炸动载与预紧力静载下全长锚固玻璃钢锚杆受力特征研究[J].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9(01)
    • [29].永磁直驱式起重机起升动载效应分析[J].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19(02)
    • [30].31203工作面动载矿压削弱机理研究[J]. 煤炭技术 2019(04)

    标签:;  ;  ;  

    矿井提升机的动载响应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