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体弱化与地震动关联性理论及相互作用规律研究

土体弱化与地震动关联性理论及相互作用规律研究

论文摘要

宏观震害经验表明,地震中软弱场地、土体非线性以及可液化土层等对上部工程结构、地基基础与地下工程结构物的破坏影响很大。而地震荷载对工程结构的影响主要从惯性力和变形两个方面考虑。对地上建筑结构而言,惯性力起控制作用,土体非线性对惯性力的影响在抗震设计中由反应谱体现,此部分由地震动的加速度反应谱控制:对于地基基础和地下结构而言,土体变形作用超过了惯性力的作用,此部分由地震动中位移响应控制。土体弱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场地本身很软;二是强震下土体强非线性引起的土体软化:三是地震下土层液化导致的土体软化。这三个方面对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和土层变形均有很大影响。这类问题实际上是不同类别的场地上地震波引起场地土体弱化,弱化土层又引起地表地震波的变化,属于典型的地震波.土层弱化动力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研究的关键是地震波与弱化土层特征关联性的理解及相互作用规律的掌握,但目前国内外对其机理和规律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土体弱化与地震动之间关联性的量化关系研究尚少,理论基础较为缺乏。本论文将土体弱化(含液化)与地震动的关系进行统一考虑,利用波动理论和动力学原理,以土体弱化和地震动关联性理论及相互作用规律为主题,提出简化理论模型并给出频域和时域解答,分析讨论各参数影响,利用理论解的优势,初步提炼土体弱化和地震动关联性的量化关系及相互作用规律,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利用大型振动台试验手段研究饱和砂土液化对地表运动的影响,了解场地液化地表运动规律及孔压升高地表运动变化过程;掌握土层在动荷载作用下弱化损伤条件地面运动和变形的发展过程,提出土体弱化下土表运动变化特征。2.分析现有孔压增长模型,提出适于水平土层应力条件的修正的孔压增量计算模型,采用逐波循环(Cycle-by-Cycle)迭代法逐循环累积计算孔压比发展进程,给出随机荷载下孔压比增长计算方法,并利用振动台试验结果验证修正模型的合理性。3.建立水平工程场地土体弱化下地面运动的简化计算模型,根据稳态波频域解推导地表运动(加速度和位移)频域响应的理论解答,通过参数分析讨论土体弱化对地表运动响应的影响因素及规律,指出土体弱化过程和液化后地表响应特征。4.采用土体弱化地面运动变化过程的简化计算模型,利用Fourier正(逆)变换方法给出动荷载作用下地表运动过程描述的时域解析解答.通过数值计算,分析土体弱化对地表运动时程的影响规律和特征.并结合大型振动台试验结果验证时域解答的合理性。5.通过简化模型解析解分析提取出土体弱化特征量以及土体弱化引起地震波谱变化的特征量,提出土体弱化对地震动影响的参数指标,建立土体弱化过程与地震波特征的关联性及相互作用规律,得到土体弱化过程与地震波特征的关联性和相互作用规律定性方面的初步认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现状
  • 1.3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液化场地地表运动振动台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振动台试验设计
  • 2.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平可液化场地孔压增长简化计算模型
  • 3.1 引言
  • 3.2 现有模型的修正
  • 3.3 随机荷载下孔压比增长计算方法
  • 3.4 试验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体弱化下水平场地地表响应频域解答
  • 4.1 引言
  • 4.2 模型及解答
  • 4.3 土体弱化程度分级
  • 4.4 土体弱化对地表响应的影响分析
  • 4.5 土体液化对地表响应的影响分析
  • 4.6 现有液化层位移简化计算方法可行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体弱化下水平场地土表响应时域解答
  • 5.1 引言
  • 5.2 土体弱化下地表响应时域解答
  • 5.3 与振动台试验结果的对比
  • 5.4 与单自由度模型对比
  • 5.5 参数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土体弱化与地震动关联性及相互作用规律
  • 6.1 引言
  • 6.2 土体弱化对地震动关联性指标
  • 6.3 土体弱化与地震动关联性频域分析
  • 6.4 土体弱化与地震动关联性时域分析
  • 6.5 考虑孔压比增长土体弱化与地震动关联性时程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和展望
  • 7.1 引言
  • 7.2 论文所完成主要工作及结论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 相关论文文献

    • [1].利用土体自重治理全风化泥岩滑坡[J]. 四川建筑 2017(02)
    • [2].土体龟裂研究方法[J]. 岩土力学 2017(S1)
    • [3].基于微结构模拟的土体自相关距离分析[J]. 岩土力学 2019(12)
    • [4].土体水分蒸发测量装置现状综述[J]. 农村实用技术 2020(03)
    • [5].土体固化/稳定技术与固化土性质研究综述[J]. 江西水利科技 2017(05)
    • [6].影响土体冻胀的主要因素及冻胀防治[J]. 四川建材 2015(06)
    • [7].中国土体动力学研究进展概述[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9(36)
    • [8].土体振动二维仿真分析的建模问题[J]. 建筑结构 2020(S1)
    • [9].基于土体裂隙迹线方程和土体扰动模型的气爆松土参数优化[J]. 农业工程学报 2018(06)
    • [10].坪头水电站首部枢纽变形土体处理设计[J]. 水电站设计 2016(04)
    • [11].考虑土体损伤的挤土效应计算探讨[J]. 固体力学学报 2016(04)
    • [12].衡水市岩土体剪切波速与土层深度的关系[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35)
    • [13].土体介质直剪力学特性颗粒尺度效应的理论与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S2)
    • [14].冻融期黄河堤岸土体温湿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1(01)
    • [15].微生物改善土体性能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通报 2014(10)
    • [16].蒸发条件下土体内部水分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J].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13(03)
    • [17].核磁共振技术在非冻结土体孔隙分析中的应用[J]. 人民长江 2019(11)
    • [18].土体充气破坏模式研究[J]. 铁道建筑 2018(04)
    • [19].基于模拟退火算法重构土体细观孔隙结构研究[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6)
    • [20].大气–植被–土体相互作用:理论与机理[J]. 岩土工程学报 2017(01)
    • [21].基于颗粒流方法的土体压密注浆细观机理[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22].乔木对岩土体的综合作用研究综述[J]. 公路 2017(04)
    • [23].土与结构接触面土体软/硬化本构模型及数值实现[J]. 工程力学 2017(07)
    • [24].基于无线传感网的土体渗透系数测定方法研究与实现[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03)
    • [25].岩土体微细结构研究进展[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17)
    • [26].土体弱化等级及其与地震动关联性初探[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13(01)
    • [27].土体的流变性研究进展[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28].广域岩土体变化监测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2(01)
    • [29].模型试验土体相似材料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2(04)
    • [30].滑坡岩土体流变机理与本构模型[J]. 山西建筑 2012(22)

    标签:;  ;  ;  ;  ;  ;  ;  

    土体弱化与地震动关联性理论及相互作用规律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