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规划研究

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规划研究

论文摘要

城市地下道路网建设可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拥堵的现状和趋势,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资源,同时又能使城市建设保持开敞的空间、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优美的景观、大面积的绿地和水面,为居民提供不受交通环境影响的居住和工作条件。目前国内外已经建设完成和正在规划建设的城市地下道路系统不少,但并有系统的开展对规划过程的研究。城市地下道路系统的规划建设与地面道路系统的规划有着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城市地下道路系统有地下工程的基本特点,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的影响至关重要。所以仅仅从道路规划的思路来讨论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的规划建设是不够的。本论文结合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重庆主城区地下快速道路网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对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的规划建设进行了研究,首先从地下工程的特点上探讨“出入口选址模型”、“地下立交枢纽”等规划要素,通过分析城市道路规划方法、轨道交通规划思路,提出了满足城市地下道路网规划的多模块分层次点线面要素方法,最后讨论了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的方案评价比选以及风险分析等。本论文主要的创新点和工作为:结合地下工程的特点,讨论了满足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规划的原则,并归纳了需要考虑的规划内容;建立了满足城市地下道路网出入口选址的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模型的可行性;阐述了多模块分层次的点线面要素法在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规划的操作过程,并讨论了规划方案的评价方法及风险定级评估。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规划建设现状
  • 1.2.2 国外规划建设现状
  • 1.2.3 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规划理论研究
  • 1.2.4 规划建设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
  • 第二章 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规划目的及原则
  • 2.1 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规划目的
  • 2.2 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功能定位
  • 2.2.1 多功能道路服务系统
  • 2.2.2 区域性道路服务系统
  • 2.3 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规划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规划内容
  • 3.1 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规划内容概述
  • 3.2 地下道路出入口选址模型
  • 3.2.1 地下道路出入口选址影响因素
  • 3.2.2 地下道路出入口选址评估
  • 3.2.3 地下道路出入口设置型式
  • 3.2.4 地下道路匝道变速车道长度研究
  • 3.3 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路线研究
  • 3.3.1 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线网合理规模
  • 3.3.2 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线网方案
  • 3.3.3 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路线技术标准
  • 3.4 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立交枢纽设置
  • 3.4.1 城市地下道路网立交枢纽构成
  • 3.4.2 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立交枢纽特点
  • 3.4.3 地下快速道路网立交枢纽选型影响因素分析
  • 3.4.4 地下道路网立交枢纽设置推荐型式
  • 3.4.5 地下立交枢纽最小净距
  • 3.5 城市地下道路交通环境分析
  • 3.5.1 地下交通环境与地面交通环境的差异
  • 3.5.2 地下交通环境造成的影响分析
  • 3.5.3 改良地下交通环境的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规划方法
  • 4.1 城市交通需求预测理论模型
  • 4.1.1 交通需求预测的四阶段法
  • 4.1.2 交通需求快速预测模型
  • 4.2 城市地面道路及轨道交通规划方法概述
  • 4.2.1 地面道路规划的经验调查法
  • 4.2.2 地面道路规划的四阶段法
  • 4.2.3 轨道交通初级路网规划方法
  • 4.3 地面交通系统与地下道路网系统的异同
  • 4.4 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规划方法
  • 4.4.1 规划总体思路
  • 4.4.2 规划实施步骤
  • 4.5 既有规划方案示例
  • 4.5.1 重庆市城市概况及规划概况
  • 4.5.2 渝中区规划建设地下道路网系统的必要性
  • 4.5.3 规划方案的实施
  • 4.5.4 交通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规划方案评价及风险分析
  • 5.1 规划方案评价
  • 5.1.1 规划方案评价流程及指标体系
  • 5.1.2 基于集对同一度分析的评价方法
  • 5.2 规划风险分析
  • 5.2.1 地下道路网规划风险概念及分级
  • 5.2.2 模糊综合评价的风险等级判定方法
  • 5.2.3 规避风险的主要措施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深圳清平高速公路全线贯通[J]. 广东交通 2013(05)
    • [2].关于城市道路网规划与地形结合的思考[J]. 河南建材 2014(02)
    • [3].长春市南部新城道路网规划研究[J]. 吉林交通科技 2011(01)
    • [4].城市道路网规划布局及优化研究[J]. 门窗 2015(12)
    • [5].城市道路网规划四维时空探讨——以界首市为例[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5(06)
    • [6].开发区道路网规划方法探讨[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12)
    • [7].深度探讨中小城市道路网规划设计及评价方法[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05)
    • [8].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基本问题研究[J]. 中华建设 2020(08)
    • [9].浅析城市道路网规划[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15)
    • [10].小城市道路网规划问题及原因分析[J]. 科技资讯 2013(03)
    • [11].六安市城市道路网规划编制思考[J]. 住宅与房地产 2016(06)
    • [12].城市道路网规划优化方法探析[J].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3)
    • [13].利用GIS进行区域道路网规划的应用探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09)
    • [14].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道路网规划研究——以兰州新区秦川镇迎宾路、育才路为例[J]. 中国包装 2017(06)
    • [15].城市工业区配套居住组团道路网规划研究——以昆山市铁南片区道路网规划研究为例[J]. 江苏城市规划 2008(05)
    • [16].基于拓扑理论的城市道路网规划布局模型设计[J].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20(05)
    • [17].福建典型山区城市道路规划——以政和县“一城两镇”道路网规划为例[J]. 福建交通科技 2018(02)
    • [18].山地城市道路网规划基本问题探讨——以兰州市区为例[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7(09)
    • [19].关于小城镇城市道路网规划的思考[J]. 山西建筑 2014(29)
    • [20].基于控规的城市新中心组团道路网规划——以福建省泉州市东海组团为例[J]. 规划师 2016(04)
    • [21].粮食主产区乡村道路网规划方案评价指标研究[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3(01)
    • [22].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规划原则及其应用分析[J].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0(S1)
    • [23].一带一路下山地城市的道路网规划研究[J]. 山西建筑 2018(25)
    • [24].北京市中心城道路网规划实施评估与政策机制[J]. 城市交通 2016(03)
    • [25].浅谈TransCAD在城市道路网规划中的作用[J]. 科学之友 2012(05)
    • [26].面向城市规划道路网评价的EMME宏开发设计研究[J].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1(02)
    • [27].西安城市道路布局规划分析及建议[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30)
    • [28].水乡地区城市道路网规划[J]. 交通与运输 2020(02)
    • [29].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道路网络优化研究[J].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S1)
    • [30].浅谈城市道路网规划建设中的问题[J]. 魅力中国 2010(10)

    标签:;  ;  ;  ;  ;  

    城市地下快速道路网规划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