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地非农化中政府行为研究 ——基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博弈的分析

中国农地非农化中政府行为研究 ——基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博弈的分析

论文摘要

农地非农化是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趋势,但由于农地是一种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不仅具有生产的经济价值,还具有粮食安全保障、生态安全保障等社会价值,能否保有足够数量的农地资源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能否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各种措施干预农地非农化进程。我国政府也一直很关注农地非农化问题,并制定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制度来控制农地非农化进程。但与一般市场经济国家不同,我国政府的权力直接介入农地非农化进程之中,使农地非农化成为一种政府行为。因此,在我国,政府行为直接关系到农地非农化状况,它既可能是实现农地有序非农化的关键,也可能是造成农地无序非农化的根源。而现实中,政府行为、尤其是地方政府行为往往是农地无序非农化的重要原因。所以要研究我国农地非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将政府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我们有必要知道当前我国政府在农地非农化中的行为特征及其制度成因。本文从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博弈的视角,分析了这些问题,以期为完善政府行为、促进农地有序非农化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文章首先简要地阐述了研究问题的背景、研究内容、基本概念、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回顾了关于农地非农化中政府行为问题的研究动态,并对这些成果进行了简要的评述。接下来文章重点分析了农地非农化与我国政府行为目标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中行为取向。研究表明,农地非农化不仅是土地资源分配的过程,也对政府行为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影响。农地非农化的规模、速度,以及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收益分配、土地价格、程序等都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目标的实现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农地非农化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行为目标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之前,中央政府在农地非农化中的行为取向主要为降低农地非农化的成本;改革开放之后,中央政府在农地非农化中的行为取向主要有:控制农地非农化规模,降低农地非农化的成本,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维护失地农民利益。至于地方政府,改革开放之前,其在农地非农化中的行为取向主要是认真执行中央政府的农地非农化政策,降低农地非农化的成本。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地方政府追求的目标多样化,因此,其在农地非农化中的行为取向也多样化,具体来说包括:认真执行中央政府的农地非农化政策;追求农地非农化规模最大化;在土地市场化改革方面,地方政府存在矛盾的行为取向。总之,地方政府希望从农地非农化中获得更多的非农建设用地和资本,以便获得更多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显然,改革开放之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中的行为取向存在着不一致,这也意味着二者在农地非农化中可能存在博弈关系。在分析农地非农化中的政府行为取向后,文章分析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中的行为方式,即它们是采取哪些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行为取向。研究表明,中央政府主要通过制定、修改农地非农化政策,监督地方政府的农地非农化行为等方式来实现其目标。改革开放之前,中央政府通过取消土地市场,制定农地资源非农化计划配置制度来达到降低农地非农化成本的目的。但这一制度安排,也使在农地非农化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形成特殊的委托代理关系,地方政府具有与中央政府博弈的能力。改革开放之后,中央政府则通过继续维持土地征用的强制性、建立土地市场制度、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在改革开放之前,其主要通过认真执行中央政府的农地非农化政策来达到自己的目标;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执行中央政府的农地非农化政策也可以获取正常利益,但在相关制度激励下它们大多会采取违规或创新的方式来获取额外利益。至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现实中究竟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则取决于双方博弈的情况。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中的行为,文章构建了一个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中博弈模型,主要对中央政府的监督行为、制度变革行为及地方政府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违规农地非农化行为的查处力度与国民经济形势息息相关。当国民经济处于紧缩状态时,中央政府的查处力度并不高;而当国民经济处于过热状态,中央政府的查处力度就会加大。传统的发展观念、现行农地非农化政策的缺陷等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在一般情况下,“违规”是地方政府的最优选择,这主要因为现行农地非农化政策没有满足激励相容约束条件,主要表现在对地方政府违规农地非农化行为约束机制的非刚性及对地方政府的农地非农化行为的激励机制扭曲。不过当中央政府加大查处力度时,“违规”可能不是地方政府的最优选择。由于在现行制度下,中央政府并没有实现效用最大化,因此其存在制度变革的动机。其实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已对农地非农化政策进行过多次变革,但由于没有根本改变地方政府的成本收益格局,而使改革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将后应从增加地方政府的违规农地非农化行为的成本、减少地方政府农地非农化收益等方面进行改革。在理论分析之后,文章还对“××事件”这一案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以印证前面的理论分析。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完善政府行为的政策建议,如加强教育,使广大政府官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将中央政府查处行为变为“可置信”的威胁;健全地方政府农地非农化行为的激励机制;中央政府要尊重已有的农地非农化政策制度;转变农地非农化中的政府职能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文献回顾
  • 1.3 基本概念、研究范围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农地非农化与政府行为目标
  • 2.1 农地非农化的实质及影响
  • 2.1.1 农地非农化的实质
  • 2.1.2 农地非农化的影响
  • 2.2 我国政府行为目标分析
  • 2.2.1 政府行为目标的一般性分析
  • 2.2.2 中央政府行为目标分析
  • 2.2.3 地方政府行为目标分析
  • 2.2.4 中央政府行为目标与地方政府行为目标之间的关系
  • 2.3 农地非农化与政府行为目标
  • 2.3.1 农地非农化与经济快速增长
  • 2.3.2 农地非农化与经济平稳运行
  • 2.3.3 农地非农化与社会稳定
  • 2.3.4 农地非农化与政府财政收入
  • 2.3.5 农地非农化与地方政府政绩
  • 2.3.6 农地非农化与租金最大化
  • 2.4 我国农地非农化中政府行为取向
  • 2.4.1 中央政府行为取向
  • 2.4.2 地方政府行为取向
  • 第3章 我国农地非农化中政府行为方式
  • 3.1 我国农地非农化中中央政府行为方式
  • 3.1.1 改革开放之前中央政府行为方式
  • 3.1.2 改革开放之后中央政府行为方式
  • 3.2 我国农地非农化中地方政府行为方式
  • 3.2.1 改革开放之前地方政府行为方式
  • 3.2.2 改革开放之后地方政府行为方式
  • 3.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方式之间的关系
  • 3.3.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方式之间的“命令——服从”关系
  • 3.3.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方式之间的博弈关系
  • 第4章 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中博弈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 4.1 博弈论
  • 4.2 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中博弈的主要内容
  • 4.2.1 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规模上的博弈
  • 4.2.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中土地收益分配上的博弈
  • 4.2.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方式上的博弈
  • 4.3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中的博弈模型构建
  • 4.3.1 前提假设
  • 4.3.2 要素
  • 4.3.3 博弈机制
  • 4.4 博弈分析Ⅰ:中央政府监督行为分析
  • 4.4.1 模型分析
  • 4.4.2 中央政府查处行为的解释
  • 4.5 博弈分析Ⅱ:地方政府的农地非农化行为分析
  • 4.5.1 模型分析
  • 4.5.2 地方政府选择违规的原因
  • 4.5.3 地方政府选择创新的原因
  • 4.6 博弈分析Ⅲ:中央政府的农地非农化政策变革行为分析
  • 4.6.1 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政府农地非农化政策变革未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分析
  • 4.6.2 今后农地非农化政策变革的方向
  • 4.6.3 中央政府农地非农化政策信誉问题
  • 第5章 案例分析
  • 5.1 “××事件”基本情况
  • 5.2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事件”中的博弈过程
  • 5.3 启示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加强教育,使广大政府官员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 6.2.2 将中央政府查处行为变为“可置信”威胁
  • 6.2.3 完善对地方政府农地非农化行为的约束机制
  • 6.2.4 健全对地方政府农地非农化行为的激励机制
  • 6.2.5 中央政府要尊重已有的农地非农化政策制度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博士攻读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金融中心建设中的政府行为:一个文献综述[J]. 科技经济市场 2017(03)
    • [2].系统性风险、政府行为与银行业集成式监管改革[J]. 产业组织评论 2011(04)
    • [3].后舆情时期社会风险与政府行为变革模式研究[J]. 图书馆 2020(02)
    • [4].广州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 探求 2019(05)
    • [5].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行为创新与公民权保障[J]. 发展 2008(09)
    • [6].论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政府行为[J]. 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9(02)
    • [7].我国农村医疗保障中的居民选择问题及其治理——基于政府行为优化的视角[J]. 行政论坛 2016(06)
    • [8].印度高职教育治理中的政府行为[J]. 教育与职业 2018(07)
    • [9].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行为边界[J]. 北方经贸 2015(01)
    • [10].政府行为对民族文化产业多主体协作的影响——以武陵山片区为例[J]. 商业经济 2014(19)
    • [11].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优化研究[J]. 中国市场 2012(29)
    • [12].规范政府行为,杜绝公权滥用[J]. 法治研究 2011(02)
    • [13].论政府行为变异与“好政府”的构建[J]. 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 2010(03)
    • [14].政府行为企业化可行性思想浅析[J]. 法制与社会 2010(14)
    • [15].政府行为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对策与路径分析[J]. 全国流通经济 2019(03)
    • [16].当代中国县政府行为的“实然逻辑”[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17].高房价与低收入[J]. 瞭望 2010(16)
    • [18].黑龙江省绿色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为研究[J]. 北方经贸 2019(01)
    • [19].基于政府行为规范的林业产业化推进措施——以北票市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15(20)
    • [20].新加坡旅游业发展中的政府行为对我国的启示[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5(10)
    • [21].《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中政府的定位分析[J]. 湘潮(下半月)(理论) 2009(11)
    • [22].政府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行为研究[J]. 秘书 2018(06)
    • [23].目标治国、绩效差距与政府行为:研究述评与理论展望[J].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7(02)
    • [24].民营化时代的政府行为[J]. 行政法论丛 2010(00)
    • [25].产业结构与政府行为[J]. 经济视角(下) 2012(04)
    • [26].论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政府行为的适度[J]. 知识经济 2010(01)
    • [27].政府行为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以天津市为例[J].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28].反倾销公共利益与政府行为[J]. 对外经贸实务 2008(03)
    • [29].灾后政府行为与公共服务体系重建[J].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8(03)
    • [30].城市政府行为对城市用地供给的影响研究[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7(04)

    标签:;  ;  ;  ;  

    中国农地非农化中政府行为研究 ——基于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博弈的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